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80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贵州四个山羊品种mtDNA多态性及起源分化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采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省4个山羊品种共93只个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其中BomHI、HindⅢ和SalⅠ3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测到18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mtDNA单倍型。单倍型Ⅰ、Ⅱ在贵州山羊4个品种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77.42%和21.50%,单倍型Ⅲ分布频率较低(1.08%);品种间亲缘关系聚类分析表明白山羊和黑山羊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黔林羊,而与小香羊的亲缘关系最  相似文献   
122.
PCR检测伪狂犬病病毒DNA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 (PRV)gB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 ,以闽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 ,筛选最佳反应条件 ,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 应用该方法对Fb、Bartha、BJ、GD、V2F4、S、S3、SR、Buk、Shope、Norden、MinkⅢ、HB、F8、F9、F12等毒株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基因扩增 ,均获得了分子量为 2 81bp的特异性目的DNA片段 ,而对Vero细胞与FMDV、SVDV、HCV、PRRSV、JEV、PPV等病毒进行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没有出现交叉反应 对PRV毒株扩增的产物测序 ,结果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 ,证明PCR扩增产物和方法的特异性 对 1994~ 2 0 0 0年期间送检的临床样品和保存的PRV毒种 ,用病毒分离、双抗体夹心ELISA和PCR等 3种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前 2种方法检测为阳性的 ,PCR检测均为阳性 ;PCR检测为阴性 ,前 2种方法检测也为阴性 ;可是 ,前 2种方法检测为阴性的 ,PCR却检测出部分阳性 ;经x2 检验 ,证明PCR检出率明显高于前 2种方法的检出率 对PRV闽A株细胞毒提取物DNA进行检测 ,其最低检出量为 15 8pg 对 1999~ 2 0 0 0年期间广东、福建、海南等省的 31个大中型猪场送检的 191份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病料阳性率为 2 6 2 % ( 50 191) ,猪场阳性率为 71% ( 2 2 31) 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伪狂犬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23.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伟  唐敏  邓锡云  曹亚 《病毒学报》2000,16(3):198-202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的致瘤机制,对鼻咽癌细胞中LMP1通过核转录因子kB(NFk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鼻咽癌变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利用LMP1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的鼻咽癌细胞Tet-on-LMP1HNE2,通过NFkB报道基因分析法、凝胶迁移率分析(EMSA)及细胞集落形成率等方法,结合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阻断技术,证实LMP1增强鼻咽癌细胞NFkB的DNA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24.
富勒烯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0年代初以来,富勒烯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初步研究表明在抗艾滋病毒、酶活性抑制、切割DNA、光动力学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此类化合物在生化、医学、药物学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5.
植物根特异性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根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近几年渐始受到注意,一些分离自植物病原的外源基因启劝子能在植物根中特异性地启动编码基因表达。部分植物基因组基因查明存在根特异表达调控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已分离和克隆了部分未知功能的根特异性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26.
Oryza meyeriana Baill is one of the three wild rice species found in Chiia.O. mcyeriana possesses valuable characteristics but is reluctant in cell culturein vitro.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callus with no regeneration ability was induced from young panicle ofO. meyeriana. The callus was subcultured and propagated. Embryogenic cell clones were obtained after cryopreswation. Suspension cultures were established and protoplasts were isolated and regenerated into plants. Results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 showed that the strong resistance did not change in the regenerated plants. The development of protoplast-to-pla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rogress towards utilization ofO. meyeriana via cellular engineering.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cryopreservation of plant calli was a new way to obtain embryogenic cell line. Project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392704361, Foundation for Outstanding Young Teachers of China, State Key Program of China and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相似文献   
127.
五种珍珠菜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5种珍珠菜亚属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其中瓣珍珠菜2n=24=12m+8sm+4st(2SAT)、黑腺珍珠菜2n=22=2m+4sm+6st+10t、泽珍珠菜2n=24=14m+6sm(2SAT)+4st和小叶珍珠菜2n=48=34m+10sm+4st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为首次报道。中国九江产的红根草核型2n=24=20m+4sm(2SAT)与日本产的核型2n=24=18m(1SAT)  相似文献   
128.
由于缺少适合的内参蛋白,所以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来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蛋白表达的调节尚未见报道。以鸭疫里默氏杆菌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含有组氨酸标签His-tag的rec A基因和截段的rec AP基因,并分别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将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菌Rosetta中,经1mmol/L的IPTG诱导进行蛋白质表达。用组氨酸标签亲和试剂镍-琼脂糖进行重组蛋白质的纯化。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对4周龄的昆明鼠进行免疫,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截段表达的Rec AP的多克隆抗体血清比全长Rec A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血清与鸭疫里默氏杆菌总蛋白反应更特异;在铁离子限制性环境和血红素丰富环境中培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的Rec A蛋白表达量一致。因此,鸭疫里默氏杆菌的Rec A蛋白可以在铁离子和血红素代谢等研究中作为Western blot的内参蛋白。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CCR9和CCL25蛋白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CR9和CCL25表达水平,结合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CR9和CCL2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低表达,二者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组织类型、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CR9与CCL25表达相关(P0.05)。结论:CCR9和CCL25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治疗的一个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CYP11B2-344C/T(醛固酮合成酶)及ACEI/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ACEI治疗后出现醛固酮脱逸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252例CHF患者,全部患者应用ACEI治疗3月,醛固酮在基线以上为醛固酮脱逸,依据此标准将患者分为研究组(脱逸组,n=86)与对照组(非脱逸组,n=166),依据PCR(聚合酶链反应)及RFLP(片段长度限制多态性)等方法分别检测两组CYP11B2及ACE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结果:252例患者中,共86例出现醛固酮脱逸,发生率为34.1%。全部受试患者CYP11B2基因型及ACE基因型频率与Weinberg-Hardy平衡均相符(P均0.05)。研究组ACE I/D三种基因型的组间分布与对照组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YP11B2基因TT型的频率与对照组相较,呈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等位基因C/T频率的组间分布同对照组相较,亦呈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ACEI/D的基因多态性及CYP11B2-344C/T的多态性中,基因型联合组间分布与对照组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CHF患者ACEI治疗后出现醛固酮脱逸无关,CYP11B2基因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多态性可能是CHF患者ACEI治疗后发生醛固酮脱逸的高危因素。醛固酮脱逸时,ACE、CYP11B2基因不具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