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802篇
  263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世代杉木种源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行高世代杉木种源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植试验,调查二年生种源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坡的下、中、上部,二年生高世代杉木种源的地径(或胸径)与树高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08、3.82、3.56 cm和1.90、1.74、1.63 m。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地径(或胸径)、树高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2.
该研究运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轶相关检验,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盘江流域的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var.tenuifolia Cheng et Law)次生林14个大树树种(DBH≥10cm)、15个小树树种(5cm≤DBH10cm)和19个幼树树种(1cm≤DBH5cm)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南盘江流域细叶云南松次生林群落中木本种群的关联性及其更新演替规律,为桂西北细叶云南松林管理保护、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细叶云南松林大树和小树的总体关联性表现为不显著负关联,幼树及群落总体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χ~2检验显示,大树和小树负关联种对占多数(分别为48.35%和46.67%),幼树的正关联或负关联种对占比基本持平(分别为40.35%和39.18%),群落整体无关联种对占比较大(41.13%)。(2)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显示,细叶云南松林的大树、小树、幼树和群落总体均表现为负关联种对较多,正关联次之。(3)群落大树和小树物种在资源竞争上较激烈,结构不稳定;群落幼树物种适应了林下荫蔽环境,对光照要求较低,种间关系已具有较低的稳定性,个别物种表现出独立性。研究认为,南盘江流域细叶云南松次生林群落物种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未能形成稳定的配置关系,群落结构尚不稳定,仍处于演替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23.
通过田间试验对两种磷处理的274个大豆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进行筛选,并将其中8个进行营养液栽培试验以研究磷胁迫对其叶片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施磷处理提高了大部分(约60%)供试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营养液栽培试验表明,低磷处理普遍提高了所有8个供试大豆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等电聚焦电泳结果表明,供试大豆基因型的老叶和新叶中均有6条酸性磷酸酶的同工酶带.低磷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酸性磷酸酶酶带的活性,但是没有诱导新的酸性磷酸酶酶带产生.研究发现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作为反映大豆磷胁迫的酶学指标;磷胁迫诱导大豆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是由于已有同工酶活性的提高而不是由于特异性酶带的产生.  相似文献   
24.
假单胞菌L-半胱氨酸合成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假单胞菌TS-1138的细胞浆液通过硫铵沉淀、SephadexG-75凝胶过滤、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SephadexG 100凝胶过滤等分离纯化手段分别将从L-ATC合成L 半胱氨酸的两个酶——L-ATC水解酶和L-SCC水解酶纯化了 83.9和 90.3倍。SDS-PAGE鉴定均为单一条带 ,两种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7.5和 42.8kD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 35℃ ,最适pH分别为 7.0和 8.0 ;酶的米氏常数分别为 0.67mmol L和 0.15mmol L ,  相似文献   
25.
李玫  廖宝文  陈玉军 《生态科学》2012,31(5):553-557
近年来海洋污染正在日趋加剧,其中石油污染尤为严重。目前,采用微生物降解是解决海洋石油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滨海区域的红树林湿地是石油残留聚集和降解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为了构建降解石油的优势菌群,分别以正十六烷烃和萘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从受石油污染的红树林淤泥(即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烷烃降解菌(即Z1、Z3)和2株芳香烃降解菌(即N1、N4)。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降解率最高的菌株组合,并确定了各菌株的最佳投加配比。结果表明:烷烃降解菌Z1、Z3和芳香烃降解菌N1组合的菌群降解石油效果最好,当石油初始质量浓度为2.0 g·L-1,接种量6%,30℃好氧培养72 h,石油降解率达47.3%;且当N1、Z1、Z3三种菌的投加配比为3:1:3时降解效果最佳,好氧培养72 h,石油降解率达51.2%。  相似文献   
26.
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饲料复合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啤酒糟为主要基质,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饲料复合酶,研究了黑曲霉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对复合酶酶活的影响,确定最优培养基配方为:啤酒糟75%,麸皮25%,硫酸铵1%,KH_2PO_4 0.2%,MnSO_4 0.1%、ZnSO_4 0.2%,料水比1:2。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经30℃发酵5 d,烘干后得到的复合酶制剂中,具有多种酶活性(以干基计)。其中酸性蛋白酶活力3 800 U/g,木聚糖酶活力12 00 U/g和纤维素酶活力18 U/g。  相似文献   
27.
应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法是评价水生态系统健康的一种重要且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指示物种选择原因、构建方法以及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并总结了现阶段生态系统评估常用的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和着生藻类完整性指数(PIBI)中候选生物状况参数指标,提出了使用微生物完整性指数(MIBI)评价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院前急救在脑卒中患者救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100例.观察组予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致死率、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急救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心肌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磁珠分选法,分离小鼠Sca-1+心肌干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黄芪甲甙处理后心肌细胞表面标志蛋白desmin、α-sarcomeric?actin和C-TnT表达的变化,以判断是否对心肌干细胞分化有促进作用。结果 250 mg/L的黄芪甲甙诱导4周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肌干细胞明显表达desmin、α-sarcomeric actin和C-TnT。而未诱导的细胞desmin、α-sarcomeric actin、C-TnT 均为阴性。因此黄芪甲甙可以促进小鼠Sca-1+心肌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这些细胞表达心肌特异性的蛋白。结论 黄芪甲苷对心肌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表明其在心肌损伤性疾病的康复中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肺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真菌病,由于症状的非特异性,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作为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肺隐球菌病的结局主要与宿主免疫力有关。目前肺隐球菌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主要局限在T细胞和巨噬细胞。近年研究表明,作为树突状细胞亚群之一的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由于其激活后可以产生大量的I型干扰素并活化相关的T细胞,所以在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在真菌病,尤其是在隐球菌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将介绍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T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肺隐球菌病中的免疫机制,并通过介绍肺隐球菌病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及二者之间已有报道的联系,初步阐述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在肺隐球菌病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