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73篇 |
免费 | 3458篇 |
国内免费 | 14986篇 |
专业分类
409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8篇 |
2023年 | 955篇 |
2022年 | 1434篇 |
2021年 | 1433篇 |
2020年 | 1494篇 |
2019年 | 1656篇 |
2018年 | 1082篇 |
2017年 | 1133篇 |
2016年 | 1075篇 |
2015年 | 1467篇 |
2014年 | 2115篇 |
2013年 | 1786篇 |
2012年 | 2538篇 |
2011年 | 2574篇 |
2010年 | 2107篇 |
2009年 | 2222篇 |
2008年 | 2428篇 |
2007年 | 2239篇 |
2006年 | 2045篇 |
2005年 | 1674篇 |
2004年 | 1352篇 |
2003年 | 1072篇 |
2002年 | 958篇 |
2001年 | 869篇 |
2000年 | 824篇 |
1999年 | 525篇 |
1998年 | 269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52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4篇 |
1964年 | 13篇 |
1963年 | 12篇 |
1957年 | 14篇 |
1953年 | 13篇 |
1950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制备抗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 IFITM1)的单克隆抗体,为检测IFITM1
及进一步研究其在结肠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以RT-PCR扩
增得到IFITM1 cDNA 序列,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克隆入pGEX-4T-3 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得IFITM1-GST;以该融合蛋
白免疫BALB/c 小鼠,淋巴细胞杂交瘤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制备的抗体检测结肠癌
患者结肠癌组织中的IFITM1。结果:成功构建了IFITM1 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IFITM1-GST 重组蛋白;制备得到了1 株抗
IFITM1 单克隆抗体,腹水ELISA 效价为1:30000,抗体亚类为IgG1,可用于ELISA、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患
者结肠癌组织中的IFITM1。结论:获得了1 株可用于ELISA、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的抗IFITM1 单克隆抗体2F-1,为进
一步研究IFITM1在结肠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3.
岩亮洞是广西扶绥地区最近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巨猿化石点,经过初步发掘,采集到了丰富的巨猿材料及大量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犀类化石居多,包括146颗完整的牙齿及十多件头后骨骼化石,从形态特征判断,这些犀类化石应属于独角犀的一新种Rhinoceros fusuiensis。岩亮洞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以种群丰度最大而不同于其他已知东亚地区的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类材料。本文从犀类牙齿的主尖釉质层、齿质暴露程度、咀嚼面的磨蚀程度等方面对岩亮洞独角犀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死亡群中至少有4头幼年个体、5头青年个体、5头成年个体和1头老年个体。依据牙齿磨蚀程度和牙齿萌出顺序对年龄结构的分析及统计显示,其中青年个体和成年个体最多,幼年个体次之,老年个体最少,其死亡的原因不是通常意义上磨耗型死亡,突发性的灾害可能是造成这种死亡年龄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is补充生殖蚁对巢群稳定和发展的作用。【方法】对野外巢群进行调查研究, 及对婚飞成虫通过雌雄配对与补充生殖蚁隔离巢群进行人工饲养的对比研究。【结果】在野外巢群只发现1对原始蚁王蚁后, 而补充生殖蚁的数量最多可达到689头/巢。圆唇散白蚁有3种类型的补充生殖蚁, 即由工蚁转化来的无翅型补充生殖蚁、若蚁转化来的翅芽型补充生殖蚁和末龄若蚁羽化来的拟成虫型补充生殖蚁。实验室条件下婚飞配对群体和隔离群体建群1个月后的存活率分别为64%和96%。建巢初期婚飞配对群体的子代数目增长缓慢, 2个月时的群体数量为6.3±1.54, 10个月时的群体数量也仅为8.4±1.47; 而隔离建群补充生殖蚁2个月时的群体数量为52.4±6.44, 10个月时的群体数量为164.3±20.85, 都高于婚飞配对群体。 此外, 野外巢群的补充蚁后跟原始蚁后一样都具有发达的卵巢。【结论】在圆唇散白蚁中补充生殖蚁是白蚁巢群主要的繁殖力量, 也是建立新巢群的重要繁殖品级。 相似文献
75.
