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9篇 |
免费 | 146篇 |
国内免费 | 689篇 |
专业分类
18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不同滴灌方式对葡萄根系分布的影响,是制定葡萄肥水管理和越冬防寒措施的依据.本研究以传统沟灌为对照,采用覆草滴灌、膜下滴灌、双管滴灌、单管滴灌等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研究了荒漠灌区不同灌溉方式下酿酒葡萄‘赤霞珠’的根系组成与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在干旱荒漠区‘赤霞珠’葡萄根系的垂直分布范围在0~70 cm,水平分布范围在0~120 cm.采用双管滴灌的根系数量最大,单个剖面根系数量达138.3条,但根系的垂直分布范围较对照(沟灌)缩小了20 cm;覆草滴灌的根系数量较对照显著提高,根系水平分布范围较对照扩大了9.1%;膜下滴灌的根系数量和水平分布范围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根系垂直分布范围较对照减少了20 cm;单管滴灌显著提高了根系数量,但根系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范围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该生态区酿造葡萄最理想的节水滴灌方式是覆草滴灌. 相似文献
992.
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为出发菌株,考察发酵工艺中摇瓶转速、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发酵温度4个因素对泰乐菌素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各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最终发酵条件为:摇瓶转速200r·min-1,接种量7.94%,发酵液初始pH 7.35,温度28.3℃,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泰乐菌素含量达到13 572μg·mL-1,比优化前提高了19.9%。 相似文献
993.
环糊精生产厂家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β-CGTase)发酵过程中频繁染菌,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发酵异常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株不产酶的杂菌H03S。研究杂菌发酵过程中的菌体密度、pH值、酶活等指标,发现杂菌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正常菌,发酵液pH值下降速度也慢于正常菌。结合厂家实际生产情况分析:若发酵过程规范操作,则正常菌会优先形成生长优势,抑制杂菌生长;如果发酵罐实消后放置时间过长或者突发停电导致发酵终止后重新启动,杂菌会形成优势菌群,降低发酵液pH值,不利于正常菌的增殖。16S rDNA鉴定杂菌序列与正常菌不同,应归属于Bacillus cohnii strain PGRS7。因此,发酵前应预先采用16S rDNA分析鉴定菌种,排除杂菌,避免发酵中断和延迟,防止发酵染菌。 相似文献
994.
褐菌瓢虫的两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有分布记录的褐菌瓢虫Vibidia除十二斑菌瓢虫V.duodecimguttaia(Poda)外,通过最近整理,还发现下面的两个新种。现记述于下。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西昌褐菌瓢虫Vibidia xichangiensis Pang et Mao新种 体长:3.2毫米。体卵形,拱起。头部乳白色,口器、触角褐色。前胸背板褐色部分位于中后部,两侧乳白色,并与乳白色的前缘连接起来。小盾片褐色。鞘翅褐色,各具6个比较大形的乳白色斑,成1-2-2-1排列,靠近小盾片的斑横四边形,端斑颇大,成不规则形,各斑的直径均大于彼此间的距离。腹面及足褐色。 相似文献
995.
茅东升来婷婷陈琰宋必卫宋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0,26(2):121-127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先天性免疫反应识别病原体的一个重要分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家族各种成员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入侵病原体表面的各种不同分子模式,随后启动免疫反应,达到保护机体作用.在大脑中,小胶质细胞可以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参与脑内免疫反应,也可以通过分泌各种促炎症因子启动或促进免疫反应,而TLR家族在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它既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免疫反应枢纽因子的表达来增强免疫,也可因免疫过度而损伤神经细胞.总之,Toll信号通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以强德勒红心柚(Citrus grandis Osbeckcv. Chandler)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材料,选取子叶、子叶节段、上胚轴、带芽的茎段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子叶节段是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外植体,诱导率100%;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05mg/L+蔗糖30g/L+活性炭0.4g/L,丛生芽增殖可达11.2倍;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达100%,移栽15d后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基因型苹果幼苗根系自由空间铁累积量和活化利用能力不同。在缺铁胁迫条件下,抗缺铁的苹果基因型小金海棠幼苗与对缺铁敏感的山定于幼苗相比,根系自由空间铁累积量大,且它对此铁库的活化利用能力强。此外,供给铁源不同,在植物根中形成的自由空间铁库大小就不同;不同植物基因型对此铁库的活化利用能力也不同,因此,根自由空间铁库的大小及植物对该铁库中铁的活化能力大小可作为不同基因型苹果铁营养效率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998.
