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53篇 |
免费 | 500篇 |
国内免费 | 2745篇 |
专业分类
75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256篇 |
2021年 | 243篇 |
2020年 | 252篇 |
2019年 | 271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199篇 |
2016年 | 165篇 |
2015年 | 218篇 |
2014年 | 339篇 |
2013年 | 299篇 |
2012年 | 453篇 |
2011年 | 419篇 |
2010年 | 378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435篇 |
2007年 | 436篇 |
2006年 | 337篇 |
2005年 | 353篇 |
2004年 | 269篇 |
2003年 | 232篇 |
2002年 | 256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203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6篇 |
1975年 | 4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13篇 |
1956年 | 8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东北农牧交错区绵羊的自由放养与设计饲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探讨了在草地自由放养基础上的家畜饲养方式,提出在东北农牧交错区要进行设计饲养。即在利用草地草、农田残茬、林带草和树木落叶自由放养的基础上。按着动物的生长规律设计增重要求,同时利用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进行补饲,这种日常计划饲养方式有利于草地管理及家畜生产,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改进发展方向,在东北农牧交错区。当年生羔羊羯羊日粮中若加入20%的豆科牧草,当年体重可以增加40%~65%,即达到52~61kg.这不仅会满足商品畜当年出栏的高标准要求,缩短家畜的存栏期,增进畜牧业效益,同时也必将减轻放牧家畜对草原次年的压力。 相似文献
42.
仙人掌科的主要果类植物有5属18个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以红龙果为代表的柱形仙人掌果的繁殖、栽培与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43.
在生长均匀的茶园喷施氰戊菊酯(fenvalerate),采摘施药后2 h和1 h、2 h、3 h、5 h、7 h、9 h、14 h、21天的茶树鲜叶加工成绿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成茶、茶汤和茶渣中反式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的含量,研究了氰戊菊酯在成茶、茶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反式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在成茶中的残留水平随施药间隔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0 mL/667 m2施药剂量下,分别由施药当天2 h的9.40 mg/kg和17.51 mg/kg减小到第21天的1.07 mg/kg和1.53 mg/kg,消解幅度为88.62%和91.26%,40 mL/667 m2施药剂量下,分别由施药当天2 h的20.37 mg/kg和38.67 mg/kg减小到第21天的1.94 mg/kg和3.06 mg/kg,消解幅度为90.49%和92.09%。茶汤中氰戊菊酯含量(y)与成茶中氰戊菊酯含量(x)呈二项式函数关系,反式氰戊菊酯的函数关系为y=-0.0007x2 0.0242x,顺式氰戊菊酯的函数关系为y=-0.0002x2 0.0114x。按我国标准饮茶摄入的氰戊菊酯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0.049%,足以达到保护人体健康水平的要求。而按欧盟的标准,饮茶摄入的氰戊菊酯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0.0019%,即在10-5水平上,这样的风险水平已接近对非阈效应化学物质的风险控制水平(10-6)。 相似文献
44.
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鸟龙茶种质资源圃12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31份比较有希望的品种(系)。将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噻嗪酮4种农药喷施于这31份资源,7d后采摘鲜叶,烘干固样。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31份品种(系)鲜叶中4种农药的残留量,筛选出低联苯菊酯、低甲氰菊酯、低氯氰菊酯和低噻嗪酮残留量的乌龙茶特异资源各5、4、3和7份。 相似文献
45.
象山港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对虾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增殖品种,2010年象山港分两批次放流日本对虾苗种约1.67亿尾。通过对放流苗种存活状况、洄游分布、生长特性及回捕情况的跟踪调查,对象山港日本对虾的增殖效果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8月中旬成为补充群体,集中于港区底部进行索饵育肥;9月中旬,第1、2批放流苗种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95.4 mm和71.4 mm,成活率分别约为0.79%和1.06%;10月上旬,随着港区水温降低,增殖苗种资源量锐减。(2)协方差分析表明:日本对虾增殖群体和自然群体的体长-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增殖群体的体征状况明显优于自然群体。(3)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港区主要为桁杆拖虾和地笼网渔业所利用,在港区滞留期间,回捕率约为0.25%。总结发现:栖息地破坏及放流苗种的过早利用是制约象山港日本对虾增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优化增殖策略、保护港区生态环境应是今后港区增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6.
47.
系统描述湖北宜昌和秭归新滩晚奥陶世庙坡组三叶虫动物群中的3科6属6种。根据化石保存状态,挤压变形以及个体发育特征,对前人所报道的产于同一层位的有并三叶虫的研究成果作了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48.
49.
从太平洋深海克拉里昂-克利伯顿断裂带(Clarion-Clipperton fracture zone,简称CC区)4个站位采集的深海沉积物样品中检出26条嘴刺目(Enoplida)线虫个体。综合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嘴刺目线虫6科8属,其中尖口线虫科(Oxystominidae)个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7.7%,其次为前感线虫科(Anticomidae,19.2%)、光皮线虫科(Phanodermatidae,7.7%)、钩线虫科(Oncholaimidae,7.7%)、烙线虫科(Ironidae,3.8%)和矛线虫科(Enchelidiidae,3.8%)。科、属组成与相邻站点同期采样所获的线虫近似,而丰度组成比例有所差异。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了线虫rRNA基因序列16条,经Gen Bank数据库比对,其与已有的序列相似性范围为94%—99%,以此为依据可确定到科的水平和大部分属的水平(84.6%)。DNA条形码比对结果和形态学鉴定结果有较高一致性,表明分子条形码技术可作为深海线虫鉴定的有效手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基于18S和28S rRNA基因序列,采用不同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其分支结构基本一致;钩线虫科和矛线虫科聚类在一起,光皮线虫科和前感线虫科聚类在一起,显示出彼此间较近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