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高等植物叶绿体定位的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LFNR)负责催化光合线性电子传递的最后一步反应,催化电子由还原态的铁氧还蛋白(Fd)传递给NADP+。LFNR分布在叶绿体的3个不同的组分中,即叶绿体基质中、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内膜上。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膜定位的LFNR并非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叶绿体基质中的LFNR足以维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叶绿体中的两个蛋白——Tic62和TROL作为LFNR的锚定蛋白,可以与LFNR在类囊体膜上形成高分子量的蛋白复合体。Tic62-LFNR复合体主要负责在夜间保护LFNR的活性,但它不直接在光合作用中起作用。然而,TROL-LFNR复合体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概述植物LFNR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2.
真核生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遗传物质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有丝分裂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精准而细致的调控,这依赖于一系列调节机制,尤其需要多个相关激酶的共同协调。Aurora B是一个关键的有丝分裂调控激酶,伴随有丝分裂的进行,其先后在染色体臂、内着丝粒、中央纺锤体、中体上动态分布。与其高度时空动态性相一致的是,Aurora B在有丝分裂的多个环节,如姐妹染色体粘连、动粒微管连接、纺锤体检验点和胞质分裂过程中都发挥着一系列重要功能。本文将概述近年来Aurora B激酶功能与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8,IL-12的表达水平及hs-CRP、IgG和血清补体(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P患儿50例,分为重症组、轻症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MP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IL-8、IL-12的水平,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Ig和C含量。结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MPP患儿血清IL-1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8含量在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L-12明显低于轻症组,而血清中IL-8较轻症组高(P均〈0.01)。急性期MPP患儿血清IgM,Ig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而IgA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MPP患儿hs-CRP、C3、C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1、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gM,IgG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IgA与轻症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hs-CRP、C3、C4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检测相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对判定MPP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4.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 a recently identified member of the FGF superfamily, is mainly secreted from the liver and adipose tissu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metabolic syndrome and homeostas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FGF21 i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FLD) and to determine if it has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AFLD. In this paper, we tested the effect of FGF21 on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in a murine model of chronic ethanol gavage and alcohol-treated HepG2 cells. Male KM mice received single dose of 5 g/kg ethanol gavage every day for 6 weeks, which induced sig- nificant fatty liver and liver injury. The alcohol-induced fatty liver cell model was achieved by adding ethanol into the medium of HepG2 cell cultures at a final concentration of 75 mM for 9 days. Results showed that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FGF21 ameliorated alcoholic fatty liver and liver injury both in a murine model of chronic ethanol gavage and alcohol-treated HepG2 cells. In addition, FGF21 treatment down-regulated the hepatic expression of fatty acid synthetic key enzyme, activated hepatic AMPK- SIRT1 pathway an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hepatic oxidative stress protein. Taken together, FGF21 corrects multiple metabolic parameters of AFLD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activation of the AMPK-SIRT1 pathway.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2008与2012年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UU药物敏感检测试剂对2008年450例和2012年459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观察UU阳性情况及UU对交沙霉素、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强力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2008年分离到150例UU阳性标本和2012年分离到134例UU阳性标本分别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等4种抗菌素的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2008年46例和2012年38例男性患者阳性标本中分离的UU分别对交沙霉素和阿奇霉素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对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率无显著性差异。2008年104例和2012年96例女性患者阳性标本中分离的UU分别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等4中抗菌素的敏感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5年间UU药物敏感性发生了变迁;临床医师应该关注本地区药物敏感性变迁,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miRNA-145在肾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和比较16例肾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miRNA-145的表达,并分析miRNA-145的表达水平与肾癌患者病理特征及临床分级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和比较肾癌细胞株786-O、769P及正常肾细胞株HK2中miRNA-145表达量,通过转染miRNA-145 mimics和阴性对照miRNA至769P、786-O肾癌细胞株后观察癌基因(bcl-2、e2f3、cdk6、ccnd1)mRNA的表达。结果:肾癌组织中miRNA-145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5),且与肾癌的直径、病理核分级及临床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5)。肾癌细胞株769P、786-O中miRNA-145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HK-2肾细胞(P0.05),而转染miRNA-145 mimics的769P、786-O细胞中多个癌基因(bcl-2、e2f3、cdk6、ccnd1)的mRNA表达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145在肾癌中呈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多个癌基因的表达在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 dalbumin,GA)作为反映近期(2周内)血糖控制总体水平的指标在糖尿病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间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23例,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1日指尖血糖谱均值(MBG)、GA、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并对其中92例住院近2周的患者分别在入院后6天及12天复查上述指标。结果:GA与HbAlc(r=0.791),FPG(r=0.541),2hPG(r=0.456),MBG(r=0.401),均呈正相关(P均0.01);患者入院6天检测GA为(27.1±5.45)%,入院12天为(22.77±4.34)%,均显著低于入院第一天的(30.31±6.75)%(P0.01);入院6天和12天,患者的GA较入院时分别下降3.12%和7.54%(P0.01);HbAlC分别下降0.31%和0.78%,GA下降降幅显著大于HbAlc(P0.01)。结论:GA可及时、准确的反映短期(1~2周)平均血糖的变化情况,并与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HbAlC有良好的相关性,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8.
目的:研究亚磁场对成年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小鼠(4-6周,20±2g,n20,每笼4只)随机分组,分别饲养在模拟亚磁场环境(500nT)和对照地磁场环境(~50μT)。每周定时监测动物体重变化和饮食消耗两次。一个月后,采集亚磁处理小鼠和地磁对照小鼠全血和血清样品,分别进行血常规监测和血清微量元素分析。同时检测血清中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亚磁场处理过程中,动物体重和饮食消耗与地磁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体重增量在2周后(14天-24天)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一个月亚磁场处理后,红细胞,血小板和总白细胞处于正常水平,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是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上升(P0.05)。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成年小鼠在亚磁场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适应反应。经过一个月连续亚磁场处理,血液系统能够维持健康水平,但是嗜中性粒细胞对亚磁场存在明显响应。  相似文献   
159.
动物及其肠道菌群的协同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自身合成一些关键营养物质的能力缺失,转而依赖体内的共生物来完成相应功能,如动物体内共生细菌能帮助宿主从食物中提取营养物质,并能合成一些关键代谢反应的化合物。结合国内外在动物及其肠道菌群的协同进化的研究进展,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1)动物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功能的协同进化研究;(2)动物行为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3)共生肠道微生物在人类或动物自身消化食物、营养获取、健康和疾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0.
为筛选耐热淀粉酶产生菌并揭示其在温泉中的分布情况,从腾冲县腊幸村一小型热泉不同部位采集样品进行微生物分离及鉴定。样品在65℃培养,挑选形态有差异的菌落点种淀粉-台盼蓝平板,共获得34株具有淀粉降解能力的细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从温泉底部沙土中筛选得到细菌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9株具有淀粉降解能力的细菌分别属于土芽胞杆菌(Geobacillus)、厌氧芽胞杆菌(Anoxybacillus)和芽胞杆菌(Bacillus)3个属、7个种,菌株间16S rDNA序列均有一定的差异。对编号为201(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和208(Anoxybacillus flavithermus)的菌株胞外淀粉酶进行初步分析,其胞外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60和70℃,均高于淀粉糊化温度,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