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45篇
  免费   2348篇
  国内免费   2283篇
  3587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1075篇
  2021年   1757篇
  2020年   1159篇
  2019年   1556篇
  2018年   1417篇
  2017年   995篇
  2016年   1429篇
  2015年   1982篇
  2014年   2379篇
  2013年   2590篇
  2012年   2825篇
  2011年   2545篇
  2010年   1487篇
  2009年   1374篇
  2008年   1615篇
  2007年   1422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714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429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首次尝试了将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应用于研究电融合后细胞膜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发现脉冲电场作用于细胞具有穿透效应,施加电脉冲后,整个细胞的蛋白质体系能量增加,表明电泳冲对蛋白的二结构影响很大;同时,还发现用唾液酸苷酶和蛋白酶Pronase分析处理巨噬细胞膜表面后,膜上蛋白质二级结构无序化程度增加,用酶适度处理的细胞将更易发生电融合。  相似文献   
62.
The sequence of two cDNA clones coding for the whole of the -subunit and most of the -subunit of legumin are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protein sequence data to confirm the predicted amino acid sequence. A unique feature shown by these cDNAs is the presence of three 56 base pair tandem repeats in the region encoding the C terminal of the polypeptide. The tandem repeats are also exhibited in the predicted polypeptide sequence as three 18 amino acid repeats which contain extremely high proportions of polar, mainly acidic, residues. The new sequences ar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sequence of some shorter legumin cDNAs (Nature 295: 76–79).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sequences overlap, the previous cDNAs differ from the new ones by only a few base substitutions but most of the repeated region is not present though the sequences on either side ar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absence of the repeats may refl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ypes of legumin gene, rather than an artefact of the cloning of the cDNA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3.
大熊猫臼齿釉质的超微结构特征主要是施氏明暗带的宽度一般由8—15条釉柱组成;釉柱的横切面一般呈六角形或四角形,由里向外,釉柱的直径逐渐增大。在靠近釉牙本质界处,釉柱数量逐渐减少,有时甚至完全缺失,形成无釉柱结构的釉质。大熊猫臼齿釉质的氨基酸组成主要以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为最高,而蛋氨酸,胱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为最低。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羟脯氨酸。这种组成模式一般与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牙齿釉质的氨基酸组成相类似。  相似文献   
64.
唐凤鸾  赵健  赵志国  夏科  仇硕 《植物学报》1983,54(3):378-384
以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幼嫩茎段为外植体, 通过腋芽增殖的方式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基MS+1.0 mg·L -1 6-BA+0.2 mg·L -1NAA和MS+0.5 mg·L -1 ZT均可用于腋芽的诱导和前期继代培养, 诱导率分别为89.3%和85.7%; 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16-BA+0.1 mg·L -1ZT+0.1 mg·L -1NAA, 增殖系数为4.3倍; 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1.5 mg·L -1 IAA+1.0 mg·L -1 NAA, 生根率达92.3%, 且根系发达, 植株健壮; 生根苗在混合基质园土:泥炭:珍珠岩=3:1:1 (v/v/v )中移栽成活率为82%。该研究建立了走马胎种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且可应用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65.
木犀科11属19个种叶绿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和变异特征的比较分析显示, 结果表明, 该科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4-165 kb, 其差异主要是大单拷贝(LSC)长度的差异所致。Jasminum属3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与其余物种有较大差异, 该属clpP基因内含子和accD基因丢失。共线性分析表明, Jasminum属3个物种多个基因出现基因重排现象, 倒位可能是重排的主要原因。Jasminum属在IRb/SSC和SSC/IRa边界的基因均与其它物种不同; 重复序列与SSR数量检测结果表明, Jasminum属与其余物种在数量及重复长度上差异较大。基于CDS数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 Abeliophyllum distichumForsythia suspensa为木犀科中较早分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66.
 建立了一种改良的血清1,25-双羟胆钙化醇(1,25-Dihydroxycholecalciferol,DHCC)超微量放射受体检测(RRA)技术。完成了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及特异性等技术指标。报告了我国健康青年血清DHCC正常值;检测了先天性佝偻病、青春期佝偻病病人及患肾性骨病奶牛等血清DHCC水平。 根据配体与受体相互结合的定量关系,建立了DHCCR(DHCC受体)检测技术。在游离与结合配基分离方面,除建立与比较了DCC(葡聚糖包埋的活性炭)及HAP(羟基磷灰石)方法外,还首次将IEF(等电聚焦电泳)应用于DHCCR分离技术。对佝偻病鸡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受体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鸡小肠、输卵管壳腺及肝组织DHCCR含量。  相似文献   
67.
68.
转移及非转移肿瘤移植后615小鼠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道高转移瘤株FC、淋巴合并血道高转移瘤株U14、淋巴道高转移瘤株H22、非转移瘤株P615分别接种于336只纯系近交615小鼠.不同时间取血并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将转移瘤发展过程分为潜伏期、侵袭期、转移早、中、晚期,非转移瘤发展过程分为潜优期、增殖期、囊腔形成期及中心坏死期.本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转移能力及途径肿瘤发展的不同时期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不同,因而表明肿瘤侵袭、转移与血液流变学变化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紧密关系.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被讨论.  相似文献   
69.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森林景观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通过数据文件的转换,把它与森林动态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实现对森林景观动态的模拟和预测。这种模拟方法的数据输入灵活,运行速度快,尤其是它可以获得一些以各种图表的形式输出的模拟结果。本文用文字和框图详细描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及森林动态模型的选择与运行方式,并以长白山森林景观为例,叙述了这种模拟方法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70.
我们分子鉴别了一个缺失型中国(A_γδβ)°-地贫家系。先证者为这一缺失的纯合子,具有中度贫血症状。家系的另五个成员均为这一缺失的杂合子,其胎儿血红蛋白(HbF)为16—21%,接近或达到HPFH杂合子的HbF水平,并且几乎不表现贫血症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证明了β-珠蛋白基因簇内的DNA顺序缺失,缺失的5′端点位于Aγ基因IVSⅡ内,3′端点在β-珠蛋白基因下游区远端,距HPFH-2的3′缺失端点上游区约11kb。缺失的总长度约为80kb。本文讨论了这一缺失导致胎儿血红蛋白在成人中持续活跃表达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