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135篇
  307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产毒状况的变化,为STEC菌株在胁迫压力下应激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选取3株STEC菌株分别在不同pH值、不同盐浓度、不同温度下进行适应性传代培养,使用一级生长模型Gompertz模型分析其在胁迫环境下的生长异质性;通过Vero细胞毒性实验分析胁迫条件下菌株的产毒状况。【结果】除了pH 5.0条件下的ST462菌株,在pH5.0和9.0、较高盐浓度1.5%NaCl和2.5%NaCl以及低温10℃胁迫条件下STEC菌株都表现出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降低、迟缓期(λ)延长,差异显著(P<0.01);不同胁迫条件下提取的STEC菌株毒素侵染细胞后测得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最适条件,而pH 5.0条件下相反。【结论】STEC菌株在碱性、较高浓度盐以及低温环境胁迫压力下响应应激机制,生长虽受到抑制,但其所产毒素对Vero细胞造成的损伤加重,毒性增强。本研究通过胁迫环境下生长和产毒状况的异质性分析,将有助于全面了解ST...  相似文献   
942.
为考察绞股蓝皂苷及其硒配合物对酪氨酸酶的动力学参数和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体外酶促反应,以L-酪氨酸和L-DOPA为底物,模拟了酪氨酸酶单酚和二酚酶的体外催化氧化过程。绞股蓝总皂苷在50%、70%乙醇洗脱段和50%、70%乙醇洗脱绞股蓝皂苷-硒配合物在酪氨酸酶上的Ki值分别为1. 533、1. 767、1. 312和1. 210 mmol/L。Ki值越低,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越强,单酚酶的氧化阶段越快,表明硒元素显著提高了绞股蓝皂苷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酶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四种绞股蓝皂苷及其硒配合物对酪氨酸的抑制作用均为混合竞争抑制。其独特的药理化学特性为绞股蓝及硒系美白化妆品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3.
  • Li X-Y.1992.Studies on germplasm of Glycyrrhiza by using different taxonomic methods.Advances in Plant Taxonomy in Northwest China 1:7-24.
  • Li X-Y.1993.A study of the system and new taxa of genus Glycyrrhiza L.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13(1):14-43.
  • Turrill WB.1937.Glycyrrhizopsis syriaca Turrill.Bulletin of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2:79.
  • >>更多...  相似文献   

    944.
    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IF)定位于细胞的线粒体膜间隙.当凋亡信号刺激时,AIF分子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然后转位到细胞核内,引起染色体核周边凝集和DNA呈大片段断裂(~50 kb).用RT-PCR法分段克隆得到人全长AIF基因,经改造截去其N端线粒体定位信号编码序列,代之以不同长度的绿脓杆菌外毒素(PE)转膜结构域序列.把这些重组基因克隆入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了多种重组人AIF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证明了重组人AIF基因的表达可引起HeLa细胞死亡,为肿瘤的杀伤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45.
    建立了基于小波降噪和支持向量机的结肠癌基因表达数据肿瘤识别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并利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计算试验样本的平均分类准确率,确定小波函数与小波分解层数;引入能量阈值方法对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阈值处理,达到降噪的目的;提出了基因分类贡献率与主成分分析结合的方法,提取结肠癌样本数据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实现对结肠癌样本数据的非线性分类.为了减弱样本集的划分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本文采取Jackknife检验方法对支持向量分类器的分类器检验,其分类准确率为96.77%.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结肠癌的识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6.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对于废用性骨质疏松(disuse osteoporosis,DOP)大鼠骨形态学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探讨PEMF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体重250~280 g,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INT组)、废用模型组(DOP组)、药物治疗组(ALN组)、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通过改良胫骨-尾部固定法制动建立模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ALN组大鼠灌胃予以阿仑膦酸钠(1 mg·kg-1·d-1)治疗,PEMF组大鼠予以PEMF照射40 min·d-1治疗,治疗后2、4、8、12周时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学指标并观察其骨组织形态学。结果:治疗2周后,与INT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清钙无明显差异,血磷明显降低(P0.05或P0.01),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T)、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则显著升高(P0.01)。治疗4周后,与ALN组比较,PEMF组BGP、ALT显著升高(P0.01);ALN组骨小梁排列比较DOP组紧密,整齐,骨小梁间隔较大,网状结构断裂程度较轻。治疗8周后,与DOP组比较,余组ALP、TRAP降低(P0.01),与ALN组相较,PEMF组BGP、ALT显著升高(P0.01)。