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77篇 |
免费 | 1163篇 |
国内免费 | 3772篇 |
专业分类
140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275篇 |
2022年 | 425篇 |
2021年 | 492篇 |
2020年 | 485篇 |
2019年 | 517篇 |
2018年 | 377篇 |
2017年 | 379篇 |
2016年 | 402篇 |
2015年 | 596篇 |
2014年 | 785篇 |
2013年 | 709篇 |
2012年 | 904篇 |
2011年 | 842篇 |
2010年 | 709篇 |
2009年 | 676篇 |
2008年 | 784篇 |
2007年 | 731篇 |
2006年 | 645篇 |
2005年 | 550篇 |
2004年 | 426篇 |
2003年 | 364篇 |
2002年 | 319篇 |
2001年 | 288篇 |
2000年 | 268篇 |
1999年 | 192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6篇 |
1965年 | 6篇 |
195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urelien Dugourd Christoph Kuppe Marco Sciacovelli Enio Gjerga Attila Gabor Kristina B. Emdal Vitor Vieira Dorte B. BekkerJensen Jennifer Kranz Eric.M.J. Bindels Ana S.H. Costa Abel Sousa Pedro Beltrao Miguel Rocha Jesper V. Olsen Christian Frezza Rafael Kramann Julio SaezRodriguez 《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2021,17(1)
102.
化感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厌氧条件下的生长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由秸秆腐解产生的化感物质 :阿魏酸 ( t-FA)、对羟基苯甲酸 ( p-HA)和苯甲酸 ( BA)在不同浓度下对厌氧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 ( Bacillussubtilis)的生长及其反硝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浓度的阿魏酸 ( 5.1 5、2 .58、0 .2 6mmol/L)均表现出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羟基苯甲酸 ( 0 .3 6、3 .62、7.2 4 mmol/L )对生长影响不明显。 8.1 9mmol/L和 4 .0 9mmol/L的苯甲酸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而 0 .4 1 mmol/L的苯甲酸与对照无差别。实验表明枯草芽孢秆菌不仅能转化 NO- 3生成 NO- 2 ,而且还能转化 NO- 2 生成 N2 O。 3种化感物质对 NO- 3的转化均表现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阿魏酸 >对羟基苯甲酸 >苯甲酸。高浓度的抑制作用强于低浓度。阿魏酸在 5.1 5mmol/L和 2 .58mmol/L浓度下 ,其抑制作用的差异显著性分别为 P<0 .0 1 ,P<0 .0 5。 NO- 2 的生成与 NO- 3的减少相互有关联 ,第 3天测定时 ,各处理中NO- 3急剧减少 ,而 NO- 2 急剧增加。在阿魏酸、苯甲酸处理中的 NO- 2 积累高峰在第 3天、第 4天 ,然后下降。而在对羟基苯甲酸的处理中 NO- 2 的积累一直上升 ,在第 6天的观察中仍未出现下降趋势。 3种化感物质均能抑制 N2 O的生成 ,至于在田间的抑制效果尚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03.
104.
元宝枫生长旺季树干液流动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和多种气象、土壤因子传感器组成的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和美国产Licor-6400光合测定系统,于夏秋季节对北京西山地区低山成林元宝枫单株边材液流动态和叶片蒸腾作用进行了系统观测。元宝枫树干边材液流变化受天气的影响,环境胁迫或环境的改善都能改变边材液流的波动特征。在正常情况下,边材液流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日出后树干液流迅速上升,峰值在中午前后出现,然后下降,在次日早晨前达到坡谷。最热月7月液流启动和进入坡谷的时间比其他各月早1~4 h。6月树干上位液流速率大于中位和下位,其他各月树干下位液流速率大于上位和中位,这种差距在7月达2~3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整个生长旺季,元宝枫边材液流变化深受气温、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风速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但在不同的观测时段和观测部位其影响的主导因子不完全相同,只有空气温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影响液流的主导因子;元宝枫边材液流的变异规律较好地说明了其耐旱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105.
