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63篇 |
免费 | 1125篇 |
国内免费 | 3773篇 |
专业分类
126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269篇 |
2022年 | 380篇 |
2021年 | 422篇 |
2020年 | 419篇 |
2019年 | 456篇 |
2018年 | 303篇 |
2017年 | 309篇 |
2016年 | 327篇 |
2015年 | 463篇 |
2014年 | 657篇 |
2013年 | 598篇 |
2012年 | 815篇 |
2011年 | 720篇 |
2010年 | 612篇 |
2009年 | 612篇 |
2008年 | 660篇 |
2007年 | 666篇 |
2006年 | 576篇 |
2005年 | 514篇 |
2004年 | 387篇 |
2003年 | 361篇 |
2002年 | 292篇 |
2001年 | 276篇 |
2000年 | 257篇 |
1999年 | 182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18篇 |
1977年 | 14篇 |
1976年 | 17篇 |
1975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构建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并检测其对293T细胞内源性FHIT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方法:根据FHIT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可能的siRNA,从中筛选出2条合理的FHIT-siRNA,将其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2.1-U6Hygro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鉴定;将构建成功的FHIT-siRNA重组载体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Western印迹检测siRNA对293T内源性FHIT表达的干扰效果。结果:构建了2个FHIT-siRNA重组质粒,2条siRNA都有干扰作用,其中一条的作用效果可达50%以上。结论:构建的FHIT-siRNA为进一步研究FHIT的功能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病理状态下破骨细胞活性的变化与其线粒体表面RyR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骨质疏松SD大鼠模型,2周后取长管骨骨髓血提取破骨细胞,筛选出发育成熟细胞核大于3的破骨细胞,高速离心法分离细胞胞质Cytosol和细胞内质网SR,Western-Blot分析骨质疏松状态下OC表达RyR通道蛋白的变化;进一步用FlaxStation 3分析OC细胞[Ca2+]i释放;最后评测骨质疏松环境下OC细胞活性和骨吸收能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骨质疏松实验组大鼠OC细胞内质网SR上RyR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同时破骨细胞[Ca2+]i释放减少导致OC细胞活性骨吸收能力显著增加。结论:破骨细胞内RyR通过调控其细胞内钙释放程度对OC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3.
以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药物分子靶标,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的α-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测定了两个系列的化合物对于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一个系列包括ZnCl2,MgCl2,CaCl2,和Cu-Cl2、BaCl2等二价金属盐;另一个系列是几种新疆特色植物的天然提取物,包括蒜氨酸、大蒜素、罗丹明B类物质AJ-8、黄酮、苦参碱、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等。结果发现,ZnCl2能够特异使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15%左右,而大蒜素和黄酮能够降低这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降低程度分别为40%和30%,其它药物基本不影响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4.
145.
飞蝗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mRNA表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糖酶是海藻糖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 在昆虫发育和能量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海藻糖酶基因的功能, 本文分析了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一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并对其mRNA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海藻糖酶(TRE, GenBank登录号: FJ795020)不含有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 该酶与大豆蚜Aphis glycines、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可溶型海藻糖酶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因此我们将该酶的基因命名为LmTre-1。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表达量的荧光定量 PCR 分析表明: LmTre-1在卵发育前期、 中期的表达量都很低, 卵发育后期表达量显著提高; LmTre-1在5龄若虫和成虫被检测的组织部位中均有表达, 在体壁中的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在脂肪体、 肌肉、 气管、 精巢及卵巢中; 5龄飞蝗刚蜕皮后LmTre-1在体壁中的表达量较高, 随着生长发育其表达量逐渐降低; LmTre-1在成虫发育期体壁中稳定高表达。LmTre-1的mRNA表达特性与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非常相似, 据此推测该基因可能与体壁几丁质的合成相关。本研究为深入探讨该基因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并为以海藻糖酶为杀虫靶标的农药筛选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6.
低温胁迫对辣子草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研究了低温胁迫下辣子草(Gatinsoga parviflora Cav.)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辣子草水浸提液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微核率和畸变率增大;低温处理后辣子草水浸提液对有丝分裂指数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但显著提高了微核率和畸变率。这说明低温胁迫改变了辣子草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47.
胸腺素α原融合蛋白基因表达、纯化与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腺素α原及胸腺九肽在体内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 .根据大肠杆菌遗传密码的偏爱性 ,设计并人工合成了胸腺素α原及胸腺九肽融合蛋白的特异引物 .以胸腺素α原cDNA为模板 ,应用PCR及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该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将其插入pBV2 2 0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通过温度诱导使该融合蛋白高效表达 ,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高效特异性纯化 .运用MTT法初步测定了该融合蛋白的活性 .结果表明 ,该融合蛋白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胸腺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该融合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8.
Lorenzo Tancioni Tommaso Russo Stefano Cataudella Valentina Milana Anne Kathrin Hett Elisa Corsi Anna Rita Rossi 《PloS one》2013,8(4)
Leuciscine fishe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reshwater ichthyofauna endemic to northern Mediterranean areas. This lineage shows high intra-specific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and exhibits high levels of hybridization, two characteristics that contribute to systematic uncertainties, misclassification of taxa and, potentially, the mismanagement of biodiversity. This study focused on brook chub, Squalius lucumonis, an endemic taxon of Central Italy.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is species has long been questioned, and a hybrid origin from sympatric leusciscines (S. squalus x Rutilus rubilio, or S. squalus x Telestes muticellus) has been hypothesised. A phenotypic (evaluating shape and meristic counts) and genetic (using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markers) investigation of these four taxa was conducted to test species delimitation in sympatric areas and to evaluate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S. lucumonis. One hundred and forty-five individuals of all four taxa were collected within streams of the lowest portion of the Tiber River basin and analysed; this region encompasses a large portion of the S. lucumonis distribution. The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and genetic approaches were individually examined, compared, and then combined in a quantitative model to both investigate the limits of each approach and to identify cases of misclassifica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confirm the cladogenetic non-hybrid origin of S. lucumoni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immediate conservation actions and emphasise the value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n the study of leuciscines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49.
Marissa A. LeBlanc Gregory D. Fairn Sarah B. Russo Ola Czyz Vanina Zaremberg L. Ashley Cowart Christopher R. McMaster 《PloS one》2013,8(4)
The 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 family are amphitropic proteins that bind oxysterols, sterols, and possibly phosphoinositides, in a conserved binding pocket. Th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 family member Kes1 (also known as Osh4) also binds phosphoinositides on a distinct surface of the protein from the conserved binding pocket.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 that the 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 family member Kes1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the ratio of complex sphingolipids and levels of ceramide, sphingosine-phosphate and sphingosine. This inability to maintain normal sphingolipid homeostasis resulted in misdistribution of Pma1, a protein that requires normal sphingolipid synthesis to occur to partition into membrane rafts at the Golgi for its trafficking to the plasma membrane. 相似文献
150.
以鹌鹑Emx cDNA片段作为探针,对人胎盘绒毛膜细胞和成人血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DNA印迹分析. 结果表明,在人胎盘绒毛膜细胞中Emx基因剂量较成人血细胞高6倍,显示Emx基因在人胎盘绒毛膜细胞基因组中发生了扩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