核仁是细胞内重要的亚核结构,其在恶性病的演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病理学家诊断癌症的重要指标.尽管核仁如此关键,但到目前为止,核仁的荧光探针寥寥无几.本文以水杨酸和1,8-二氨基萘为反应物,通过微波消解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颗粒(FCN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等对其物理、化学、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借助激光扫描共聚焦等技术对FCNs的细胞摄取机制及分布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碳纳米颗粒尺寸均匀,最佳激发波长在348 nm,对应的最大发射峰为432 nm,荧光量子产率为17.8%,荧光寿命为1.13 ns,其表面含有丰富的氨基和羟基,光稳定性强且毒性极低,可实现对细胞核仁染色,并且随着共孵育时间的延长,进入细胞的量越多,靶向核仁更明显.此外,经过对FCNs细胞摄取路径的考察,发现FCNs是通过小窝介导的路径被內吞.该研究为碳基纳米材料在亚细胞器靶向成像的应用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9.
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植物养分状况和元素限制性提供依据。为了解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该研究测定、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8个泥炭地常见的3种草本植物——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vaginatum)、玉簪薹草(Carex globularis)、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 5种落叶灌木——柴桦(Betula fruticosa)、越桔柳(Salix myrtilloides)、细叶沼柳(Salix rosmarinifolia)、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和3种常绿灌木——杜香(Ledum palustre)、地桂(Chamaedaphne calyculata)、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的叶片C、N、P含量。结果表明: (1)落叶和常绿灌木叶片C、N、P含量总体高于草本植物而C:N、C:P、N:P低于草本植物, 说明不同生活型植物具有不同的养分利用策略,灌木叶片C、N、P储存高于草本植物而N、P利用效率低于草本植物; (2)小叶章和头花杜鹃叶片N:P小于10, 同时其N含量小于全球植物叶片平均N含量, 相比其他植物来说更易受N限制; (3)采样地点解释了叶片C、N、P指标变异的12.8%-40.8%, 植物种类对叶片C、N、P指标变异的解释量占9.3%-25.5%; (4)草本植物C、N、P指标的地点间变异系数高于落叶和常绿灌木, 草本植物C、N、P指标对地点因素变化的响应较灌木敏感; (5)草本植物N含量种间变异系数高于落叶和常绿灌木, 落叶灌木P含量种间变异系数高于草本植物和常绿灌木, 草本植物和落叶灌木N、P吸收的种间生理分化较常绿灌木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股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碘酸钠后观察C57BL/6J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形态学及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30只6-8周龄C57BL/6J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1组(静脉注射碘酸钠10 mg/kg)6只,实验2组(静脉注射碘酸钠20 mg/kg)6只,实验3组(静脉注射碘酸钠35 mg/kg)6只,实验4组(静脉注射碘酸钠50 mg/kg);正常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经股静脉注射碘酸钠10、20、35、50 mg/kg,于注射后1周行电生理检测,1周、2周行OCT检测。所有小鼠2周后摘除眼球制作冰冻切片以及RPE细胞平铺片进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各层排列整齐,各层之间分界清晰,外核层形态正常,RPE层细胞排列紧密。注射后1周,通过ERG可发现碘酸钠10 mg/kg组小鼠视锥细胞功能已出现损伤,但OCT显示视网膜形态正常;而20 mg/kg以及35 mg/kg小鼠除了视锥细胞功能出现损伤,视杆细胞的功能均降至对照组1/2;且视网膜外核层均出现异常高亮区,外层视网膜丧失分界清晰的结构。注射后2周,10 mg/kg组小鼠通过RPE细胞平铺片即可发现RPE细胞已出现轻微损伤。而20 mg/kg、35 mg/kg组小鼠通过OCT可发现外核层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变薄,视网膜出现退行性改变;且通过HE染色和RPE细胞平铺片以及冰冻切片,我们可以发现20 mg/kg、35 mg/kg小鼠外核层出现波浪状改变,单层RPE细胞的连续性被破坏,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碘酸钠20 mg/kg组经静脉注射后,可以很好的模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过程,视网膜出现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一个较好的小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