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2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279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主要探讨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 Dongzao)在-1℃的动态气调(CA-Ⅰ,70%O2 0%CO2处理7天,然后转入5%O2 0%CO2中)、普通气调(CA-Ⅱ,5%O2 0%CO2;CA-Ⅲ,10%O2 0%CO2)及普通冷藏和常温(25℃)等条件下,果实发病率、色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乙醇和乙酸乙酯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冷藏相比,气调贮藏能减缓果实的腐烂,抑制色素的分解和减少果肉中乙醇、乙酸乙酯的含量.动态高氧处理能有效地保持果实的颜色,抑制色素降解及果皮褐变.CA-Ⅲ(10%O2 0%CO2)能有效地减少果肉乙醇的含量而CA-Ⅱ(5%O2 0%CO2)能有效地减少果肉乙酸乙酯的含量.气调贮藏的果实可滴定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他处理的果实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2.
通过扫描电镜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柏科4个属(Fokienia、Cupressus、Chamaeyparis 和Juniperus)植物雌球果中胚珠的发育及苞片的结构变化.在所有研究的种类中,可育苞片腋部最先观察到的结构是一扁平的突起,并在其上分化出发育为胚珠的胚珠原基.在雌球果的发育过程中,未观察到独立的珠鳞发育.不同的种中,胚珠怕数量和发育顺序有所不同,但苞片的发育是相似的.传粉前,苞片的结构与叶相似.传粉后,由于剧烈的居间维管束发育.我们还对柏科植物雌球果的形态学特性及其可能的演化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3.
954.
江西木兰科植物的初步整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定, 确认江西产木兰科植物7 属22 种1 亚种, 其中3 种为江西特有种, 5 种为江西地理新分布。对各分类群进行了分类检索, 记载了其地理分布, 并列出凭证标本。  相似文献   
955.
论奥陶纪三叶虫属Reedocalymene Kobayashi, 195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建立Reedocalymene一属的模式种标本保存甚差,长期以来,这一属的概念一直不甚明了,研究了峡东地区庙坡组新发现的丰富日保存完好的Reedocalymene expansa Yi材料,其中完整背过 首次发现。新材料揭示了以往Reedocalymene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背面和腹面形态,从而有可能对该属进行全面的修订,讨论了R.ex-pansa的某些重要特征,如面线、前坑、腹边缘板、前舌以及壳  相似文献   
956.
系统描述湖北宜昌和秭归新滩晚奥陶世庙坡组三叶虫动物群中的3科6属6种。根据化石保存状态,挤压变形以及个体发育特征,对前人所报道的产于同一层位的有并三叶虫的研究成果作了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957.
绣球菌生物学特性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绣球菌菌丝在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最佳,硫酸铵、尿素、复合肥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选用基础培养基或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3%蛋白胨作为绣球菌母种培养基较为合适。栽培料中添加淀粉可促进绣球菌的生长,接种50d后观察发现,添加新鲜去皮马铃薯块比马铃薯淀粉效果好,前者100%菌袋出现原基,后者只有50%菌袋出现原基,且原基正处在胶质片时期。添加大米淀粉,小麦淀粉效果与马铃薯块接近,甘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958.
环境因子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黄渤海主要致灾大型水母海月水母的螅状体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光照强度、饵料量对其存活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范围内,螅状体40 d的成活率均为100%,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盐度在15—40范围内,螅状体40 d的成活率均为100%,盐度22.5组的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最高,但盐度对螅状体种群数量影响不显著;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黑暗条件有利于海月水母螅状体个体数量增加;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饵料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说明海月水母螅状体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升高、饵料量增加可导致海月水母螅状体种群数量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959.
米槠次生林转换成米槠人工幼林和米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幼林(以下简称"人促幼林")后,以这三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每次降雨后地表径流量及径流水中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及通量,比较不同森林类型观测结果的差异,并分析降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槠人工幼林单次产流量是米槠次生林的1.5—19.0倍,观测期间总径流量为5.9倍;米槠人促幼林单次径流量和总径流量均与米槠次生林无显著差异(P0.05)。观测期间米槠次生林、人工幼林、人促幼林径流水DOC浓度值范围为5.9—18.4 mg/L,4.3—13.5 mg/L和3.2—9.9 mg/L,米槠次生林径流水浓度均值(12.6 mg/L)分别是米槠人促幼林(7.6 mg/L)和米槠人工幼林(5.3 mg/L)的1.6和2.4倍。回归分析表明,径流水中DOC浓度与降雨前土壤含水率呈显著相关;降雨前土壤含水率20.8%是一个临界值,含水率低于20.8%时,径流水DOC浓度与降雨前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于20.8%时,径流水DOC浓度与降雨前土壤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米槠人工幼林地表径流DOC输出通量是米槠次生林的0.7—5.4倍,观测期间总输出通量为2.1倍;米槠人促林DOC单次通量和观测期间总通量均与米槠次生林差异不显著(P0.05)。三种森林类型DOC输出通量均与降雨量呈显著相关(P0.05)。可见,米槠次生林转变成米槠人工幼林后DOC输出浓度降低,但径流量显著增加,导致DOC输出通量增加;而转变成米槠人促幼林后DOC输出浓度也降低,但径流量并未增加,因而并未增加DOC输出通量。  相似文献   
960.
林建春  吴群  徐岩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1):2522-2529
【目的】探索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酵母群落结构及演变,分析潜在的关键尿素代谢酵母及其环境调控因素,为降低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主要前体物质及其代谢微生物类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酵母群落结构组成,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寻找潜在的关键尿素代谢酵母。采用冗余分析评价发酵过程中环境因素对酵母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尿素是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前体物质,酵母是尿素代谢的主要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97%的相似度下进行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后,共鉴定出22个酵母种。其中,嗜高压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ora osmophila)、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尿素合成存在正相关性,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与尿素降解存在正相关性。酒醅含水量、p H、乙醇和精氨酸是影响发酵过程中酵母群落演替的重要环境因素。【结论】环境因素影响潜在的关键尿素代谢酵母,为降低发酵过程中尿素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