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D-半乳糖诱导大鼠脑损伤的糖基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D-半乳糖(D-galactose)诱导大鼠体内不同糖基化水平,研究其脑损伤发生的机理。方法采用不同剂量D-半乳糖[150、75、37.5mg/(kg·d)]分别腹腔注射(ip)处理大鼠8周,诱导糖基化状态和脑损伤。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硝基四氮唑蓝(NBT)比色法测定血清果糖胺;按文献方法分别测定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及脑组织中AGEs含量,羟胺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SOD和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以Fura-2/AM作为钙荧光指示剂,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海马神经细胞胞质[Ca^2+]i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脑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变化。结果D-半乳糖处理8周后,大鼠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升高,糖化产物形成增多;脑组织中AGEs及脑细胞胞质[Ca^2+]i含量明显升高,SOD及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P〈0.05),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出现病理性改变。结论D-半乳糖通过诱导体内蛋白糖基化和脑组织AGEs大量生成,降低抗氧化能力及胞质[Ca^2+]i超负荷等,导致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2.
蛋氨酸脑啡肽对免疫系统恢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蛋氨酸脑啡肽,制备成注射液。对经放化疗后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的晚期肿瘤志愿者进行治疗,经静脉滴注15 d。患者免疫系统指标全面迅速恢复,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趋于合理,证明蛋氨酸脑啡肽可以用于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恢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钒酸氧化法测定128例心力衰竭患者和63例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同时进行6分钟步行实验(6MWT).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LVEF与6分钟步行距离(6MWD)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且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及LVEDD逐步递增,LVEF与6MWD也相应减少,各亚组问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78,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42,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左心室功能存在相关性,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4.
B型钠尿肽作为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种生化指标,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详细综述了B型钠尿肽的生物特性、体内代谢、生理功能、实验室检测和在心力衰竭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评价的应用.以及B型钠尿肽在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实验装置,利用HPLC紫外检测的方法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和普伐他汀的含量。采用XTerra@MS C-18色谱柱(5μm,150mm×2.1 mm.ID),流动相为3.5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70:30,用磷酸调至pH 3.0),流速为0.2ml/min;结果:普伐他汀在大鼠小肠全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和吸收百分率分别为0.110±0.023(h~(-1))和18.21±2.50%。普伐他汀在小肠中吸收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但吸收速率较低。结论:普伐他汀可以通过增加药物的脂溶性,进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16.
金丹  吕凤林 《病毒学报》2005,21(2):155-159
1984年,果蝇的Toll样蛋白被发现。13年后,人们发现了第一个与果蝇Toll蛋白同源的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蛋白(hTLR4)。迄今,已有10种TLR蛋白(即hTLR1~10)被发现,它们代表了一类保守的受体家族,分别识别不同的抗原。其中TLR3能专一性地识别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通过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及不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7.
利用RT-PCR法扩增了经不同宿主系(乳鼠、BHK21细胞、PK15细胞)连传不同代次的口蹄疫O/China/99毒株的3A和VP1基因,并进行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经不同宿主系传至90代后,VP1基因未发生大的变异,主要抗原位点也较稳定;而非结构蛋白3A基因却在不同宿主和代次发生突变缺失;经BHK21细胞传代后未发生缺失;经PK15细胞传代,在70~90代之间在第254~313位出现缺失;经乳鼠传代,在60~70代之间在第265~300位发生缺失,并在以后的90代毒中仍在此位缺失.这与代表性猪源流行毒O/YUN/TAW/97和O/HKN/21/70的3A基因在第276~305位发生缺失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8.
从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Bostwana C亚型全基因的质粒pJM4-HIV中克隆了nef基因,并利用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构建表达Nef蛋白的重组病毒NTVJ1175nef,经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nef基因正确整合到痘苗病毒基因组的J片段上;感染人源细胞后,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表明,重组病毒能很好地表达Nef蛋白,并定位于细胞质中.NTVJ1175nef免疫BALB/c小鼠后,经Pep-IFN-'γ-Assay法检测,可诱导产生针对表位肽P1特异的可分泌IFN-'γ的C 8 T细胞(占脾细胞总数0.20%);经乳酸脱氮酶(LDH)法检测证实,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可特异性地杀伤表位肽P1特异P815靶细胞.这些结果表明,NTVJ1175nef具有良好的细胞免疫原性,为下一步构建表达包含HIV早期抗原的多组分重组痘苗病毒候选疫苗奠定了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9.
Twenty species of Aspergillus and their teleomorphs were isolated from naturally fermented soybean pastes collected in 42 regions of China. Of which A. tubingensis, A. flavus, A. niger, A. ochraceus, A. candidus and A. fumigatus were predominant. The high frequency of A. flavus from the samples indicates that the traditional making method of soybean paste might possibly be harmful to food safety. Some Aspergillus species or strains isol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food samples may be hopeful of using in pure leaven making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soybean paste with special flavor.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粉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从而使花粉发育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及其有关分子机理的研究均获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克隆了许多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并鉴定了一些花粉发育的突变体。本文针对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质改组;胼胝质壁、淀粉粒和细胞器的动态变化;绒毡层的发育;花粉发育特异基因;以及不对称分裂和细胞命运等几个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