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1. Bees are ecologically important pollinators that are threatened by disease, habitat degradation, and habitat loss. Bee species that share ecological traits (e.g. body size, diet breadth, and sociality) may often respond similarly to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xtent to which closely related, ecologically similar species exhibit divergent responses to the same forms of disturbance. 2.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ponses of bumble bees (Apidae: genus Bombus) to urbanization are examined by combining field surveys with the quantification of local‐ and landscape‐level variables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During the spring and summer of 2012 and 2013, 57, bumble bees were surveyed in 1‐ha plots in San Diego County, California that spanned a gradient of urbanisation. Species‐level, occurrence (presence/absence) data and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then used to identify determinants of Bombus occurrence across this landscape. 3. Approximately 1000 Bombus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three species were observed: B. californicus Smith, B. melanopygus Cresson, and B. vosnesenskii Radoszkowski. The occurrence of all Bombus species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impermeable surface cover within study plots, but species responded uniquely to other plot‐scale variables and exhibited distinctive patterns of scale‐dependency with respect to impermeable surface cover surrounding plots. 4. Urbanisation negatively affected all three focal bumble bee species in this study. Species‐specific responses to plot‐scale and landscape‐scale variables presumably reflect interspecific trait differences (e.g. body size, tongue length, and foraging behaviour). Unique responses to urbanisation caution against pooling species into functional groups based merely on taxonomic relationships or perceived ecological similarities.  相似文献   
52.
20 ℃下贮藏果实的脂氧合酶(LOX) 活性随着后熟进程持续上升,其活性与果实硬度的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组分比例变化较大,而棕榈酸和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的组分比例变化很小;0 ℃贮藏果实中的LOX 活性被强烈抑制,果实后熟软化进程被明显延缓,5 种脂肪酸组分比例变化均较平稳;外源乙烯处理显著促进了LOX 活性的增加,加速了果实后熟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53.
乙酰胆碱酯酶在蚕豆保卫细胞中集中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负责把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酸以起到终止信号的作用。蚕豆(ViciafabaL.)保卫细胞原生质体表面具有特异的水解乙酰胆碱的酯酶,光可以激活该酶的活性。组织学定位的结果显示,酶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气孔保卫细胞内壁和腹壁的外侧及内壁和腹壁中,表明一种类似于动物突触传递的机制可能存在于气孔保卫细胞和周围细胞之间,即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由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以终止其作用;此外开放的气孔周围具有更高的酶活性,说明乙酰胆碱酯酶可通过水解气孔周围的乙酰胆碱而调控气孔运动  相似文献   
54.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托黄潮土35 年长期定位试验,以2种土壤物理肥力指标、8种土壤化学肥力指标和5种土壤生物肥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将各主成分得分系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指标影响显著.施用有机肥处理(M、MN、MNP、MNPK)与NPK处理相比,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而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微生物生物量和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原15个土壤指标降维,提取出2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85.5%,且无原变量丢失.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在第1主成分上有较高因子负荷,全钾和pH在第2主成分上有较高因子负荷;以2个主成分得分为新指标进行聚类,得到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的培肥效果排序为MNPK>MNP>M、MN>NPK>N、NP>CK.可见施用有机肥对黄潮土培肥效果更显著,以有机肥配施氮磷钾化肥方式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5.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高浓度镉(0.1 mmol·L-1 Cd2+)、锌(0.15 mmol·L-1 Zn2+)及其复合作用(0.1 mmol·L-1 Cd2++0.15 mmol·L-1Zn2+)对烟草种子的萌发率、幼苗叶片活性氧(ROS)水平、抗氧化物浓度、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因子条件下,与对照相比,高浓度镉、锌处理烟草种子萌发率降低;叶片超氧自由基(O2 )产生速率与过氧化氢(H2O2)含量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化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升高;谷胱甘肽(GSH)含量及其与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GSH/GSSG)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与镉、锌单因子处理相比,镉、锌复合处理的烟草种子萌发率显著升高;O2 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降低;CAT、APX、MDAR活性在处理末期升高.镉、锌胁迫对烟草可造成生理水平上的损伤,且毒性效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镉、锌复合作用可缓解镉、锌单因子胁迫对烟草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进行了为期56d的养殖试验, 探索玉米蛋白粉替代大黄鱼幼鱼饲料鱼粉的适当比例。以初始体重为(10.49±0.03) g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 用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含40%鱼粉)0、15%、30%、45%、60%和75%的鱼粉来配制6种等氮(粗蛋白含量45%)等脂(粗脂肪含量10%)的实验饲料, 分别标记为C0、C15、C30、C45、C60、C75组。除C0以外的替代组分别添加了适量的晶体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结果表明, 玉米蛋白粉替代水平对大黄鱼幼鱼存活率、试验鱼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45和C60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0组(P<0.05), 肌肉粗脂肪含量C45组显著高于C0、C15和C75组 (P<0.05), C45、C60和C75组肌肉水分显著低于C0组(P<0.05), 全鱼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灰分含量有上升趋势, C75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替代组的血清白蛋白、白球比、谷草转氨酶、葡萄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 总胆固醇有降低的趋势, 除C15组与C0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 4组均显著低于CO组(P<0.05); 实验探讨替代后对鱼的影响, C75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C0组(P<0.05); C75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C0(P<0.05)。各处理组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但替代组总抗氧化能力含量均高于C0; 丙二醛在C75组显著高于C0组(P<0.05)。通过肝组织学观察表明, 当替代比例高于45%时, 呈现肝细胞核偏位、胞浆内脂肪滴较多、细胞透明空泡化等症状。综上所述, 在实验条件下, 研究认为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黄鱼幼鱼的适宜添加量为45%。  相似文献   
57.
