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2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70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803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6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4篇
  196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懒猴属的核糖体DNA变异及其种间分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文  宿兵 《动物学研究》1996,17(1):89-93
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和人28S、18SrDNA探针构建了懒猴属各物种核糖体DNA重复单位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进化速率较高的非转录间隔区,在大、中、小懒猴中分别定位了23、24、24个酶切位点。大懒猴与中懒猴有12个位点不同,与小懒猴有14个位点不同,而中、小懒猴间则只有一个位点的差异。经过计算,大懒猴与中懒猴的遗传距离值为12.65%,与小懒猴的差异为14.24%,中、小懒猴间的差异则仅为0.7  相似文献   
52.
云南姬鼠的蛋白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宿兵  陈志平 《动物学研究》1996,17(3):259-262
本文采用蛋白电泳技术对来源于云南省若干地区的姬鼠属(Apodemus)的3种姬鼠──高山姬鼠(A.chevrieri)8只,中华姬鼠(A.draco)3只和大耳姬鼠(A.latronum)1只,以及作为外群的同科的绒鼠属的大绒鼠(Hapalomysdelalori)3只进行了分析。共检测遗传座位27个,发现21个座位存在多态性。根据蛋白多态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的探讨,用系统分析软件PHYLIP计算它们之间的分化关系,得到了一棵无根系统树。结果表明,作为外群的大绒鼠明显不同于其它3种姬鼠而聚在最外面。8只高山姬鼠个体汇聚成独立的一支,中华姬鼠的3个个体也聚成一支,但大耳姬鼠却聚在中华姬鼠一支中,因此我们认为大耳姬鼠同中华姬鼠的分化时间可能比较晚近。  相似文献   
53.
Gene transfer is a major factor in bacterial evolution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Lateral gene transfer in four strains of Salmonella enterica has been assessed using genomic subtraction. Strain LT2 (subspecies I serovar Typhimurium) chromosomal DNA was used as target and subtracted by three subspecies I strains of serovars Typhimurium (S21), Muenchen (S71), Typhi (M229), and a subspecies V strain (M321). Data from probing random cosmids of LT2 DNA with preparations of the residual LT2 DNA after subtraction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amounts of LT2 DNA not able to hybridize to strains S21, S71, M229, and M321 to be in the range of 84-106, 191-355, 305-629, and 778-1,286 kb, respectively.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is DNA is from genes not present in strain M321 and not from genes that have diverged in sequence. The amounts correlate with the divergence of the four strains as revealed by multilocus enzyme electrophoresis and sequence variation of housekeeping genes. Sequence of 39 of the fragments from the M321 subtracted residual LT2 DNA revealed only six inserts of known gene function with evidence of both gain and loss of gen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 enterica clones. Sixteen of the 39 segments have 45% or lower G+C content, below the species average, but over half ar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for the species. We conclude that even within a species, clones may differ by up to 20% of chromosomal DNA, indicating a major role for lateral transfer, and that on the basis of G+C content,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DNA is from distantly related species.   相似文献   
54.
将菠菜叶片匀浆后.用差速离心和梯度率心分离叶绿体、过氧物酶体、微粒体等细胞器和100000×g上清法部分。用酶活测定法测定各部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的活性;用免疫扩散法鉴定各组分的BADH。除叶绿体外,过氧物酶体、微粒体.以及100000×g上清液中也存在BADH。  相似文献   
55.
本工作将富集小鼠着丝粒DNA克隆于载体EMBL3,得到约2000个克隆,建立了着丝粒基因文库。从中随机挑取20个克隆,鉴定其克隆片段平均分子量大小约为14kb。  相似文献   
56.
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中,各类纤毛器的纤毛基体上方的大部分纤毛杆退化,或仅保留毛基体,有时部分额腹棘毛的毛基体也瓦解消失。残留纤毛的纤毛杆周围微管和中央微管仍具有“9 2”结构特征,也有少数纤毛杆出现2套“9 2”微管共处于一层纤毛膜内的现象。毛基体中周围三联体微管的中央形成微管形结构聚合体,基体附属结构仅存在基体间连接及纤毛器托架的残余物;非纤毛区皮层表膜下未见微管层。纤毛区皮层含纤毛器腔周围微管层(相当于表膜下微管层)、纤毛器深部及附近的微管束和分散的微管群。并且,纤毛区皮层囊泡内含有呈不同形态的纤毛杆结构;大核核孔明显变大,核孔数目减少,核孔内膜附着染色质。  相似文献   
57.
复合氨基酸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们利用水解猪血粉的方法得到含17种氨基酸的复合液,配制成滴眼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眼角膜溃疡疾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用苯甲基磺酰氟(PMSF)和H_2Se相继处理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u,Zn-SOD),将酶分子中的丝氨酸(Ser)转化为硒代半胱氨酸(SeCys),从而引入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团,使其在SOD酶活性大部分保留的情况下,具有GPX活性,其GPX活力是PZ51活力的30倍。研究了双功能酶的最佳制备条件,包括PMSF的剂量、反应最适温度及H_2Se处理时间等,并用电子能谱、DTNB等方法测定了双功能酶的硒含量;测定了双功能酶对不同底物的米氏常数及双功能酶的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59.
家鸡和原鸡的线粒体DNA多态性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文  兰宏 《动物学研究》1994,15(4):55-60
本文运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家鸡(茶花鸡、尼西鸡、大理漾濞黄鸡)和原鸡共10只个体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平均每个个检测到的片段为40条左右。但仅发现3种变异的限制性片制性格局,即StuI-B,Eca-I-b和RI-B.其中StuI-B和ScaI-B为首次报道,而且均为原鸡所物有,EcoRI-B则为大理漾濞黄鸡所特有。茶花鸡和尼西鸡拥有完全相同的限制性格局。经过计算,原  相似文献   
60.
笼养白腹锦鸡觅食活动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笼养条件下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日觅食活动呈现早(7:00-8:00)和晚(18:00-19:00)两个明显高峰期,不同季节和天气其觅食节律有一定的差异;在一年中9月翌年4月的觅食频次较高,这可能与鸟类补充繁殖期能量消耗、积累能量御寒和保证生殖腺发育有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雄鸟觅食活动的主要因素为求偶、理羽和游走;影响雄鸟觅食的主要因素是游走、理羽和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