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表达于胶质瘤U251细胞,并影响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凋亡。富含半胱氨酸的颊腺蛋白(cysteine-rich buccal gland protein,CRBGP)是一种从日本七鳃鳗颊腺中分离出来的VGSCs阻断剂。本文旨在探究CRBGP是否因具有VGSCs阻断功能从而能够抑制U251细胞的活性。方法首先采用MTT法检测了CRBGP对U251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分别利用莱特-吉姆萨、FITC-phalloidin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CRBGP处理后U251细胞的形态、细胞骨架和细胞核。细胞外基质蛋白如IV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用于检测CRBGP对U251细胞黏附的影响。此外,本文采用transwell法检测CRBGP处理后U25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探讨CRBGP诱导U251细胞凋亡并抑制其运动的内在机理。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CRBGP对U251细胞的抑炎效果。结果 CRBGP通过线粒体依赖途径诱导U25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3.
应用解剖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中国产蓼属萹蓄组Polygonum sect.Polygonum 16种1变种及1变型植物的果实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组5种一年生植物的果实具有两型性,即有长、短两种果实类型。短果类型为卵形,具三棱,包于宿存花被内或与花被近等长,呈黑褐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具小点、无光泽,而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具有散乱分布或排列成行的瘤状颗粒;长果类型为狭卵形,具三棱,长于宿存花被,黄褐色或淡黄绿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平滑、有光泽,而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表面上部具有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中、下部则具不规则洼点、星花状褶皱或浅波纹状。果实具两型性的植物有萹蓄P.aviculare、乌鲁木齐萹蓄P.urumqiense、展枝萹蓄P.patulum、直立萹蓄P.avicularef.erectum和尖果萹蓄P.rigidum。果实微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1.果实表面无瘤状颗粒或疣状突起、有光泽,此类型又可以分为2种亚类型:(1)果实表面平滑、浅波纹状,如岩萹蓄P.cognatum、松叶萹蓄P.acerosum和帚萹蓄P.argyrocoleum;(2)果实表面具浅洼点或洼点,如铁马鞭P.plebeium和针叶萹蓄P.polycnemoides。2.果实表面有瘤状颗粒或疣状突起,无或具微光泽,此类型又可分为4种亚类型:(1)果实表面具疣状突起,如圆叶萹蓄P.intramongolicum.;(2)果实表面具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如普通萹蓄P.humifusum和展枝萹蓄的短果;(3)果实表面具有纵行排列的瘤状颗粒,如萹蓄和乌鲁木齐萹蓄的短果;(4)果实表面上部具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中、下部具不规则洼点、星花状褶皱或浅波纹状,如萹蓄、展枝萹蓄、直立萹蓄和尖果萹蓄的长果。因此果实两型性和果实微形态特征对蓼属萹蓄组种、变种的鉴定具有较大的分类学价值。基于果实微形态特征以及其他形态特征,确定了新种晖春萹蓄Polygonum huichunense F.Z.Li,Y.T.Hou&C.Y.Qu,同时恢复褐鞘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L.var.fusco-ochreatum(Kom.)A.J.Li为原种,即Polygonum fusco-ochreatum Kom.。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青海省2004—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青海省15年间乙肝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5年来青海省共报告乙肝患者20193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39.71/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4—2018年西宁市乙肝报告病例98218例,占48.64%;果洛藏族自治州最低,乙肝报告病例6766例,仅占3.35%。玉树藏族自治州乙肝报告发病率最高332.89/10万,海东市最低133.43/10万,不同地区乙肝报告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χ^2=21997.32,P<0.05)。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25~55岁人群中,50~<5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454.99/10万,0~<5岁组发病率最低为23.6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7∶1。报告病例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47.19%。结论 青海省经过多年的计划免疫的实施,乙肝防控效果明显,2009年以后乙肝报告病例呈现平稳状况。  相似文献   
85.
蒙药材刺柏叶中槲皮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建立了蒙药材刺柏叶中槲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4.6 mm ×250 mm,5μm)和Shim-Pack C18(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冰醋酸(40∶ 60∶ 1.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槲皮苷进样量在40.2 ng ~603.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5%,RSD为0.69%(n=6).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刺柏叶中槲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6.
新疆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新疆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根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甘草次酸(2)、阿魏酸(3)、5,7,3′,4′-四羟基-7-葡萄糖基二氢黄酮醇(4)、8,5′-二羟基3′α-鼠李糖黄酮(5)。其中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7.
冬葵果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冬葵果多糖(Fructus Malvae polysaccharides,FMP)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MP清除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及评价对Fe(Ⅱ)-H2O2体系(.OH)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化学模拟体系中,冬葵果多糖对.OH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与VC比较达到显著水平(P<0.01),对O2-.的清除能力与VC相当。在体外,多糖浓度达到1.72 mg/mL可明显降低MDA的含量,与空白液比较达到显著水平(P<0.01)。以上结果表明,FMP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8.
巴红珍  徐海峰 《生物磁学》2011,(23):4573-4575,4579
血管抑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肿瘤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通过一些实验方法能够检测肿瘤患者体内的血管抑素水平。血管抑素在未来的肿瘤治疗、诊断、预后判断和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软X射线显微术是研究含水甚至活性生物样品的有力工具。相对于光学显微镜 ,它具有更高的成象分辨率 ;相对于电子显微镜 ,它的样品制备简单—无须对样品进行脱水、染色和超薄切片等。报道的是利用合肥同步辐射X射线源和接触显微成象技术 ,对自然状态下含水的完整XL1 blueMRF′细菌细胞进行显微成象研究。从获得的显微图象中可以看出一些新的现象。含有DNA、蛋白质的拟核以及中体对波长 2 .4nmX射线具有较弱的吸收能力 ;不少细菌细胞的两端对 2 .4nm波长的X射线的吸收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有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
初始底物浓度对序批式培养光合细菌产氢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初始底物浓度对序批式培养光合细菌生长、降解及产氢过程的影响,根据最大比生长速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其关于初始底物浓度影响的关联式,并在建立的修正Monod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光合细菌比生长速率、基质比消耗速率和比产氢速率关于底物初始浓度影响的数学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在光合细菌生长期和稳定期内得到较好吻合,反映了光合细菌生长、降解和产氢过程中受底物初始浓度限制性和抑制性影响的基本规律。分析发现光合细菌生长、降解基质和产氢过程中最适底物浓度为50 mmol/L,初始底物浓度低于或高于该浓度时,光合细菌生长、降解及产氢过程都受到限制性或抑制性影响,且抑制性影响较限制性影响效果更明显;底物比消耗速率受初始底物浓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