δ差异显示筛选武定乌骨鸡"乌色"性状相关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色”是乌骨鸡的一个主要性状,乌骨鸡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关键在于乌骨鸡的“乌色”性状。为筛选与乌骨鸡“乌色”性状可能相关的基因,应用δ差异显示方法,系统比较全同胞武定乌骨鸡与非乌骨鸡的基因表达情况,回收、再扩增与纯化差异片段,并通过Northern blot验证、克隆和测序后,获得29个ES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有8个ESTs分别与鸡已知基因骨骼肌-β原肌球蛋白基因(A17)、贲门肌球蛋白碱轻链基因(B57)、插入激活ras致癌基因(A36)、fra-2致癌基因(B36)、16S rRNA基因(A35)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D36、C39和D9)同源,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100%、98%、98%、98%、99%、99%和97%。5个ESTs分别与其他生物已知基因同源,它们是人TTN基因转录本变异novex-2(B53)、人磷酸葡糖变位酶5基因(B109)、人信号识别物54kD基因(B20)、人与鼠核糖核酸酶/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基因(C26、D31),差异片段与它们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2%、82%、87%、99%和99%,这些基因在鸡中还没被克隆。13个ESTs属于新基因片段,其中9个与数据库中ESTs序列相似性较高,4个属于全新基因片段,在数据库中没有与它们序列相似性较高的ESTs。选择16条差异片段,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12个随机采集的武定乌骨鸡或非乌骨鸡样本,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个新基因(A7)片段、2个已知基因(插入激活ras致癌基因A36、信号识别物54kD基因B20)片段具有乌骨鸡或非乌骨鸡表达特异性,从而初步确定它们与武定乌骨鸡“乌色”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58.
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黄姑鱼生长及其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俗称黑毛,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分布于中国东海及日本南部海域[1,2].其营养丰富、生长快、病害少、易于养殖,是东海区海水养殖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59.
LRP16基因启动子克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克隆LRP16基因启动子分子,并对启动子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启动子区调控元件,为深入研究LRP16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在NCBI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截取并下载LRP16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2.7kb的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从健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利用Genomatix程序对5′侧翼区近1000bp进行启动子特征分析,获得了与GenBank序列一致,长度为2.7kb的LRP16基因启动子DNA序列,该序列具有典型的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特征及多个核受体结合位点,如α视黄酸受体及RAR相关孤生受体。  相似文献   
60.
Ca2+参与水杨酸诱导蚕豆气孔运动时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一定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可以诱导蚕豆(Vicia faba L.)气孔关闭,阻止气孔张开。以Fluo-3—AM作为Ca^2 的荧光探针,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对水杨酸调控气孔运动中保卫细胞胞质Ca^2 的变化趋势及Ca^2 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可引起胞质Ca^2 增加,这种变化发生在气孔开度改变之前。Ca^2 螯合剂BAPTA(1,2-bis(2-amino phenox-y)ethane-N,N,N′,N′-tetraacetic acid,1mmol/L)几乎可以完全抑制水杨酸诱导气孔开度减小的作用;胞外Ca^2 螯合剂EGTA(2mmol/L)、质膜Ca^2 通道抑制剂尼群地平(nifedipine,NIF,1μmol/L)和LaCl3(1mmol/L)可不同程度地减弱水杨酸诱导气孔关闭的效应。BAPTA(1mmol/L)预处理后,水杨酸不再引起胞质Ca^2 含量改变;尼群地平能够降低水杨酸引起的胞质Ca^2 增加的幅度。说明Ca^2 可能参与水杨酸诱导气孔运动的信号转导。水杨酸引起胞内升高的Ca^2 可能既来自胞外又来自胞内,胞内Ca^2 库可能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