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6篇
  免费   1576篇
  国内免费   240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1199篇
  2020年   890篇
  2019年   1059篇
  2018年   889篇
  2017年   703篇
  2016年   890篇
  2015年   1282篇
  2014年   1520篇
  2013年   1478篇
  2012年   1847篇
  2011年   1554篇
  2010年   968篇
  2009年   827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754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8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妥布霉素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以妥布霉素产生菌黑暗链霉菌(S.tenebrarius)ATCC1792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处理,获得一株产量较高且稳定的菌株UV-59,其抗生素效价比原株提高92.3%对UV_59菌株进行高温处理,得到一株T-541菌株,所产抗生素只有两个组分,比原出发株减少一个组份,不再含有出发株产生的氨甲酸卡那霉素;再对T-541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分别用紫外线和紫外线加氯化锂以及亚硝基胍诱变处理原生质体,获得四株高产菌株,效价比原株提高115~150%,且稳定。此外还研究了变异菌株的形态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低棉酚棉籽为高蛋白含油的植物资源,适宜于水溶法制备油及蛋白粉,出油率一般可达95%。  相似文献   
83.
激光诱变选育AC10菜用大青豆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性杂交和激光红宝石辐照交替进行,经10多年的研究、试验、选育出一个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特高的菜用大青豆-AC10。AC10菜用大青豆,系早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迟播、产量高、效益好的品种。全生育期110天、80-85天采摘青毛豆、单产鲜毛豆700公斤以上,老豆单产160公斤左右。据农业部谷物测试中心分析,蛋白质含量48.32%,脂肪含量21.36%,合计69.68%。查新结果表明,为国内  相似文献   
84.
八角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八角科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结合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分析和推论八角科的起源地点在劳亚古陆,很可能是在劳亚古陆中南部的温暖湿润山地。八角科的起源时间早于白垩纪末期,很可能在白垩纪中期。八角科的迁移扩散途径是沿山地进行,从西欧进入北美,从北往南,从内陆往沿海。世界现代八角科植物是以东亚成分为主,东亚的横断山至华东一带(20—30°N,98—123°E)为八角科的现代分布中心、现代分化中心和东亚八角科现代原始类群分布中心。八角科曾为古热带湿润山地分布型,现代为东亚-北美分布型;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在欧美是因为海浸和冰川作用,在亚洲则是寒化(冰川)和旱化的综合作用,而物种丰富程度则是由于东亚较北美有更多的地理隔障机制。  相似文献   
85.
构建了含有pGHcDNA的重组痘苗病毒,用ELISA证明该重组病毒在被感染的h143细胞中,可表达出猪生长激素并将之分泌到培养基中,表达量约为1.05μg/10 ̄6细胞(24h)。用定位免疫化学法进一步证明该病毒可感染小鼠并在小鼠体内表达pGHcDNA。同时还构建了含双拷贝pGHcDNA的重组痘苗病毒,并证明其pGH表达量比单拷贝重组病毒有明显提高,约为1.50μg/10 ̄6细胞(24h)。  相似文献   
86.
在大肠杆菌中,利用新构建的含T7g-10L RBS以及λ-PR启动子的新型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表达gag-pol基因片段,获得了具有天然序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核心蛋白p24的高效表达。克隆的gag-pol基因片段在其阅读框架移位区域插入了4bp碱基,其表达的病毒蛋白酶在阅读框架上与gag一致,从而实现了对gag-pol融合蛋白的有效加工,产生成熟的核心蛋白p24及其它产物。重组p24以可溶形式存在,可以被抗p24的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测定的N端8个氨基酸序列与从病毒纯化的p24完全一致。在使用硫酸铵沉淀后,采用两步离子柱层析,可将重组蛋白纯化到95%以上的纯度。结果表明,纯化的p24可以作为特异性很强的试剂而用于HIV感染的诊断及病情的预后,并可用于p24的生化及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87.
午间强光胁迫下SOD对大豆叶片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晴天田间大豆叶片Pn与Pr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Pn日变化曲线里双峰型,中午前后降低。Pr随日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至上午11时左右达最大值,然后缓慢下降。普通空气及低氧空气中的AQY均在中午前后降低。SOD活性也有明显的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下午16时左右。强光下喷施SOD抑制剂DDTC明显降低Pn及低氧空气中的AQY;而在低于叶片光合作用饱和光强下喷施同样浓度DDTC则对Pn及低氧空气中的AQY无明显影响。中午前后SOD活性及Pr的增加对于保护光合机构免受强光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89.
90.
Genes for biosynthesis of a Streptomyces sp. FR-008 heptaene macrolide antibiotic with antifungal and mosquito larvicidal activity were cloned in Escherichia coli using heterologous DNA probes. The cloned genes were implicated in heptaene biosynthiesis by gene replacement. The FR-008 antibiotic contains a 38-membered, poiyketide-derived macrolide ring. Southern hybridization using probes encoding domains of the type i modular erythromycin polyketide synthase (PKS) showed that the Streptomyces sp. FR-008 PKS gene cluster contains repeated sequences spanning c. 105 kb of contiguous DNA; assuming c. 5 kb for each PKS module, this is in striking agreement with the expectation for the 21-step condensation process required for synthesis of the FR-008 carbon chain. The methods developed for transformation and gene replacement in Streptomyces sp. FR-008 make it possible to genetically manipulate polyene macrolide production, and may later lead to the biosynthesis of novel polyene macrol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