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0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2828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31.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根-土界面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取沈抚灌区的主要修复植物蓖麻为实验材料,分析了蓖麻根区土壤、根际土壤、根面、根内4个层面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优势菌种的生理生化特征,及细菌菌株生长营养类型,揭示了根-土界面微生物区系特征与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关系.结果发现:修复植物根-土界面上,细菌数量为根际>根面>根内,真菌数量为根内>根面>根际,根面细菌与真菌数量均处于根际与根内区域微生物数量之间;修复植物蓖麻根面区域优势细菌种类最多,根内区域优势真菌种类最多;根际与根内的优势细菌具有较强的降解大分子物质的能力;根面细菌在营养需求分类上可归为氨基酸需求菌群.  相似文献   
93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过程的能量积累与热值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晚季稻汕优63 (三系杂交稻)、两优2186(两系杂交稻)和IR64(常规稻)生长过程中的干物质和热值,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生长过程中的热值动态和能量固定特征.结果表明,完熟期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 3种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926.38、1933.80和1842.30 g·m-2,能量积累量分别为31137.05、31060.63和30454.89 kJ·m-2,不同水稻品种的干物质及能量积累量间无显著差异.在灌浆过程中,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总的能量表观转化率分别为38.95%、 28.38%和32.66%,汕优63和IR64的能量流动比两优2186顺畅,两优2186茎器官能量输出受阻.完熟期3种水稻分配到籽粒中的能量依次占53.03%、46.43%和50.11%,三系杂交稻汕优63具有能量分配优势.热值分析表明,3种水稻各生育期间的热值平均值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器官热值大小依次为:叶>籽粒>鞘>茎>根,热值范围为:叶16.81~17.25 kJ·g-1,籽粒15.89~16.54 kJ·g-1,鞘14.33~15.49 kJ·g-1,茎14.23~15.15 kJ·g-1,根11.51~13.25 kJ·g-1,叶片的热值显著高于其它器官,而根的热值显著低于其它器官.水稻叶片热值与其碳含量、叶绿素a含量、氮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确定系数R2分别为0.609、0.471和0.485.  相似文献   
933.
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通过底拖网作业收集鱼类标本对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种数进行了调查,并走访当地鱼市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到保护区及其邻近水域的鱼类14目41科57种,其中55种为硬骨鱼类,占总数的96.49%,另有2种软骨鱼类,占总数的3.51%.有41种为暖水性鱼类,占总数的71.93%.生态类型中底层鱼类共37种,占总数64.91%.区系特征以北太平洋和印度太平洋区系为主.掠夺性获取和开发以及环境污染是目前这一水域鱼类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针对以上威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34.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肝毒素,它攻击的靶位是肝细胞,能导致鱼的肝脏发生病理变化。该研究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研究了微囊藻毒素对斑马鱼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CXC,CXCa等几个重要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实验表明,25d时,仅毒素组的斑马鱼肝中有IFN和TNF表达。35d时,毒素组斑马鱼鳃中表达了IL-10,肝中表达了CXCa;毒素组和对照组的斑马鱼肝中都表达了IL-1β,TNF,IL-10,CXC,IFN,且其IL-1β,TNF,IL-10的条带亮于对照组。45d时,IFN仅在毒素组鱼鳃和肝中检测到表达;CXC仅在毒素组的鳃中检测到表达;IL-10在对照组的鳃、肠、肾和肌肉中有表达,在毒素组的肝、卵、肾、肌肉中有表达;IL-1β在对照组和毒素组的肝、卵、肾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且其条带亮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毒素组斑马鱼的肝和鳃组织发生了炎症反应。这为进一步研究微囊藻毒素对鱼类免疫系统的毒害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5.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析。龙虎山有野生种子植物851种,隶属136科536属。龙虎山区系世界分布科占25.0%,热带分布科占59.6%,温带分布科占15.4%。热带分布占本区系总属数的80.6%;温带分布占本区系总属数的18.4%,中国特有分布属占1.0%。龙虎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岩溶区系性质,特有现象较丰富。  相似文献   
936.
本文探讨不同肥料、施肥结构、施肥方法对土壤养分三要素平衡与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单位氮素投入对土壤氮素盈余影响为猪粪> 化肥> 稻草,对土壤全氮提高的影响为稻草> 化肥> 猪粪;不同形态单位磷素投入对土壤磷素盈余的影响为猪粪> 化肥> 稻草,对土壤全磷提高的影响为化肥> 猪粪> 稻草;不同形态单位钾素投入对土壤钾素盈余影响为化肥> 猪粪> 稻草,对缓解土壤钾素下降的影响为猪粪> 稻草> 化肥。  相似文献   
937.
论述外来植物病虫害的危害性和入侵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38.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Buxus sinica, ten non- alkaloid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cleomiscosin A ( 1 ), 3, 5-dihydroxyl-4', 6, 7-trimethyl flavone-3′- O-β- D-glucopyranoside ( 2 ), 3, 5, 3', 4′tetrahydroxyl-3, 6, 7-trimethyl flavone (3 ) , cleomiscosin A-4′- O-β- D-gluco-pyranoside (4 ), 3, 5-dimethoxybenzoicacid-4- O-β- D-glucopyranoside (5 ), 4′, 5-dihydroxyl-3, 6, 7-trimethyl flavone (6), lupine (7), ( + )-pinoresinol- O-β- D-glucopyranoside (8 ), β-sitosterol (9), and daucosterol (10).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spectr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939.
芜湖市三种生境夏季鸟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引言鸟类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鸟类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一些鸟类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反应非常敏感,因而对城市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能起到指示剂的作用[8].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许多中等城市正在向大城市发展,城市生态建设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鸟类多样性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13],而城市鸟类多样性研究能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国内对城市鸟类群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少数大城市,而对中小城市的研究不多[5,16~19].王宗英等[11]曾对…  相似文献   
940.
成年布氏田鼠对个体气味信号的识别与记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林琳  张立 《兽类学报》2005,25(1):52-56
将配对饲养的成年雌雄布氏田鼠分离, 通过分开单独饲养12 h , 1 d、2 d、3 d、5 d 和7 d 后雌、雄鼠对原配偶异性和陌生异性气味信号的选择实验, 探讨布氏田鼠对气味信号的识别和记忆。实验表明: 在分离12 h 和1 d 后, 雄鼠对陌生雌性气味的选择和探究行为显著多于对熟悉雌鼠气味, 而雌鼠对两种气味并未表现显著的探究差异; 布氏田鼠对气味信号的记忆维持的强度和时间随个体不同而产生差异, 雄鼠在分离后12 h、1d、2 d 中对陌生雌鼠气味均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探究行为, 而后, 各项探究行为的差异均不明显。雌鼠探究行为变化比较缓慢。据此推测雄鼠对气味的记忆维持在2 d 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