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并开始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以生物反应器技术为基础的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平台,正逐步被建立起来并日益走向成熟,成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工具。结合该技术目前的应用水平和最新进展,分析了不同细胞培养工艺之间的内在差异,以探索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了解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宁波市2002-2009年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09年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1.10/10万,占儿童死亡的31.59%,其中伤害占婴儿死亡的8.27%.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24.05/10万)高于城市儿童(15.89/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27.90/10万)高于女童(14.18/10万),儿童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6.20%.淹溺和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前2位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59.30%和19.23%.儿童伤害YPLL标化率为79.91‰.结论 伤害已成为宁波市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淹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危害更大,亟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3.
目的:实现大肠杆菌高效可溶表达人源抗菌肽LL-37。方法:LL-37基因克隆至原核载体pET32a,于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运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重组蛋白Trx-LL-37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其可溶表达概率。实验还考察了不同诱导温度对重组蛋白可溶表达比例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Trx-LL-37分子量21.5kD,理论等电点6.3,物理性质稳定,二级结构简单,具有可溶表达倾向。重组蛋白最佳诱导温度为17℃,与37℃相比,可溶表达比例由37.2%提高至50.2%,并且总表达量也提高了5%左右。抑菌结果显示纯化产物对多种常见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可采用融合方式通过原核系统高效可溶表达LL-37,为LL-37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4.
海南产木薯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呋喃(1)、肥牛木素(2)、3-吲哚甲酸(3)、3,9,13-megastigmanetriol (4)、穗花杉双黄酮(5)、yucalexin P-21 (6),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3、4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绍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近年来该院各感染标本中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并做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株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自于ICU,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中;药敏结果显示,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和左旋氧氟沙星等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依次为96.46%、96.46%和92.92%;对亚胺培南100%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美洛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依次为91.07%、90.27%和89.38%。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中,以ICU患者感染居多,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6.
嗜盐古菌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群体生态学以及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历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综述了嗜盐古菌噬菌体的形态多样性、研究方法、起源与进化几方面的研究报道,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7.
赤羽病是目前对我国养牛业和养羊业危害较为严重的疫病,该病在我国广泛存在,一旦暴发将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防治和消灭该病,必须迅速、准确地作出诊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赤羽病诊断技术从最早的病毒分离鉴定到血清学试验,再到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逐渐向着更敏感、更特异、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本文就赤羽病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胰岛素小鼠皮下注射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胰岛素皮下注射后不同时间对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正规胰岛素制剂0.5U/ml予小鼠按0.054ml/10g皮下注射后,观察在注射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和150分钟后血糖的变化,并在注射150分钟后予10%葡萄糖灌胃,观察小鼠30分钟和60分钟后的血糖变化。结果:皮下注射各剂量的胰岛素均能引起小鼠血糖降低,其中以注射90分钟后血糖下降最为明显,高剂量胰岛素降血糖作用最明显。给予葡萄糖水灌胃后血糖有所升高,但是高剂量恢复比较慢。结论:0.5U/ml胰岛素按0.108ml/10g皮下注射会引起小鼠血糖过低,不利于实验数据的收集,0.027ml/10g和0.054ml/10g剂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89.
目的:由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神经外科学成为医学生的学习难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课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是我们神经外科带教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方法:《大鼠脑读片提要及图谱》是一门研究大鼠脑的基础形态学,包括细胞构筑和髓鞘构筑.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应用大鼠脑读片图谱的CAI课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更直观形象的观察鼠脑结构.结果:大鼠脑读片不仅可以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中,还由于其结构与人中枢神经系统相似,而标本制作与来源相对容易,可将其应用于神经解剖教学及手术训练中.结论:大鼠脑读片CAI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应用于神经外科教学中,起到优势互补和相辅相成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段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分为5个亚组,包括2h、6h、12h、24h、48h,每亚组大鼠5只.观察各组血NGAL,β2-微球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M组血NGAL于再灌注损伤后早期(2h)即开始升高,于24h达高峰,至48h仍高于正常(P<0.05);β2-微球蛋白于12h升高至48h达高峰(P<0.01);尿素氮于6h升高于48h达高峰(P<0.01);而血肌酐则于48h才显著升高(P<0.05).病理显示:M组2h时可见受损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扩张、刷状缘消失,至6h时少量上皮细胞脱落、变性甚至坏死,管腔内可见坏死脱落的细胞碎屑,蛋白管型出现,12h时可见间质水肿压迫至管腔明显狭窄,于24h、48h可见蛋白管型显著增多.结论:血NGAL可作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