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8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5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4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4篇
  1969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闽楠是珍贵用材树种。阐明闽楠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对科学经营闽楠人工林有指导作用。【目的】明确闽楠人工林恢复过程中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群落随林龄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高通量Illumina MiSeq测序的方法,评估不同林龄闽楠幼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揭示造林后闽楠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对时间序列中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从3个林龄闽楠根际土壤中共得到342 555条有效序列,共得到253个AMF-OTU,分属于1门1纲5目9科14属。α多样性指数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Chao1、Shannon指数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β多样性指数表明,在闽楠幼龄阶段,不同林龄间AMF群落组成差异明显。根据Bray-Curtis相异度分析阐明AMF群落组成的相似性与林龄相关。种水平物种丰度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AMF群落丰度的主要土壤因子是pH、全钾、硝态氮和铵态氮。铵态氮与优势AMF分子虚拟种Glomus-Franke-A1-VTX00076、Glomus-Franke-A1-VTX00269的丰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随着林龄的增加,闽楠幼龄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影响AMF特性的主要土壤因子是pH、全钾、硝态氮和铵态氮。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揭示闽楠幼林生态系统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和机制,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103.
Liu  Xinrong  Liu  Shuya  Tang  Yong  Pu  Zhengjia  Xiao  Hong  Gao  Jieying  Yin  Qi  Jia  Yan  Bai  Qunhua 《Neurochemical research》2021,46(6):1514-1539
Neurochemical Research - Gut microbial dysbiosis and alteration of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PD) 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ported, no recognized therapies are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04.
Chen  Yen-Chi  Wang  I-Jen  Cheng  Chih-Ching  Wu  Yu-Chiao  Bai  Chun-Hsuan  Yu  Kuo-Pin 《Aerobiologia》2021,37(2):243-252
Aerobiologia - The liquid impingers can be used for sampling of viral aerosols, such as COVID-19 virus, influenza, and measles. However, the lowest cutoff diameter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liquid...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纳米金属材料具有纳米晶强化效应、光吸收率大、较高的表面能和单磁畴性能等优点,因其在医药、化学催化、抗菌抑毒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全球石化资源消耗与日俱增,环境污染加剧,基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基分子介导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方兴未艾。生物基分子是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物质的小分子或大分子物质,它们多数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低毒、可降解、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且由于生物基分子多数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如具有生理活性的旋光性、酸碱两性、亲水亲油性以及易与金属离子络合等,其介导合成的纳米材料还兼具其独特功能性,比如消炎、抗癌、抗氧化、抗病毒以及降血糖血脂等,进一步拓宽了纳米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文中对近年来基于生物基分子介导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行全面综述,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规律成簇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与其相关蛋白基因系统可通过限制基因的水平转移而有效防御噬菌体等外源基因元件的入侵,不同细菌之间的CRISPR结构有所差异。基于CRISPR系统的差异性,文中对近几年CRISPR在食源性致病菌进化分析、检测与分型、毒力与耐药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概述,并对基于CRISPR序列特点开发的细菌检测分型方法以及CRISPR与食源性致病菌的毒力、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重点总结分析。此外,文中探讨了CRISPR在进化分析、检测与分型、毒力与耐药应用中的不足,提出将CRISPR分型方法标准化、完善与扩充致病菌CRISPR数据库、进一步探究噬菌体与细菌之间的共进化关系等建议,为进一步探索CRISPR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力推广之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在生物化学课程中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准备并向学生发布相关学习资源、学生预习情况和预习效果的评价、学生成绩量化标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从我国"互联网+生物化学"教育现状、"互联网+"教育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以及生物化学课程与"互联网+"教育结合的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