治疗12周后,与DOP组比较,余组BGP、ALP、TRAP降低(P0.05或P0.01),与药物治疗组相较,PEMF组BGP、ALT、TRAP显著升高(P0.05或P0.01)。PEMF组比较ALN组,骨小梁排列整齐有序,骨小梁数目增多,网状结构完整,骨小梁体积增大,厚度增厚。结论:PEMF通过增强成骨细胞功能促进骨形成,同时降低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可达到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7.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直接关系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受威胁物种适宜生境的空间变化趋势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我国特有濒危植物翅果油树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尺度上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物种适宜分布区,进而通过空间分析模拟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其适宜分布区的空间变化和迁移趋势.最大熵(Maxent)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结果显示: 翅果油树的两个适宜分布区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呈现不同的迁移趋势,吕梁山适生区呈现出纬度方向上的轻微波动,而中条山适生区则呈现出向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适生区空间格局变化分析表明,翅果油树当前适生区的边界存在明显变化区域,包括新增适生区(零星分布在两个适生区的边缘地带,新增率为9.1%~20.9%)和丧失适生区(集中分布在吕梁山适生区北缘和中条山适生区东南部,丧失率为16.4%~31.2%),且两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利用分类统计工具Zonal计算得出,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吕梁山适生区的中心点呈现向南迁移的趋势,最大迁移距离为7.451 km;中条山适生区的中心点则呈现出向西北迁移的趋势,最大迁移距离为8.284 km.表明山西翅果油树的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剧烈.  相似文献   
    948.
    在分析河北省粮食产量变化的时间序列总体特征的基础之上,对河北粮食产量波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旨在为指导河北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综合运用EMD法、剩余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河北粮食产量波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品种上,小麦和玉米两大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比重呈现递增趋势,两者之和达到了89.91%,其变动对粮食总产的变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杂粮作物和稻谷所占比例较小,且呈逐年缩减趋势;小麦、玉米产量波动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4.36%和31.72%,是河北省粮食总产波动的第一和第二主控作物;稻谷和杂粮作物由于其粮食产量基数较小对河北粮食总产波动的影响较小.在空间上,河北省粮食产量的波动值分布在0~0.35之间的地区比例约为90%,表明其强度主要处于中等水平;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和冀鲁豫低洼平原区粮食产量波动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2.05%和17.82%,是河北省粮食总产波动的第一和第二主控区;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和后山坝上高原区的粮食产量波动对河北省粮食总产波动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综合运用EMD法、剩余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河北粮食产量波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利用这种综合方法,提高了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进行波动性分析的精度,为分析波动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RSV感染兔呼吸系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病理学指数评估方法。方法将RSV 100μL(108 TCID50/mL)鼻腔接种新西兰兔,分别于3和5 d时处死动物,取鼻黏膜、气管、肺门支气管、肺组织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根据病变程度、参考相关文献,制定鼻黏膜、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学指数评分标准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接种病毒动物可见鼻黏膜增厚甚至可见坏死脱落灶、单个核细胞浸润以及淋巴样组织增生;气管、支气管黏膜增厚、粗糙、排列紊乱,有坏死脱落,支气管内可见渗出物;肺组织以肺门部位病变显著,可见以围绕支气管或血管组织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灶,肺泡内、各级细支气管内存在炎性分泌物;接种RSV5 d组病理学指数评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SV鼻腔接种新西兰兔可致其鼻黏膜、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发生炎性损伤。我们制定的鼻黏膜、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学指数评分标准适用于动物呼吸系统炎性损伤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950.
    研究通过自然感染方法诱导的丝光绿蝇蛆虫的抗菌活性.用大肠埃希菌感染无菌蛆虫,用灭菌的PBS作为对照.提取血淋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作抑菌试验,检验蛆虫血淋巴的抗菌活性.结果发现:感染的蛆虫比无菌蛆虫有较好的抗菌能力;大肠埃希菌预处理12 h后能够诱导蛆虫的抗菌活性,在24h达到峰值然后下降;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高于绿脓杆菌.研究表明,通过自然感染的方法可以诱导丝光绿蝇幼虫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