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用两个不抗虫和一个抗虫的核不育系为母本,用抗虫品系为父本,配制3个杂交组合(GA×HB、GA5×R27、GA18×HB),研究分析杂交种的抗虫性、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均高抗棉红铃虫,GA5×R27和GA18×HB以及GA×HB分别抗、中抗棉铃虫;3个组合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均优于对照.用核不育系作母本,特别是用抗虫核不育系作母本生产抗虫杂种,比用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成本低,且有较好的抗虫性和丰产性,因而在棉花生产上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The repeated formation and loss of land‐bridges during the Pleistocene have had lasting impacts on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In the tropics, where island populations persisted through multiple glacial cycles, alternating periods of isolation and contact are expected to have driven population and taxonomic divergence. Here, we combine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sequence data with microsatellites to dissect the impact of Pleistocene climate change on intra‐specific diversification in the horseshoe bat Rhinolophus affinis. This taxon shows considerable morphological and acoustic variation: two parapatric subspecies (himalayanus and macrurus) occur on mainland China and a third (hainanus) on Hainan Island. Our phyl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 and coalescent analyses suggest the island subspecies formed from an ancestral population of himalayanus via two colonization events c. 800 000 years before present. R. a. hainanus then recolonized the mainland, forming macrurus and thus a secondary contact zone with himalayanus. Finally, macrurus recolonized Hainan following the LGM. We found that all three biological events corresponded to known periods of land‐bridge formation. Evidence of introgression was detected between macrurus and both its sister taxa, with geographical proximity rather than length of separation appearing to be the biggest determinant of subsequent genetic exchange. Our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limate‐mediated sea level changes have had in shaping current processes and pattern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taxonomic diver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3.
脑卒中是急性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局部脑损害,又叫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现代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威胁,脑出血是其中的一种情况。采用由引导放松干预治疗的方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以及心率变化来判定干预效果,同时通过CT扫描来判定康复效果。干预结果表明:引导放松这种护理干预能够通过有效的稳定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促进患者的康复。研究表明引导放松干预治疗对脑卒中病人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HMG盒蛋白1(HMG box-containing protein 1, HBP1)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 HBP1表达上调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且在肿瘤细胞中HBP1常常发生丢失或转位,这表明HBP1是一种抑癌基因. HBP1所调节的靶基因无疑将为HBP1的肿瘤抑制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促细胞增殖基因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启动子区域-811 bp至-792 bp发现高亲和力的HBP1反应元件.缺失和突变分析表明,HBP1通过该元件抑制MIF启动子活性.此外,免疫共沉淀研究显示,HBP1在细胞内与该元件结合,并且抑制MIF的转录.功能分析进一步证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重组MIF可部分消除HBP1对大肠癌细胞LOVO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提示,MIF是HBP1的一个靶基因.HBP1通过抑制促细胞增殖基因MIF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4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成熟期预测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快速、准确和多组分同步分析等优势,近年来在水果果实发育、成熟期预测和品质检测等方面应用广泛,并在果实品质无损检测分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文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实成熟期预测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6.
小菜蛾成虫对沙芥的产卵嗜好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试验,比较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对沙生十字花科蔬菜沙芥叶(PugioniumcornutumL.)、小白菜、油菜和甘蓝叶的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产卵选择性顺序为沙芥≥小白菜>油菜>甘蓝,在沙芥叶上的产卵率是甘蓝叶上的9倍多;补充营养使小菜蛾成虫的产卵量平均提高2.5倍,产卵次数增加2倍,在有沙芥叶条件下,当日羽化的小菜蛾便可交尾产卵;在无沙芥叶条件下,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前期平均延迟1d左右。  相似文献   
147.
利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和亲和层析技术对重金属Cd进行亲和筛选,共获得两条Cd结合肽序列。将展示有Cd2 结合肽的噬菌体单克隆扩增物对不同重金属离子(Cd2 、Cr2 、Cu2 、Co2 、Zn2 、Ni2 )螯合的树脂进行亲和测定,结果表明Cu2 、Co2 、Zn2 、Ni2 对结合肽的亲和力高于Cd2 和Cr2 。抑菌解毒试验进一步确认了Cd2 结合肽对大肠杆菌重金属的解毒作用。显微观察可见金属结合肽与金属螯合树脂混合后分散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8.
采用根尖压片和卡宝品红染色法,对分布于高黎贡山的东、西坡不同生态带的8个云南黄连居群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居群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8,核型基本一致,除东坡一个居群为3A型外,其余均为2A型;总体上同一生态区域内各居群的核型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不同生态区域的居群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为近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的有无及数目在东西坡居群间存在较大变化;东坡居群的不对称程度均较西坡高。  相似文献   
149.
以曼陀罗叶干粉为供体,大豆种子为受体,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了曼陀罗叶水浸液化感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幼根生长、根毛发育和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浓度的曼陀罗叶干粉水浸提液均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以及幼根和侧根的生长,且幼根生长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逐渐缩短变粗变褐的趋势;化感胁迫还使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高频率发生。根毛发生和根尖细胞的分裂对化感胁迫都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响应,即轻度胁迫能显著促进根毛的生长并提高根尖细胞的分裂指数,而高度胁迫对根毛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使根尖细胞的分裂指数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0.
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观察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不同基因型羽衣甘蓝品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的关系、基因型对小孢子出胚率的影响、胚成苗及再生植株加倍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1)适宜于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花蕾形态指标为:蕾长3.5~4.5mm、花瓣/花药为0.85~1.10。(2)在5个供试品种中,‘4105’出胚率最高,每蕾2.45个,其次是‘7341’,每蕾2.18个,‘7340’和‘7348’小孢子出胚情况较差,分别为每蕾1.36和0.51个,而‘7342’没有出胚。(3)采用150mg.L-1秋水仙碱浸泡幼苗根部24h,结合流式细胞仪快速检测植株倍性,发现二倍体总加倍率为78.4%,大大提高了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