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49篇 |
免费 | 503篇 |
国内免费 | 2770篇 |
专业分类
77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260篇 |
2021年 | 244篇 |
2020年 | 255篇 |
2019年 | 273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201篇 |
2016年 | 167篇 |
2015年 | 218篇 |
2014年 | 349篇 |
2013年 | 306篇 |
2012年 | 473篇 |
2011年 | 433篇 |
2010年 | 385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444篇 |
2007年 | 440篇 |
2006年 | 342篇 |
2005年 | 355篇 |
2004年 | 270篇 |
2003年 | 233篇 |
2002年 | 258篇 |
2001年 | 225篇 |
2000年 | 206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6篇 |
1975年 | 4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13篇 |
1956年 | 8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目的:建立阿德福韦酯片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阿德福韦酯片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pH7.0磷酸盐缓冲液(2:3);紫外检测波长258nm;流速1.0ml·min-1.结果:阿德福韦酯在8~80p 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9.91%.结论:该稳定性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排除分解产物的干扰.本片对湿、热及光均稳定,加速试验3个月其含量基本不变.且稳定性优于原剂型. 相似文献
42.
该研究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DRM1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并检测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2,4-D、IAA、KT)处理下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以揭示DlDRM1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1)从龙眼转录组unigene序列筛选获得龙眼结构域重排甲基化酶1基因(命名为DlDRM1)全长序列,并利用RT-PCR法从‘红核子’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克隆获得DlDRM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990493);DlDRM1基因cDNA全长2 574bp,包括494bp的5′UTR,184bp的3′UTR,可编码包含6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lDRM1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其分子式为C_(3104)H_(4839)N_(851)O_(984)S_(28);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龙眼DlDRM1与脐橙DRM相似度最高(76.85%),二者亲缘关系也最为接近。(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DlDRM1在龙眼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果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DlDRM1基因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非胚性愈伤向胚性愈伤转变过程中DlDRM1基因的表达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DlDRM1基因与体胚胚性呈负相关关系,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浓度的IAA和2,4-D能够促进DlDRM1基因的表达,而KT则抑制DlDRM1的表达。(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DlDRM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43.
基于果蝇polⅡ启动予的序列特征,利用结合了离散增量和位置权重矩阵的贝叶斯判别函数对果蝇启动予进行了预测。对预测算法进行10交叉检验。通过比较不同大小训练集对结果的影响,说明了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和算法的预测能力。同时比较了不同参数的选取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启动子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成功率达到93%,相互关联系数达到83%。 相似文献
44.
混合暴露条件下近江牡蛎对重金属的积累与释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近江牡蛎作为试验生物,研究了混合暴露条件下8种重金属在近江牡蛎体内的积累和释放特征.结果表明: 近江牡蛎对重金属Pb、Cu、Ni、Cd、Cr和Hg有很强的累积能力,可较好地指示溶液中的重金属浓度水平,但对重金属Zn和As的积累能力很小,不能真实反映溶液中重金属Zn和As含量的变化水平.在随后35 d的释放阶段,8种重金属在近江牡蛎体内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近江牡蛎对重金属的释放能力较差.双箱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混合暴露条件下近江牡蛎对重金属的积累特征,但不适合对其释放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5.
基于叶绿体trnL-F序列以及matK序列探讨虎杖属与西伯利亚蓼的系统学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蓼科Polygonaceae酸模亚科Rumicoideae酸模族Rumiceae大黄属Rheum L.作外类群,对蓼亚科Polygonideae蓼族Polygoneae 4属19种1变种的trnL-F序列以及16种1变种的matK序列进行了测定(部分序列取自GenBank)和聚类分析,探讨了虎杖属Reynoutria Houtt.和两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的系统学位置,结果表明:(1)虎杖属在两个严格一致树中都聚到了何首乌属Fallopia Adans.的内部,trnL-F序列的支持率为99%,marK序列的支持率为100%,说明虎杖属应归入何首乌属中,所以虎杖属的R.japonica Hour.与R.sachalinense(F Schmidt ex Maxim.)Nakai应分别命名为Fallopia japonica(Houtt.)Ronse Decraene和F sachalinense(F Schmidt ex Maxim.)Ronse Decraene;(2)两个严格一致树都表明,西伯利亚蓼远离蓼属Polygonum L.,聚到了何首乌属的附近,两个序列支持率都为99%,应将该种从蓼属中移出来,提升为属级,即西伯利亚蓼属Knorringia Tzvel.,西伯利亚蓼应命名为Knorringiasibirica(Laxm.)Tzvel..另外,本文对何首乌属与西伯利亚蓼属作了界定. 相似文献
46.
