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5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3079篇
  920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47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71.
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0多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根据<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全球行动计划>20项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通过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了公众意识;通过国际合作和协作网建设,实现了信息、人员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交流与交换;通过各种国家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了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了植物遗传资源的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为中国乃至世界植物育种和粮食安全发挥了较大作用. (1)对主要粮食和农业植物野生种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编目,建立了116个原生境保护点,包括野生稻、野生大豆、小麦野 生近缘植物、野生蔬菜等,有效遏制了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快速灭绝现象. (2)建成和完善了1座国家长期库、1座国家复份库、10座国家中期库、29座省级中期库、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含2个 试管苗库),另外7个种质圃正在建设中.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长期保存植物遗传资源 397067份. (3)繁殖更新了286604份植物遗传资源,充实了中期库,极大地提高了植物遗传资源分发和供种能力.仅2001-2007年 就向全国2650个单位,提供了13.2万份次植物遗传资源. (4)国家投资1.8亿元人民币,于2003年建成了"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植物遗传资源具有重 大应用前景新基因的基因型鉴定、发掘提供了条件平台. (5)通过植物遗传资源的深入鉴定与评价,创造了一大批优异种质,培育了大量植物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高了植物遗 传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植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利用,通过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同一作物不同品种混合种 植.保护了品种的多样性,减少了病虫杂草危害. (6)通过加强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实现了国内植物遗传资源的共享,扩大了对外交流与交换,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 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减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较大贡献. 尽管中国在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 际组织的合作,获得国外植物遗传资源和相关技术;继续进行植物遗传资源,特别是野生植物遗传资源、边远地区古老农家品 种的调查及考察与收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本国植物遗传资源的全面保护;系统深入地鉴定评 价已保存的植物遗传资源,提供育种家利用,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实现更加充分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进一步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2.
DNA barcoding is a method of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using DNA sequence data. A tiered or multilocus method has been recommended for barcoding plant species. In this study, we sampled 196 individuals representing 9 genera and 54 species of Juglandaceae to investigate the utility of the four potential barcoding loci (rbcL, matK, trnH-psbA,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all four DNA regions are easy to amplify and sequence. In the four tested DNA regions, ITS has the most variable information, and rbcL has the least. At generic level, seven of nine genera can be efficiently identified by matK. At species level, ITS has higher interspecific p-distance than the trnH-psbA region. Difficult to align in the whole family, ITS showed heterogeneous variability among different genera. Except for the monotypic genera (Cyclocarya, Annamocarya, Platycarya), ITS appeared to have limited power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within the Carya and Engelhardia complex, and have no power for Juglans or Pterocarya. Overall, our results confirmed that a multilocus tiered method for plant barcoding was applicable and practicable. With higher priority, matK is proposed as the first-tier DNA region for genus discrimination, and the second locus at species level should have enough stable variable characters.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6例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与治疗方法。结果:6例临床表现无特殊,4例经MRI+MRV确诊,3例DSA检查确诊,1例介入治疗,4例抗凝治疗,2例保守,无死亡患者。结论: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遇到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的青中年人,应高度怀疑CVT。早期应用抗凝、溶栓等治疗方法,对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ID1对大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C6细胞为研究对象,ID1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C6细胞,westernblot检测C6细胞中ID1、P-NF-КBp65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MMP-9的含量,Transwell小室观察成的转移侵袭能力。结果:干扰ID1后能显著降低C6细胞中P-NF-КBp65蛋白、细胞培养上清中MMP-9的含量(P<0.01),降低C6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P<0.01)。结论:干扰ID1能抑制C6细胞的转移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6细胞中P-NF-КBp65蛋白、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5.
杨敏  范茂丹  周磊  孙国栋  陆鸣 《生物磁学》2011,(12):2347-2349
目的:探讨跟骨强度指数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1024例体检人员。(1)通过Achilles定量超声(QUS)系统测量左跟骨强度指数;(2)使用RGC-120型体重秤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3)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体检人员年龄、膳食、运动、吸烟、饮酒等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4)将各影响因素与跟骨强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跟骨强度指数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饮用牛奶年数、运动年数呈正相关(;2)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跟骨强度指数仅与体重指数、运动年数具有显著的回归效果。结论:体重指数与运动年数是跟骨强度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马占相思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马玲  赵平  饶兴权  蔡锡安  曾小平  陆平 《生态学报》2005,25(9):2145-2151
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先锋树种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对其周围环境因子如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总辐射进行同步观测。通过分析发现马占相思边材厚度与胸径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马占相思树干液流密度最大值与边材面积具显著相关关系;马占相思树干东、南、西、北4个方位测得的液流密度具显著差异,且各方位相互之间均有显著相关关系;马占相思树干液流每天到达峰值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水蒸气压亏缺到达峰值存在一定的时滞,这两个时滞与树高无关,个体间时滞差异在湿季较小,干季较大;干湿季液流平均值和最大值具显著差异,湿季蒸腾水量大于相同时间内干季蒸腾水量;液流的变化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水蒸气压亏缺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显著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排序为: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水蒸气压亏缺>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77.
为建立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CD81和浸入诱导蛋白L(Sip—L)等多个HCV感染相关分子共表达的转基因小鼠,首先分别构建了白蛋白启动子调控的人LDLR、CD81和Sip-L基因的小鼠肝脏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将3种质粒同时采用水动力转染技术导入小鼠体内,FI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转入体内基因的表达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转染8h后即可检测到3种基因在体内转录,人LDLR和CD81在转染1~4d后可在50%-90%的肝细胞中高效表达,7d后检测不到目的基因表达。为了进一步延长转染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时间,又分别构建了人LDLR、CD81和Sip—L的染色体整合型表达载体,将它们与噬菌体ФC31的整合酶表达载体同时水动力转染小鼠,3种基因在体内表达时间可持续到转染后25d。以上结果表明建立了多个HCV感染相关分子共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为确定这些分子能否使小鼠感染HC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近些年来,甜菜夜蛾在我国淮河以南地区蔬菜等作物上频繁发生,已成为一种灾害性害虫.由于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对化学农药残留要求高,因此生物防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综述了甜菜夜蛾生物防治进展以及对生物防治的展望.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Δ5-3β,7β-二羟基甾醇(1~3)和Δ5-3β,7α-二羟基甾醇(4~6)的一些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了比较。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明显的抑制活性,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α-二醇(6)的IC50值为9.5μM。通过活性数据比较我们发现7α-羟基甾醇对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明显比相应的7β-羟基甾醇高。我们通过计算7位羟基和四环平面之间的二面角角度来尝试解释这些活性差别。  相似文献   
80.
奶牛和肉牛6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贾名威  杨利国  管峰  陆汉希  金穗华 《遗传》2004,26(3):309-314
利用PCR技术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检测奶牛和肉牛BM2113、BM1862、BMc701、BM2934、TGLA122、BM720等6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并计算该6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P_i)、个体鉴别力(DP)、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非父排除概率(PE)。结果显示:6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奶牛中6个STR基因座中BM2113基因座的DP、H和PIC最高,TGLA122基因座的PE最高。6个STR基因座的累积个体鉴别力(CDP)为0.99997,累积非父排除能力(CPE)为0.98827。肉牛中6个STR基因座中BM1862基因座的DP、H、PIC、PE都是最高,6个STR基因座的累积个体鉴别力(CDP)为0.99999,累积非父排除能力(CPE)为0.99578。结果表明,6个STR基因座可用于牛的遗传连锁分析、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