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1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4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739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1年   7篇
  1970年   7篇
  196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蜘蛛的性二型现象及其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德祥  张古忍 《蛛形学报》1993,2(2):114-117
对蜘蛛的性二型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并试图以食物对种群繁衍的影响为线索说明其进化机制。蜘蛛的性二型现象主要表现在体形大小上,一般雌性大于雄性;食物的数量和分布制约着蜘蛛性二型现象的进化。  相似文献   
102.
毛梦婷  张瑾  文姣  陈波  廖丽 《微生物学报》2023,63(6):2066-2077
【目的】南极洲具备独特的环境和相对的生物地理隔离,南极洲各类生境中蕴藏了大量尚未培养和难培养的微生物,也是新颖微生物物种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以南极冰锥洞这类特殊生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条件的多样化提升南极微生物的培养率和多样性,揭示南极冰锥洞可培养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为该环境可培养微生物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南极极端环境未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采用不同培养基添加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 Rpf)的方式,提高南极柯林斯冰盖冰锥洞生境中微生物的可培养率,探究该生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采用4种不同营养水平的培养基,平行添加Rpf进行菌株培养,经分离纯化与16S rRNA基因鉴定,分析冰锥洞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培养条件对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培养细菌407株,涵盖5个门、18个科、29个属,其中: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为优势门,占72.73%;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为优势科,占69.78%;Lacisediminihabitans属为优势属,占45.70%。从培养基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代梨梨  彭亮  陶玲  郝柳柳  张辉  李谷 《微生物学报》2023,63(10):3811-3824
硫酸盐引起的生态学效应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关于硫酸盐对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的影响还知之甚少。【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硫酸盐对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的影响规律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利用采集自养殖池塘的底泥和表层水构建了试验系统,研究了加入约0 mg/L (对照组)、30 mg/L (T1处理组)、150 mg/L (T2处理组)、500 mg/L (T3处理组) Na2SO4后表层底泥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组成和共生网络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孵育第30天前,各实验组底泥微生物变化不大;但到第50天时,T2和T3处理组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相比对照组均明显下降。相比其他实验组,T1处理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出现显著升高(P<0.05),T3处理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出现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T1处理组增加了较多差异类群(62种),而T3处理组差异类群大量减少(45种)。共生网络图分析显示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引起了底泥微生物网络复杂性的增加,说明微生物群落可能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响应硫酸盐引起的环境改变。冗余分析(redundant analysis,RDA)和相关性分析揭示底泥总有机碳、总氮和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底泥微生物的主要环境因素,提示底泥微生物可能受到硫酸盐和有机质作用的影响。【结论】较长时间的高浓度硫酸盐会对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造成重要影响,微生物群落自身的转变和硫酸盐引起的有机质分解改变可能是造成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Using both chromosomal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we report the genetic localization of the gene coding for the alpha 1 subunit of the skeletal slow Ca2+ current channel/DHP receptor gene (Cchl1a3) on human Chromosome (Chr) 1 (1q31–1q32 region) and on mouse Chr 1 region (F-G). On the basis of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PCR) analysis in an interspecific backcross, we have determined that the Cchl1a3=mdg (muscular dysgenesis) locus is very closely linked to the myogenin (Myog) locus.  相似文献   
107.
Danforth's short tail (Sd) is a semidominant mutation of the mouse with effects on the skeleton and the urogenital system. In view of its phenotype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proximal part of Chromosome (Chr) 2, three genes qualified as possible candidates: Pax-8, a paired box-containing gene; Midkine (Mdk), a retinoic acid-responsive gene; and a new locus (Etl-4) identified by enhancer trapping with a lacZ reporter gene which showed expression in the notochord, the mesonephric mesenchyme, and the apical ectodermal ridge. Three different backcrosses involving all three genes in different combinations were set up and analyzed. From our results we conclude that Sd, Etl-4, Pax-8, and Mdk are independent loci, with Etl-4 being the closest genetic marker (1.1±1.4 cM) to the Danforth's short tail (Sd) gene.  相似文献   
108.
Chair of Committee for Mouse Chromosome 19  相似文献   
109.
应用典型相关的原理和技术,将多元地理坐标和生态因子降维成1元,研究提出2个生态梯度轴(EGA);EGA(CA_1)和EGA(r~2)。通过白榆20个种源的2个EGA估算,它们与6个环境因子平均相关系数为0.8551和0.8804,复相关系数0.9998和0.9985,很好地综合了诸环境因子在对群体7个性状分析结果,EGA能很好描述梯度变异,证明了白榆种群属于连续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110.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quartic bioecology differential system:Here n and q are positive constants, l、m and p are constants. The author also proves some theorems of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limit cycles of this differentia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