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37篇
  12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羟脯氨酸法测定了牛蛙皮胶原蛋白含量,通过正交实验对牛蛙皮胶原蛋白酸法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结合MTT法测定了胶原蛋白对细胞生长和粘附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牛蛙皮胶原蛋白的含量约为45.1%;温度条件对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酸种、时间和浓度,最优组合为乙酸、1.5mol/L、37℃、24h;在低浓度时,牛蛙皮胶原蛋白对正常人类肝细胞的生长和粘附性无显著影响,当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对细胞生长和粘附性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2.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7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结果:本组肿瘤全切率为88.3%面神经和位听神经功能大部分保留,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详细的检查和完善的手术方案制订对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至关重要,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对39个家系45个病人及60例正常人的ATP7B基因的几个外显子采用8~10%的非变性丙稀酰胺胶进行SSCP分析, 并对异常者测序(放射自显影), 发现一个家系的8号外显子上同时存在两个突变(C2250G和G2273T),患者属纯合子,其父为杂合子,母亲和妹妹为正常, 类似“杂合丢失现象”。提示在除了肿瘤之外的体细胞遗传病中,二次突变理论也可能是突变发生的机制之一。 Abstract:  Screen for mutation in many exons with 45 Wilson disease patients in 39 Chinese families by SSCP and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by autoradiograph. There are two mutations in exon 8 of a patients family: C2250G and G2273T. Found in these two mutation points, the patients father is a heterozygote, patients mother and sister are normal sequences, and patient is a homozygous. It just like a loss of heterogyzosity in this family with Wilson disease. The patient and her parent sibship were confirmed by taternity test with microsatellite vWF SE33 AR and D9S112.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is probable mutate mechanism of hereditary disease besides tumor and cancer.  相似文献   
44.
为了对人胚黑质DA神经元移植治疗PD人的临床应用作出客观评估,将8-12周人胚黑质细胞移植到用MPTP诱发的偏侧PD猴新纹状体内。实验动物分别存活2个月、5个月和1年后,用T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被移植的人胚DA细胞的存活和与宿主间的突触联系进行检查。在光镜下可见被移植侧的新纹状体内有TH阳性细胞,它们成小群散在分布,每小群有3-10个细胞。TH阳性细胞的轴突延伸到整个新纹状体,树突呈现出正常发育过  相似文献   
45.
协优57是一个产量高和适应性强的杂交中籼组合,但由于其父母本直链淀粉含量(AC)高,导致杂交稻米的AC较高、蒸煮食味品质较差。先前利用PCR-Acc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协优57的亲本057[恢复系,记作057(GG)]和协青早A[不育系,记作协A(GG)]的W x基因进行改良。利用改良前、后的各亲本分别配组,分析不同组合的AC、食味品质和颗粒性淀粉结合酶(GBSS)活性。结果表明,改良单亲的GT型组合协A(GG)×057(TT)、协A(TT)×057(GG)杂交稻米的AC由原组合协A(GG)×057(GG)的28%分别降到19.9%和19.3%,但均一性较差。改良双亲的TT纯合型组合协A(TT)×057(TT)的杂交稻米,不仅AC降到中等偏低水平(13.1%),而且AC的均一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蒸煮食味品质明显改善。GBSS活性分析表明:三种W x基因型的GBSS活性总体表现为GG〉GT〉TT。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后应用单药替莫唑胺(TMZ)方案化疗与尼莫司汀联合顺铂(ACNU+DDP)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60例,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TMZ和ACNU+DDP两组,按标准方案分别给予4~6个疗程的化疗.每个化疗期间分别复查头颅MRI及肝肾功、血细胞分析,并与化疗前资料相比较,判断病情变化.结果:TMZ组有效率达为44.0%,ACNU+DDP组为14.28%,两组相差显著(P<0.05).TMZ组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为16.0%,ACNU+DDP组为31.43%,两组相差显著(P<0.05).