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缓/控释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种类、肥料种类和试验条件而异,大多数植物增产比较明显,如大豆使用长效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3%。各种类型的缓/控释肥料,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缓/控释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如抑制土壤NH4 向NO3-氧化,减少土壤NO3-的积累,从而减少氮肥以NO3-形式淋溶损失,减少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减少土壤N2O的释放等。提出了目前缓/控释肥料在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癌的关系已被肯定[1],在约50%~90%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出HPV16 DNA。为了解与HPV相关疾病的的分子生物学致病基础,尚待深入研究其生物特性和病理特征,方能逐步解决临床简便易行的试验诊断方法和抗HPV感染的治疗问题。目前已经证实HPV16 E6/E7基因是转化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可分别使抑癌蛋白P53和PRb失活,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2],被认为是宫颈癌的始动因子。本文选择HPV16 E6E7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EGFP-… 相似文献
107.
汉族人群NOS3 A-922G、NOS3 T-786C 与NOS3 G894T SNP的等位基因及其组合分布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分析汉族人群一氧化氮合酶基因NOS3 A-922G、NOS3 T-786C 与NOS3 G894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等位基因及其组合分布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选取无亲缘关系的高血压病人192例(男97例,女95例)以及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122例(男76例,女46例)为对照组,提取静脉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NOS3 A-922G、NOS3 T-786C 与NOS3 G894T 3个位点的基因型。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NOS3 G894T、NOS3A-922G及NOS3 T-786C各等位基因型及其基因单倍型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性别分层研究:无论男亚组还是女亚组均未发现NOS3 A-922G、NOS3 T-786C 与NOS3 G894T各个位点SNP与高血压病有相关性。等位基因组合分布研究发现NOS3 G894G +A-922G+T-786T组合基因型总体频率分布在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 4.5944)。男、女性别分层研究:男亚组上述3个位点SNP的各个组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在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亚组中携带NOS3 G894G+A-922G+T-786C 的组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在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χ2=8.502)。研究发现,在中国汉族人群中NOS3A–922 G、NOS3 T-786C 与NOS3 G894T SNP与高血压病无明确的相关性,且无性别差异。组合分布研究发现,NOS3 G894G+A-922G+T-786C 的组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在高血压病女性亚组较健康女性亚组明显减低,提示携带该组合基因型女性人群可能不易患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就近10年来LEAFY(简写为LFY)同源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了综合分析。通过对19种植物中已分离到的LFY同源基因的序列比较分析发现: LFY同源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都较高;在双子叶植物基因组中, 拷贝数却有所不同。该基因的表达特性显示其在不同植物中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有所差异。根据已知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 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亲缘关系近于双子叶与裸子植物的亲缘关系。上述研究资料为植物成花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且在研究植物系统进化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Ferreira LQ Avelar KE Vieira JM de Paula GR Colombo AP Domingues RM Ferreira MC 《Current microbiology》2007,54(5):348-353
The Bacteroides genus, the most prevalent anaerobic bacteria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carries a plethora of the mobile elements, such as
plasmids and conjugative and mobilizable transposons, which are probably responsible for the spreading of resistance genes.
Production of β-lactamas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istance mechanism including cephalosporin resistance to β-lactam agents
in species of the Bacteroides fragilis group.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e cfxA gene was detected in B. distasonis species, which encodes 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broad-spectrum β-lactamase responsible for widespread resistance to cefoxitin
and other β-lactams. Such gen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mobilizable transposon Tn4555.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fxA gene and the presence of transposon Tn4555 in 53 Bacteroides strains isolated 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by PCR assay. The cfxA gene was detected in 11 strains and the Tn4555 in 15. The transposon sequence revealed similarities of approximately 96% with the B. vulgatus sequence which has been deposited in GenBank. Hybridization assay was performed in attempt to detect the cfxA gene in the transposon. It was possible to associate the cfxA gene in 11 of 15 strains that harbored Tn4555. Among such strains, 9 presented the cfxA gene as well as Tn4555, but in 2 strains the cfxA gene was not detected by PCR assay.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involvement of Tn4555 in spreading the cfxA gene in Bacteroides species. 相似文献
110.
Martin Sander Tatiana Coelho Balbão Michael John Polito Erli Schneider Costa Ana Paula Bertoldi Carneiro 《Polar Biology》2007,30(5):659-661
We examined the breeding populations of chinstrap penguins (Pygoscelis antarctica) on Chabrier Rock and Shag Island within Admiralty Bay, King George Island, South Shetland Islands, Antarctica from 2002
to 2004. When comparing our results to historic data from 1979, we found an overall decline of 57% in the last 25 years, mirroring
the population trend of this species in other regions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Our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factors hypothesized to be driving the declines found at other site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stent annual censuses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population trend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