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14篇
  免费   8393篇
  国内免费   9009篇
  125516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1417篇
  2022年   3262篇
  2021年   5513篇
  2020年   3777篇
  2019年   4682篇
  2018年   4433篇
  2017年   3241篇
  2016年   4595篇
  2015年   6681篇
  2014年   7850篇
  2013年   8303篇
  2012年   9994篇
  2011年   8980篇
  2010年   5553篇
  2009年   4975篇
  2008年   5716篇
  2007年   5134篇
  2006年   4458篇
  2005年   3494篇
  2004年   2971篇
  2003年   2723篇
  2002年   2275篇
  2001年   1868篇
  2000年   1695篇
  1999年   1669篇
  1998年   1035篇
  1997年   1001篇
  1996年   941篇
  1995年   822篇
  1994年   787篇
  1993年   617篇
  1992年   818篇
  1991年   618篇
  1990年   467篇
  1989年   443篇
  1988年   354篇
  1987年   344篇
  1986年   266篇
  1985年   286篇
  1984年   156篇
  1983年   161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85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77篇
  1977年   59篇
  1975年   56篇
  1974年   53篇
  1973年   5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nodulation genes of Mesorhizobium sp. (Astragalus sinicus) strain 7653R were cloned by functional complementation of Sinorhizobium meliloti nod mutants. The common nod genes, nodD, nodA, and nodBC, were identified by heterologous hybridiz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The nodA gene was found to be separated from nodBC by approximately 22 kb and was divergently transcribed. The 2.0-kb nodDBC region was amplified by PCR from 24 rhizobial strains nodulating A. sinicus, which represented different chromosomal genotypes and geographic origins. No polymorphism was found in the size of PCR products, suggesting that the separation of nodA from nodBC is a common feature of A. sinicus rhizobia.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PCR-amplified nodA gene indicated that seven strain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16S and 23S ribosomal DNA genotypes had identical nodA sequence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whereas microsymbionts of A. sinicus exhibit chromosomal diversity, their nodulation genes are conserved,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of horizontal transfer of nod genes among diverse recipient bacteria.  相似文献   
992.
十三碳二元羧酸发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一株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 SP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反复诱变获取一株难以同化烷烃的突变株SPUV56,摇瓶培养5d平均产酸量达72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25倍,并利用突变株SPUV56在137L自控罐上扩试,补加醋酸盐发酵,144h产酸量达153g/L,比不加醋酸盐发酵提高了29.7%。采用提 高搅拌混合效果和低溶解氧发酵过程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菌体的产酸能力,在20m3发酵罐中发酵生产十三碳二元羧酸,总培养时间144h,产酸量可达172g/L,放罐体积15.0m3,产量为2.25t。  相似文献   
993.
Central Asia is covered by vast desert ecosystem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se ecosystems have alkaline soils. Their contribution to global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NEE) is of significance simply because of their immense spatial extent. Some of the latest research reported considerable abiotic CO2 absorption by alkaline soil, but the rate of CO2 absorption has been questioned by peer communities. To investigate the issue of carbon cycle in Central Asian desert ecosystems with alkaline soils, we have measured the NEE using eddy covariance (EC) method at two alkaline sites during growing season in Kazakhstan. The diurnal course of mean monthly NEE followed a clear sinusoidal pattern during growing season at both sites. Both sites showed significant net carbon uptake during daytime on sunny days with high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but net carbon loss at nighttime and on cloudy and rainy days. NEE has strong dependency on PAR and the response of NEE to precipitation resulted in an initial and significant carbon release to the atmosphere, similar to other ecosystem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iotic processes dominated the carbon processe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biotic carbon process to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may be trivial in alkaline soil desert ecosystems over Central Asia.  相似文献   
