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38篇 |
免费 | 1269篇 |
国内免费 | 3318篇 |
专业分类
144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273篇 |
2022年 | 477篇 |
2021年 | 603篇 |
2020年 | 521篇 |
2019年 | 643篇 |
2018年 | 502篇 |
2017年 | 458篇 |
2016年 | 465篇 |
2015年 | 738篇 |
2014年 | 866篇 |
2013年 | 872篇 |
2012年 | 1118篇 |
2011年 | 1058篇 |
2010年 | 742篇 |
2009年 | 703篇 |
2008年 | 707篇 |
2007年 | 629篇 |
2006年 | 573篇 |
2005年 | 475篇 |
2004年 | 355篇 |
2003年 | 307篇 |
2002年 | 278篇 |
2001年 | 230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141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乳酸菌素片结合标准四联疗法对社区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电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社区PU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四联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菌素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治疗效果、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胃电图(胃肠电节律紊乱、平均频率)、胃肠激素[胃蛋白原Ⅰ(PGⅠ)、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肠道菌群(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水平,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PU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1%)、H.pylori根除率(87.50%)及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电图检测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餐前、餐后平均频率及胃肠电节律紊乱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SS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Ⅰ、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肠道革兰阴性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革兰阳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PU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酸菌素片结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社区PU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调控患者胃肠激素,提高H.pylori根除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皮质酮快速抑制高钾诱导PC12细胞内钙升高的机制。方法:使用荧光影像系统,实时检测细胞内钙变化。结果:①在预处理PC12细胞5min后,皮质酮可呈量-效关系抑制高钾诱导的PC12细胞内钙升高。②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的皮质酮(B-BSA)可模拟皮质酮快速抑制高钾诱导PC12细胞内钙升高的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③糖皮质激素的细胞内受体拮抗剂RU38486对皮质酮快速抑制效应无明显拮抗作用。④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预处理细胞3h后,皮质酮对高钾诱导PC12内钙升高仍有较强抑制作用。结论:①皮质酮的作用点位于细胞膜上。②皮质酮的快速作用不直接依赖细胞内蛋白合成和不依赖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③皮质酮对高钾诱导PC12内钙升高的快速抑制作用属非基因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调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基因的分布以及与耐药谱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9月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76株进行qnr基因检测,并通过DNA直接测序确定;分析qnr基因在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及测序分析,76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有qm基因阳性菌株46株,阳性率为60. 5% ;对阳性菌株进行DNA测序、BLAST比对,其中25株为qnrB基因,17株为qnrS基因阳性,12株基因阳性,未检测到qwC和qnrD基因。在46株qnr基因阳性菌株中有38株为产ESBL菌株,而在qnr阴性菌株中仅有5株ESBL阳性。结论该院ICU分离大肠埃希菌qnr基因携带严重,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多伴随呈现为产ESBL菌株。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组医生施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体重指数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影响,评估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直肠癌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体重指数分为3组,正常体重组:BMI24.0 kg/m2143例、超重组:24.0=BMI 相似文献
997.
998.
Ai‐Rong Qian Li‐Fang Hu Xiang Gao Wei Zhang Sheng‐Meng Di Zong‐Cheng Tian Peng‐Fei Yang Da‐Chuan Yin Yuan‐Yuan Weng Peng Shang 《Bioelectromagnetics》2009,30(7):545-555
The intense inhomogeneous magnetic fields acting on the diamagnetic materials naturally present in cells can generate strong magnetic forces. We have developed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 platform with large gradient high magnetic field (LG‐HMF), which can produce three magnetic force fields of ?1360, 0, and 1312 T2/m, and three corresponding apparent gravity levels, namely 0, 1, and 2‐g for diamagnetic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gnetic force fields on osteoblast‐like cells (MG‐63 and MC3T3‐E1) viability, microtubule actin crosslinking factor 1 (MACF1) express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ytoskeleto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cell viability increased to different degrees after exposure to 0 or 1‐g conditions for 24 h, but it decreased by about 30% under 2‐g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control conditions. An increase in MACF1 expression at the RNA or protein level was observed in osteoblast‐like cells under the magnetic force field of ?1360 T2/m (0‐g) relative to 1312 T2/m (2‐g). Under control conditions, anti‐MACF1 staining was scattered in the cytoplasm and partially colocalized with actin filaments (AFs) or microtubules (MTs) in the majority of osteoblast‐like cells. Under 0‐g conditions, MACF1 labeling was concentrated at perinuclear region and colocalization was not apparent. The patterns of anti‐MACF1 labeling on MTs varied with MTs' changing under LG‐HMF environment. In conclusion, LG‐HMF affects osteoblast‐like cell viability, MACF1 distribution, express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ytoskeleton to some extent. Bioelectromagnetics 30:545–555, 2009.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999.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A、TrkB、TrkC和TrkE在参环毛蚓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亲和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广泛存在分布于哺乳神经组织,研究表明:随着动物进化程度的降低,亚型Trk受体的类型有所减少,在低等动物,关于环节动物(Annelida)Trk受体存在与否,分布如何尚未见报道,以我国环节动物门典型代表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TrkA,TrkB,TrkC和TrkE阳性细胞和纤维的形态与分布,发现Trk存在于参环毛蚓的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组织,各亚型分布有所差异,TrkA阳性 经细胞存在于咽下神经节和肠神经系,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腹神经索和肠神经系,TrkB阳性细胞存在于非神经组织的肠上皮,TrkC阳性神经细胞存在于脑,咽下神经节和肠神经细胞,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围咽神经环,腹神经索和肠神经系,TrkE阳性神经细胞存在于脑,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Trk存在于进化程度较的环节动物,Trk在进化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各亚型Trk受体的不同分布提示不同部位的神经细胞受不同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