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3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275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FC)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清脑肠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80例FC患儿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体检中心检查的无胃肠道疾病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研究组患儿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度组(52例)和重度组(28例)。比较各组儿童肠道菌群数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及血清脑肠肽指标[一氧化氮(NO)、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8.16±0.89)lg CFU/g]和乳杆菌数量[(7.92±0.83)lg CFU/g]明显少于健康组[(8.94±0.97)lg CFU/g、(8.63±0.91)lg CFU/g],而大肠埃希菌数量[(8.12±0.81)lg CFU/g]明显多于健康组[(7.30±0.72)lg 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35、2.44,P0.05)。重度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明显少于轻中度组,而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多于轻中度组(t=2.36、2.34、2.29,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NO和VIP水平[(50.12±8.25)μmol/L、(29.17±5.12)pg/mL]明显高于健康组[(34.46±6.13)μmol/L、(20.43±4.79)pg/mL],SP水平[(5.21±0.82)ng/mL]明显低于健康组[(7.57±1.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2.54、2.47,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NO和VIP水平高于轻中度组,SP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组(t=2.31、2.41、2.23,P0.05)。结论 FC患儿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脑肠肽分泌异常,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肠道菌群失调及脑肠肽分泌异常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新生期应用罗伊乳杆菌DSM 17938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4只自然分娩出生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每组12只),益生菌组大鼠在生后2 d(PND2)开始予罗伊乳杆菌DSM 17938[1×10~6 CFU/(g·bw),1次/d]灌胃,至出生后第6天(PND6),对照组同期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PND7及PND42时,两组分别处死6只SD大鼠,留取空肠、结肠黏膜及其肠内容物标本,采用16S rDNA V4区二代测序法检测空肠、结肠菌群构成;采用Image Pro Plus 6.0测量空肠、结肠绒毛长度及隐窝深度。结果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10、0.856,均P0.05),PND42时两组大鼠空肠、结肠黏膜绒毛长度及隐窝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96、0.115、1.122和0.715,均P0.05),两组大鼠空肠和结肠菌群的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差异在PND7及PND42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间的肠道菌群LEfSe分析显示PND7及PND42时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无差异。结论自然分娩出生的健康SD大鼠生命早期添加罗伊乳杆菌DSM 17938不影响生命早期、远期肠道菌群的总体组成及远期肠道上皮组织结构的发育。  相似文献   
83.
The geographic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China has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tial adaptation of the eastern honeybee, Apis cerana, to these varied habitats. A. cerana were collected from 14 locations in China. Their genomes were sequenced, and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were identified at more than 9 million sites. Both STRUCTURE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laced the bees into seven groups. Phylogenomic analysis groups the honeybees into many of the same clusters with high bootstrap values (91%–100%). Populations from Tibet and South Yunnan are sister taxa and together represent the earliest diverging lineag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that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A. cerana in China was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and expanded from there into the southeastern regions and into the northeastern mountain regions. The Cold‐Temperate West Sichuan Plateau and Tropical Diannan populations were compared to identify genes under adaptive selection in these two habitats.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ing genes under selection, including the Hippo signaling pathway, GABAergic pathway, and trehalose‐phosphate synthase, indicates that most genes under selection pressure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energy metabolism. qRT‐PCR analysis reveals that one gene under selection, the AcVIAAT gene, involved in the GABAergic pathway, is responding to cold temperature stress. Through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we show that the AcVIAAT gene is able to replace the CNAG_01904 gene in the fungus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nd that it makes the fungus less sensitive to conditions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Our results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A. cerana in China and the molecular basis of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相似文献   
84.
人乳头瘤病毒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HPV6)是引起生殖器疣与复发性喉乳头瘤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明确2019年济南市1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本研究提取其尖锐湿疣组织标本总DNA,分两段进行HPV6全基因组PCR扩增和步移法Sanger测序,将拼接后的序列与全球36条不同来源的HPV6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1013/19/JN/CHN/HPV6株(以下简称1013/HPV6)基因组全长8031bp,属于变异谱系B1,与全球不同地区HPV6分离株序列的同源性为98.4%~99.9%.1013/HPV6株与B1亚谱系参考株AF092932全基因组序列相比具有19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分布在7个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s,ORFs)和非编码区内.本研究首次分析了分离自中国大陆的HPV6全基因序列特征,研究结果为HPV分子进化的进一步研究和分型诊断试剂的优化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85.
