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0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267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71.
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治疗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对照组采用综合保肝疗法,疗程均为3 个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胸腺肽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HBV—M) 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2.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竹类资源较为丰富,共有8属30种5变种2栽培类型,其中有许多经济竹类。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73.
墨兰的无菌播种结果发现,在不添加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种子可以发芽,但只有原球茎和根状茎产生;不可能进一步分化成苗,只有在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MS或KnudsonC培养基上,才有可能诱导芽的分化,其中以附加6-BA 0.5-1.0mg/L+NAA 0.1mg/L诱导效果最佳,在附加6-BA 2.0mg/L+NAA 0.4mg/L的MS培养基中,能加速芽的增殖,根状茎转入含有相同激素成分的液体增殖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可大大提高芽的分化速率。添加0.5%活性炭对芽的分化有明显增效作用。在附加NAA 0.2mg/L的MS培养基中;幼苗的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74.
仙人掌科的主要果类植物有5属18个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以红龙果为代表的柱形仙人掌果的繁殖、栽培与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975.
将台湾冬瓜的种子接种于pH值为7.2的1/2MS培养基上预培养,5d左右种子即可萌发,萌发率为100%,幼苗生长正常。切取预培养15-20d的无菌幼苗的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MS 1mg/LNAA 4mg/L6-BA培养基上,10d左右在茎尖和茎段(带腋芽)切口处长出愈伤组织,30d左右在愈伤组织处分化出丛生芽,丛生芽的诱导频率接近95%,繁殖系数25.6。将小芽切下转入不加任何生长调节剂MS培养基上,培养几天后芽逐渐长大,并在芽的基部长出白色根系。选取生长健壮的试管苗经过炼苗后移栽到大田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76.
林平 《昆虫分类学报》1999,21(3):157-176
记述采自云南省的丽金龟科异丽金龟属的17个新种。  相似文献   
977.
运用阿新兰(AB,pH 2.6)和过碘酸雪夫氏(PAS)反应染色方法,对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和日本海马(H.japonicus)鳃组织与消化道中的黏液细胞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染色结果显示:两种海马的鳃组织和消化道中均含有黏液细胞,日本海马的鳃组织中含有Ⅰ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三斑海马的鳃组织中含有Ⅰ型、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两种海马消化道各部位的黏液细胞类型和数量有明显差异:日本海马的食道中Ⅰ型细胞最多,而三斑海马的食道中Ⅳ型细胞最多;日本海马的前肠中只含有Ⅰ型细胞,而三斑海马的前肠中含有Ⅰ型、Ⅲ型和Ⅳ型细胞,其中Ⅰ型细胞含量最多;日本海马的中肠中含有Ⅰ型、Ⅲ型和Ⅳ型细胞,其中Ⅲ型细胞含量最多,而三斑海马中肠中只含有Ⅰ型细胞;日本海马与三斑海马的后肠中都分布有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细胞,两者不同的是,日本海马的后肠中Ⅲ型细胞含量最多,三斑海马的后肠中Ⅳ型细胞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978.
部分双壳贝类的线粒体遗传方式不同于标准的母系遗传(SMI),被称为双单性遗传现象(DUI)。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是淡水双壳贝类,是否存在双单性遗传现象?本文采用普通PCR扩增、SHOT-GUN测序及软件拼接获得了雄性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以下简称Hs-mtDNA)全序列,并与本实验室已报道的雌性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雄性和雌性Hs-mtDNA全长分别为15961 bp和15939 bp,雄性比雌性长22 bp,雌雄线粒体基因组成与排列顺序一致。各蛋白编码基因的碱基数目均一致,碱基转换率为1.01%~7.34%,颠换率为0.00%~0.62%,氨基酸差异率为0.00%~9.35%;其中,COX1基因变异率为2.72%;COX2基因碱基变异率最高,达7.50%,雄性COX2的3'末端没有出现编码延伸区。雄性12S rRNA基因发生5 bp的碱基转换,差异率为0.6%;16S rRNA基因比雌性长9 bp,碱基差异率仅为1.2%。雌雄tRNA-His均位于H链上,介于COX2与ND3之间,没有出现位置的差异性。雌雄Hs-mtDNA的非编码区共有28个1~393 bp的片段,但未见控制区。在tRNA-Glu与tRNA-Tyr间有一段长393 bp的非编码区存在蛋白质翻译功能,但非雄性特异性蛋白。以COX1基因建立系统进化树,池蝶蚌和三角帆蚌(H.cumingii)聚在一起,而含有双单性遗传现象的无齿蚌属的Pyganodon grandis、小方蚌亚科的Venustaconcha ellipsiformis及小方形蚌属的Quadrula quadrula三者雄性聚为一支,雌性聚为一支。因此,雌雄池蝶蚌线粒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差异要比其他具有双单性遗传现象的淡水双壳类小得多,且池蝶蚌线粒体遗传可能不存在双单性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979.
记述采自浙江、江苏、福建和贵州的长尾小蜂属Torymus Dalman 2新种:浙江长尾小蜂Torymus zhejiangensis,sp.nov.和斑翅长尾小蜂Torymus maculatu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应用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980.
肿瘤抑素抗肿瘤相关肽的克隆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得到肿瘤抑素中具有直接抗肿瘤活性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人工合成肿瘤抑素中185~2 0 3位氨基酸(19肽)所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将其连接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TYB2中,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 2 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几丁质亲和层析、二硫苏糖醇(DTT)的柱内还原,直接获得可溶性19肽.利用MTT法,细胞生长曲线,小鼠H2 2腹水型转移型肝癌实体瘤模型抑瘤实验并结合组织病理学切片,研究19肽的生物学活性.获得的19肽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人SMMC 772 1肝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小鼠H2 2腹水型肝癌抑瘤率达4 8 4 6 % .病理学切片显示,19肽可促使小鼠肿瘤组织坏死,血管数量减少.19肽具有较强的直接抗肿瘤活性,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有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