谷子种质资源抗黑穗病鉴定与过氧化物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国2050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对不同抗、感黑穗病的谷子种质资源进行了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谷子不同种质资源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谷子种质资源对黑穗病的抗性比较稳定。谷子感染黑穗病后,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6.
南京汤山驼子洞洞穴堆积中鬣狗粪化石含有相对丰富的孢粉,推测草食性哺乳动物食用带有孢粉的植物后,经鬣狗的猎杀、摄食、消化和排泄,孢粉较好地保存在鬣狗粪中,形成粪化石,成为洞穴地层的组成部分。虽然鬣狗粪化石中的孢粉含量不及湖沼相地层中丰富,但有几种植物的花粉保存较好且相对集中,如Pinus,Tsuga,Quercus,Carpinus,Artemisia,Cyperaceae,Polygonum,Polypodiaceae出现的频率较高。孢粉组合揭示早更新世南京地区植被主要是草原或森林-草地,气候凉干或半干旱半湿润,可以和地层中脊椎动物群反映的自然环境相互印证。在研究洞穴古环境的代用指标中,堆积物中的鬣狗粪化石中包含的孢粉是比较好的研究对象,对环境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7.
有害疣孢霉Hypomyces perniciosus是引起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湿泡病的病原真菌,目前其致病分子机理尚不清楚,而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和突变体库构建是挖掘和研究病原菌致病基因的基础和有效手段。因此,本实验以高致病力的有害疣孢霉菌株WH001为研究对象,采用冻融法将双元载体pBHt1转入农杆菌AGL-1中,建立并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利用其构建T-DNA插入突变体库。结果表明有害疣孢霉菌株WH001的潮霉素(Hygromycin,Hyg)耐受浓度为250ng/L,当农杆菌侵染液浓度OD600=1,侵染时间为30min,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浓度为1.5mg/mL,共培养时间为3d时,转化体系效率最高。然后利用该优化体系构建有害疣孢霉的突变体库,通过PCR检测和形态学鉴定获得若干表型发生改变、稳定遗传的T-DNA插入突变体,与原菌种WH001相比,突变体在菌丝形态、生长速率、色素分泌和致病力等方面发生改变。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有害疣孢霉未知基因功能、解析生物学性状、探讨致病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基于信息熵的我国日降水量随机性和时空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日降水过程呈现明显的随机性与时空差异性,如何准确认识其时空变化规律对洪涝灾害防治等实际工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61—2013年全国520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数据,选用信息熵指标研究我国日降水量的随机性.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我国东南地区日降水量的随机性大于西北地区,且不同等级日降水量随机性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小雨(降雨量0.1~10 mm,P_0)等级日降水量随机性较大,差异不明显,中雨(10~25 mm,P10)、大雨(25~50 mm,P25)等级日降水量随机性最大,差异明显,暴雨及以上(≥50 mm,P50)等级日降水量随机性最小,差异最明显.整体上,日降水的信息熵值呈上升趋势,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日降水量的随机性增大,尤其表现为极端暴雨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大.日降水信息熵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很好地综合反映我国日降水量随机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为洪涝灾害防治、农业规划布局、生态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应用多光子激发激光扫描显微镜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孵育的大鼠粘膜型肥大细胞进行自发荧光成像,首次观察到了活细胞内5-HT相关的可见荧光,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现了对活细胞内5-HT空间分布的高分辨成像,为研究活组织或细胞内5-HT的空间分布和含量与细胞功能状态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0.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文字信息数字化规范阶段; 2004年以后的标本批量数字化与信息网络共享快速发展阶段; 2018年后的标本数字化信息维护与优化阶段。这一过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此外,近年来开始了发掘和利用江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工作,包括建设江苏省级数字植物标本馆、开发江苏省维管植物标本时空分布可视化系统、开展标本采集-入库过程数字化等。今后,将不断深化标本数字化的工作,以期形成有NAS特色的数字化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