994.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及栖息地的移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根据大熊猫季节性活动规律特点,应用海拔高度路线调查法,全面收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比较新鲜粪便,计获124个粪样材料,提取DNA作DNA指纹图,经微机检测,保护区有大熊猫37只,个体数量与粪样采集量之比为1∶33514,有6个家系,雌兽21只,雄兽16只。并搞清了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箭竹遭受病虫害的程度,洪水对栖息地的影响,特别对引起大熊猫数量减少及栖息地移动等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 ,从含有人前松弛素原cDNA基因的质粒 pMALp2X-hRLXH2上得到人松弛素原H2的编码基因 ,亚克隆到温度诱导型原核表达载体pBV2 2 0上 ,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细胞。经 4 2℃温度诱导 ,获得了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目的蛋白质以包含体的形式存在于大肠杆菌细胞中。菌体经过超声波破碎 ,包含体裂解 ,蛋白质的体外变性还原 ,复性 ,SephadexG 75凝胶过滤层析 ,反相快速蛋白质液相层析等一系列分离纯化过程 ,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Met 人松弛素原样蛋白H2 ,得率约为 2~ 3mg/L。对纯化的目的蛋白质进行了SDS PAGE电泳纯度分析 ,氨基酸组成分析 ,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得目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183 90 .4 (理论计算值为 183 92 .3 )。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性别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中是一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研究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激酶5(GRK5)缺陷引起的相关GPCRs脱敏障碍在早期AD病理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GRK5敲除/缺陷(GRK5KO)小鼠表现出早期AD样病理特征和短时期记忆功能损害。但这种病理变化在不同性别间有无差异,目前不得而知。本研究旨在探讨GRK5KO小鼠出现的AD样病理变化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用Campbell-Switzer银染来观察老龄GRK5KO小鼠海马内肿胀轴突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内突触蛋白水平和数个胆碱能标记物的变化;同时对上述改变在不同性别间进行深入比较。结果雌性GRK5KO小鼠海马内肿胀轴突数目比雄性小鼠高出2.5倍;而且雌性GRK5KO小鼠海马内数个突触蛋白水平比雄性小鼠显著减低。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和GRK5缺陷双因素之间呈显著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了雌性GRK5KO小鼠轴突缺陷和部分突触蛋白水平的降低。另外,胆碱能标记物检测显示,雌性GRK5KO小鼠毒蕈碱受体2、4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水平较雄性小鼠显著增高。结论在促进早期AD病理发生的过程中,GRK5缺陷和性别双因素表现出协同效应,共同加剧了雌性GRK5KO小鼠脑内的AD样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97.
锦鲤4个人工雌核发育家系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利用Crooijmans et al.(1997)分离的包含CA重复单元的普通鲤鱼(Cyprinus carpio L.)的8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从锦鲤(Cyprinus carpio L.)的红白,大正和昭和3个不同品系中所获得的4个不同人工雌核发育家系的20尾个体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表明,8对引物在20尾个体中均能重复稳定地扩增出相应的同源序列。随引物不同,各等位基因数为1-11个,大小在68-264bp。在MFW4,MFW7,MFW19,MFW20,MFW23和MFW24 6个微卫星的扩增结果中,20尾个体的扩增图谱呈现了高度的遗传多态性,不同雌核发育家系内个体的遗传异质性也较大。其中大正(TaS)和红白1(RW1)的个体不仅花色分化显著,而且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高达0.28。通过对微卫星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析发现,由于锦鲤品系中的每一个体是通过不断地杂交选育而获得,基因组来源复杂,基因高度杂合。因此,只进行1代的人工雌核发育,其家系内仅部分个体的部分座位出现纯合。所获得的人工雌核发育锦鲤为后续的色素遗传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材料;同时,所鉴定的微卫星分子标记为进行锦鲤的分子标记育种的基因组作图提供了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8.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融合蛋白基因(F)序列,设计引物扩增F蛋白部分信号肽区,片段长369 bp.对2005年~2007年收集的犬瘟热阳性的水貂、狐、貉实质脏器、血液、尿液等样品进行扩增,获得了13个CDVF蛋白部分信号肽区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发现,CDV 野毒F蛋白该区段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与目前我国使用疫苗株CDV3及其他国内外疫苗株比较存在较大差异,与CDV3对应区段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0.7%~83.2%之间,而推导的对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只有64.8%~71.3%.部分信号肽区的氨基酸疏水性分析,推测其调控功能也发生变化,本研究为CDV遗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999.
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JM109富集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构建的在细胞内同时表达出高特异性镍转运蛋白和金属硫蛋白的基因工程菌富集水体中的镍离子。菌体细胞对Ni2+的富集速率很快,富集过程满足Langmuir等温线模型。与原始宿主菌相比,经基因改造的基因工程菌不仅最大镍富集容量增加了5倍多,而且对pH值、离子强度的变化及其它共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都呈现出更强的适应性。相比而言,Na+、Ca2+、Cd2+、Pb2+的影响较小,但Mg2+、Hg2+和Cu2+所引起的负面效应较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基因工程菌对Ni2+的富集行为不需要外加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相对重要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 两个航次调查共鉴定鱼类504种, 隶属于2纲31目129科294属; 其中北部湾口海域出现鱼类301种,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出现鱼类357种。优势种数量较少, 多以中小型鱼类为主, 且季节间变化较大。春季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 这主要是因为春季出现的大量鱼类为补充群体, 而许多种类在秋季有向较深海区移动的趋势;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多样性指数高于北部湾口海域, 这主要是由于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受水温和洋流的影响较大造成的。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显示, 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要低于春季, 而且两个季节的鱼类群落结构都偏离平衡状态, 主要是由鱼类的洄游和不同适温性鱼类的迁入迁出造成的。综合来看,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稳定性均高于北部湾口海域, 在努力控制资源可捕量范围的同时, 可合理开发南海中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