结论:TMZ比ACNU+DDP不仅能更好的改善恶性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通过氮磷添加控制试验,对湖南城步(CB) 、湖北秭归(ZG)、河南内乡(NX)、河北临城(LC)和北京平谷(PG)5个种源的栓皮栎1年生幼苗的叶片温度耐性指标(耐寒性、耐热性及耐温范围)及相关生理指标(叶片养分浓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其组分和养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研究养分对植物种内不同地理种源的温度耐性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栓皮栎养分吸收与氮磷利用效率对氮磷添加存在显著差异但地理趋势不明显.PG在N、P及其二者复合添加的情况下均具有较高的氮磷利用效率,NX则在不同处理下磷利用效率均处于最低水平,CB在磷添加的情况下对磷的利用效率最高.与对照相比,养分(N、P或NP)添加能明显增加PG和LC的耐寒性,但N添加降低了NX的耐寒性.同时,养分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ZG、NX和LC的耐热性.耐温范围与耐寒性相反,表现为养分添加降低了PG和LC的温度耐受范围, 而增加了NX的温度耐受范围.偏相关分析表明,耐寒性与叶片可溶性糖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耐热性与叶片P呈显著负相关,与N/P呈显著正相关;叶片耐温范围与叶片物质浓度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不同地理种源对养分利用程度及其效率可能与源生地土壤环境条件有关,表现出一定的局域适应特征,从而增加了温度耐性对养分响应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48.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关系是森林生态学和林学的永恒研究主题。受传统森林调查方法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对复杂地形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监测及二者关系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在独立流域内建成了以观测塔群(三座观测塔覆盖各自子流域代表性森林类型)为主体,集激光雷达(LiDAR)、通量仪器、水文站网、固定标准地和数据中心为综合体的“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激光雷达监测平台”(简称塔群平台)。塔群平台采用激光雷达扫描获取森林点云数据,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全息三维结构;依托独立流域/子流域内的通量监测系统、水文监测站网和通量源区内的长期固定标准地,可保证碳-水过程观测的可靠性,并用于验证复杂地形下的通量监测技术与方法,揭示森林生态水文与碳交换过程,准确估算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生态服务功能(水源涵养和固碳)。所有“塔-站”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汇集于数据中心,便于数据监视、管理与共享。此外,塔群平台将侧重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量化的新方法和新指标,探索复杂地形森林生态系统中H2O/CO2/痕量气体通量观测的理论与方法,为阐明森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服务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9.
倪郁  宋超  王小清 《生态学报》2014,34(15):4160-4166
以野生型拟南芥与蜡质突变体cer1、cer4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核盘菌胁迫对拟南芥茎表皮蜡质结构及组分含量的影响,揭示核盘菌侵染与表皮蜡质的关系。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野生型拟南芥蜡质晶体以垂直于表面的杆状、块状结构为主;突变体cer1晶体类型以水平的松针状、块状结构为主;突变体cer4蜡质晶体以垂直片层结构为主。核盘菌胁迫下,拟南芥蜡质晶体结构及分布形态发生变化。蜡质层结构在核盘菌胁迫下表现为:杆状、松针状蜡质晶体减少—蜡质晶体熔融—表皮"囊状凸起"—表皮膜层破裂。这些结构变化有利于病菌突破角质层屏障而侵入到植株体内。色质谱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er1突变体烷、次级醇、酮类显著减少;cer4突变体表现为一级醇含量减少。接种核盘菌后,野生型拟南芥与蜡质突变体一级醇类显著增加(cer1增加不显著);烷类、次级醇类、酮类含量与蜡质总量均显著减少,表明蜡质前体物质在受到核盘菌胁迫后更多地通过酰基还原途径生成一级醇,从而减少了由脱羰基途径所生成的蜡质组分。核盘菌通过改变表皮蜡质晶体结构与化学组分分泌量来促进侵染。  相似文献   
50.
导入外源DNA小麦变异类型的光合特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学者周光宇等在调查远缘杂交时提出的一种外源基因导入方法。本实验系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C_4植物高粱总DNA(2D)导入C_3作物小麦甘麦8号(G8)和陇春13号(L13),结果在其后代中出现了广泛变异,并从中选育到了丰产、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系89144(G8×2D)和89122(L13×2D)。连续几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其株形、抗锈性及经济产量显著优于其小麦亲本品种。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两个变异系光合性状优于其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