47.
内含肽介导的蛋白质断裂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质纯化、连接和环化. 但目前的方法都是用传统的连续的内含肽来介导蛋白质断裂反应,因而往往存在自发性断裂、产率低等问题. 本实验选择3个S1型新型断裂内含肽Ter ThyX、Ssp GryB和Rma DnaB来实现蛋白质断裂反应的可控性. 在可控性C端断裂反应中,S1型断裂内含肽的C端片段(IC )与硫氧还蛋白(T)融合作为前体蛋白,加入化学合成的Ssp DnaB S1型断裂内含肽 的N端小肽与二硫苏糖醇(DTT)共同诱导C端断裂反应.结果表明,该小肽可以诱导这 3个不同的S1型断裂内含肽的前体蛋白发生C端断裂反应. 该方法为利用内含肽C端断 裂介导的蛋白质纯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为内含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提供-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48.
水稻长穗颈基因eui紧密连锁SSR标记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2428h是从半矮秆材料02428体细胞培养后代中发现的隐性高秆突变体, 其株高性状由1对长穗颈基因eui和1对半矮秆基因sd-1共同控制。以02428h与半矮秆材料南京11杂交的F2为作图群体, 利用Gramene公布的SSR标记和根据NCBI中的BAC序列自己新开发的SSR标记, 将eui基因定位在第5染色体上的RM3673和RM0012之间, 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0.3 cM和1.0 cM, 为该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背景】黑色素具有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生物活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真菌生产是获取黑色素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与动植物相比具有更短的生产周期和更高的产量,并且易于实现商业应用。【目的】揭示真菌黑色素的生产及应用发展情况和创新趋势,为致力于真菌黑色素产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Inco 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通过对全球真菌黑色素相关专利进行检索统计,从专利涉及的菌株、专利技术构成、申请人专利价值等多维度对真菌黑色素相关专利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真菌黑色素在生产制备领域申请专利数量最多(50.56%),作为化工染料和化妆品原料应用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少(13.48%),涉及的真菌菌属主要有层孔菌属、短梗霉属、木耳属、纤孔菌属、粒毛盘菌属、灵芝属和曲霉属。目前真菌黑色素专利技术申请的热点领域主要在C12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突变或遗传工程)类和A61 (医学)类,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C12和A61将继续作为热点技术申请领域。中国申请的真菌黑色素专利数量最多,但拥有的高价值专利比例较低,较国外仍具有一定差距。【结论】我国科研人员需要加强在医药和化工领域核心专利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海外布局,增强与企业的合作研发和技术转移,以抢占真菌黑色素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市场,并推动真菌黑色素相关专利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0.
DNA barcoding is a biological technique that uses short and standardized genes or DNA regions to facilitat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DNA barcoding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in several animal and plant groups. Ligustrum (Oleaceae) species occur widely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are used as medicinal plants in China. Therefore,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in this genus is necessary. Four potential DNA barcodes, namely the nuclear 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and three chloroplast (cp) DNA regions (rbcL, matK, and trnH–psbA), were used to differentiate species within Ligustrum. BLAST, character-based method, tree-based methods and TAXONDNA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chosen markers for discriminating 92 samples representing 20 species of this gen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TS sequences have the most variable information, followed by trnH–psbA, matK, and rbcL. All sequences of the four regions correctly identified the species at the genus level using BLAST alignment. At the species level, the discriminating power of rbcL, matK, trnH–psbA, and ITS based on neighbor-joining (NJ) trees was 36.8%, 38.9%, 77.8%, and 80%, respectively. Using character-based and maximum parsimony (MP) tree methods together, the discriminating ability of trnH–psbA increased to 88.9%. All species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using ITS when combining the NJ tree method with character-based or MP tree methods. Overal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NA barcoding is an effectiv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Ligustrum species. We propose the nuclear ribosomal ITS as a plant barcode for plant identification and trnH–psbA as a candidate barcode sequen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