林名瑞  陈怀宇  文丹  姚洁  李玮 《蛇志》2021,(1):23-27
目的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检测脓毒症小鼠24 h脾组织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并从非编码基因层面分析脓毒症脾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脓毒症组,每组15只。脓毒症组采用LPS 10 mg/kg腹腔注射进行建模,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两组术毕均行肌肉注射平衡液5 ml/kg,并于术后24 h各组随机取5只小鼠的脾组织提取RNA,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进行miRNA检测,然后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脓毒症小鼠脾组织的miRNA表达差异及靶基因预测。结果小鼠建模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小鼠脾脏组织已知及未知miRNA表达上调数分别为39个、3个,下调数分别为16个、3个。其中已知miRNA表达上、下调倍数最大的前5个基因分别为Rno-miR-217-5p,rno-mir-216a-5p,rnomiR-216b-5p,rno-miR-375-3p,rno-mir-216b-3p。下调倍数前5的miRNA:Rno-miR-138-5p,rno-miR-451a-3p,rno-miR-138-1-3p,rno-miR-202-5p,rno-miR-592。结论LPS诱导脓毒症小鼠可出现miRNA表达量的改变,其上、下调倍数最显著的miRNA可能对预测LPS诱导的脓毒症脾功能损伤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深入了解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与草畜平衡状态的变化,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产品,基于VIP生态水文过程模型,模拟分析了青藏高原2000—2018年间草地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并结合同期农牧业统计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县域尺度草畜平衡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草地多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NPP)为158.4 g C·m-2·a-1;近20年来草地生产力上升趋势明显,显著上升面积的比例为44.7%。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加、草本植物生长期延长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是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草场产量估算的青藏高原平均理论载畜量为1.17 SU·hm-2,年增长率为0.011 SU·hm-2。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草地超载情况总体趋于好转,严重超载县的面积比例已降至20%以下,其中超载程度较严重的地区,畜牧业的维持和发展主要依靠作物秸秆补饲。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不断增大的建筑存量、建筑运行能耗及相应的碳排放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节能降耗,有必要对建筑能耗碳排放的驱动机理进行深入探究。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建筑运行能耗碳排放的影响要素和驱动机理进行了分析论证,但仍缺乏系统综述从而难以为建筑节能降耗提供全面指导。本文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驱动建筑能耗碳排放的复合机理进行综合论述;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建筑体特征、区域气候/微气候等视角,整合并剖析了不同单源要素的建筑能耗碳排放驱动机理;最后,总结了当前城市建筑能耗驱动机理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对建筑能耗碳排放驱动机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低碳城市建设亦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在递增负荷运动期间饮用100%枸杞汁对男大学生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PG)和血糖(Glu)变化,探讨100%枸杞汁在递增负荷运动期间对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应激和血糖调节的作用。方法: 将28名健康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16人)和实验组(E组,12人),所有受试者进行为期32 d、4个阶段的递增负荷运动,运动期间E组每人每天睡前饮用100 ml 100%枸杞汁。在实验前和每阶段结束后次日晨采用血糖仪测试受试者Glu及ELISA法测试血清ACTH、C、INS、PG。结果: ①与运动前相比,递增负荷运动期间两组受试者血清ACTH浓度均在第1、2阶段下降后,第3、4阶段持续升高(P<0.01),且E组稍高于C组;②递增负荷运动期间受试者血清C呈持续下降趋势,E组第4阶段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递增负荷运动期间受试者血清INS水平先上升再下降,第4阶段末C组的浓度下降明显(P<0.05);④实验末期E组血清PG显著降低(P<0.05);⑤实验后期受试者Glu浓度下降,C组的Glu浓度下降趋势明显(P<0.05)。结论: 100%枸杞汁可改善递增负荷期间机体HPA轴功能,提高机体对大负荷的应激能力,并调节机体血糖平衡。  相似文献   
89.
组蛋白去乙酰化是植物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染色体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深入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istone deacetylase 1,HDT1)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该研究结合龙眼基因组数据,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龙眼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DlHDT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观察,同时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DlHDT1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FPKM值,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PEG6000和NaCl处理下DlHDT1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DlHDT1基因CDS序列全长918 bp,编码305个氨基酸,该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共含43个磷酸化位点,相对分子量为32 585.54 Da,等电点为4.65;进化树分析显示龙眼DlHDT1与漾濞槭亲缘关系最近(78.76%)。(2)亚细胞定位显示,DlHDT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DlHDT1基因含有大量光响应元件和脱落酸、茉莉酸甲酯等激素及逆境胁迫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显示,DlHDT1在龙眼体胚发生不同时期均有表达,在胚性愈伤组织(EC)阶段表达最低,在球形胚(GE)阶段表达最高。(3)qRT-PCR显示,在PEG6000和NaCl处理下DlHDT1基因,呈下调表达趋势,推测DlHDT1可能参与调控龙眼对干旱及盐胁迫的响应,并存在负调控关系。研究认为,DlHDT1为核定位基因,可能参与龙眼体胚形态建成并在龙眼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激活与创伤、缺血再灌注等病理刺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能够促进神经元凋亡、激活ERS,但ERS在JEV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了研究ERS在JEV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以神经细胞株SH-SY5Y为对象,感染JEV并加用ERS激动剂、ERS抑制剂或转染阴性对照(NC) siRNA、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siRNA,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ERS蛋白PERK、肌醇必需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6(ATF6)及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显示:JEV组SH-SY5Y细胞的凋亡率及PERK、CHOP、Caspase-12、Bax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存活率低于对照组(P<0.05),IRE1α、ATF6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JEV组比较,激动剂组SH-SY5Y细胞的凋亡率及PERK、CHOP、Caspase-12、Bax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抑制剂组SH-SY5Y细胞的凋亡率及PERK、CHOP、Caspase-12、Bax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与si-NC+JEV组比较,si-PERK+JEV组SH-SY5Y细胞的凋亡率及PERK、CHOP、Caspase-12、Bax的表达水平P显著降低,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ERS的PERK通路激活与JEV诱导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