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43篇
  免费   6481篇
  国内免费   6283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935篇
  2022年   1957篇
  2021年   4056篇
  2020年   2766篇
  2019年   3354篇
  2018年   3184篇
  2017年   2423篇
  2016年   3417篇
  2015年   4922篇
  2014年   5834篇
  2013年   6052篇
  2012年   7311篇
  2011年   6544篇
  2010年   4027篇
  2009年   3488篇
  2008年   4182篇
  2007年   3672篇
  2006年   3203篇
  2005年   2716篇
  2004年   2194篇
  2003年   2013篇
  2002年   1615篇
  2001年   1370篇
  2000年   1246篇
  1999年   1222篇
  1998年   739篇
  1997年   658篇
  1996年   713篇
  1995年   617篇
  1994年   651篇
  1993年   467篇
  1992年   655篇
  1991年   499篇
  1990年   447篇
  1989年   370篇
  1988年   289篇
  1987年   265篇
  1986年   219篇
  1985年   212篇
  1984年   161篇
  1983年   161篇
  1982年   118篇
  1981年   68篇
  1980年   67篇
  1979年   87篇
  1976年   62篇
  1974年   66篇
  1973年   62篇
  1972年   6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水稻原生质体产生细胞团的冰冻保存和冻后再生植株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Oryza sativa L.)原生质体产生的细胞团加上10-20%的二甲亚枫(DMSO)和10-20%的蔗糖,置于液氮中保存。冻后细胞生存率达到对照的40-50%。存活的细胞在附加2×10~(-5)mol/l 2,4-D 的Linsmier-Skoog(Ls)固体培养基上再生长,然后将形成的愈伤组织块转到附加10~(-6)mol/l NAA,4×10~(-6)mol/l 激动素和10~(-6)mol/l 2 IP 及8%的蔗糖的 LS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并形成植株。  相似文献   
182.
豌豆根瘤侵染细胞衰老过程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豌豆根瘤侵染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侵染细胞和拟菌体的衰老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首先是一些包裹拟菌体的包囊变得疏松,包囊和拟菌体之间出现较大间隙,间隙中常有一些纤维状和泡状物质。然后,细胞质失去正常结构,逐渐凝聚为染色很深的团块,进而完全泡状化,伴随着拟菌体的衰老,寄主细胞质染色由深变浅,细胞器逐渐减少,最后,液泡和质膜相继破裂,细胞完全瓦解,有时在衰老细胞的胞间隙,或在衰老的细胞质中有一定年轻的细菌,甚至在一片崩溃的拟菌体中还有侵染丝,有的还正在向寄主细胞质释放细菌。  相似文献   
183.
The transforming activity of sodium fluoride was studied in the SHE and the BALBl3T3 cell culture systems. Initiating and promoting activities were th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orthogonal methodology. Sodium fluoride was found to induce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SHE cells seeded on a feeder layer of X-irradiated cell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75–125 g/ ml). When the cells were seeded in the absence of a feeder-layer, the transformation frequencies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fluoride ranging from 0 to the highly toxic concentration of 200 g/ml. In the BALBl3T3 cell system, sodium fluoride was negative in the standard Kakunaga procedure, while through the experiment designed by table L8 (27) of the orthogonal method, an initiating-like effect and a weak promoting activity were detected within the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a 25 g/ ml to a 50 g/ ml concentration which is highly toxic for BALBl3T3 cells. From these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besides a genetic mode of action, sodium fluoride could possibly act through a non-genotoxic mechanism.Abbreviations CE cloning efficiency - NaF sodium fluoride - SHE Syrian hamster embryo - TF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84.
中药马蓝叶及其混乱品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燮才  杨芬  韦家福   《广西植物》1988,(3):239-243
马蓝叶是加工传统中药青黛的主要原料。为了确保药材质量,作者对中药马蓝叶及其混乱品种球花马蓝、疏花马蓝、广西马蓝的原植物、药材性状、叶组织显微特征和薄层层析鉴别等进行了研究。指出其混乱品种虽与马蓝叶是同属植物,但不含马蓝叶的有效成分靛玉红,应仔细鉴别,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185.
本文从1480个颅骨中发现顶骨凹陷变薄的有16例。对其性别、年龄、颅形以及凹陷的形状、深度和骨质厚度作了观测,利用骨磨片和X线摄片对凹陷部分骨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凹陷均见于老年人,多数为双侧性。凹陷是由外板内凹而成,不涉及周围组织。X线侧位片显示凹陷处有宽带状低密度阴影。骨组织磨片显示在骨改建过程中,出现未满围骨单位增多,骨陷窝闭塞,造成局部的骨萎缩。  相似文献   
186.
图论在中国慈姑属数量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姑属(Sagittaria L.)是水生单子叶植物泽泻科(Alismataceae)的一个重要属。近年来,陈家宽等对中国慈姑属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了中国慈姑属的数量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慈姑属分类性状数目较大,因而在压缩后的三维空间中描述分类群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7.
下颌骨的性别判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3例国人成年下颌骨的统计检验表明,13项测量数据中有12项性别差异显著。其中下颌枝高性别差异最为明显,其单项性别判别率达80%。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了11项判定国人下颌骨性别的判别函数,判别率为85.2%—87.4%。  相似文献   
188.
利用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病毒病的治疗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国内外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陈伯权等用乙脑病毒皮下或腹腔感染3周龄小白鼠24、48小时及5天后,分别用乙脑病毒51-8McAb进行治疗,平均治愈率分别为78%、73%及22%。  相似文献   
189.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土壤渗透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开口托盘式集水器收集不同土层的渗透水,研究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半落叶季雨林及其游耕地的土壤渗透水状况,分析了不同植被—土壤类型与利用状况的渗透特点、降水与渗透水的关系、渗透水量与水质的动态变化,初步揭示了尖峰岭热带林对水分的输导—涵贮性能,及热带林生态系统中物质迁移的特点,并据此分析了游耕农业的生态恶果。  相似文献   
190.
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胞浆内磷蛋白磷酸酶对磷酸化的组蛋白、酪蛋白、鱼精蛋白具有脱磷酸化活力,而对小分子底物P-Ser、P-Thr、P-Tyr、PNPP等无活力。二价金属离子Mn~(2+)、Co~(2+)、Mg~(2+)对酶有明显激活作用,而Zn~(2+)、F~-、Pi对酶有明显抑制作用。代谢中间物G-6-P、G-1-P、F-6-P、F-1.6-2P、ATP、ADP、GTP对酶有抑制作用,而磷酸化氨基酸和环核苷酸对酶活影响很小。还试验了碱性蛋白质和酸性蛋白质对酶活力的影响,肝素和组蛋白均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当两者混和后,其抑制作用会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