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8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1739篇
  5895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交通设施对可可西里藏羚季节性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藏羚跨越青藏公路及青藏铁路的监测结果,初步探讨了公路及铁路对藏羚季节性迁移的影响。观测结果显示,目前对藏羚迁移的主要干扰因素为:交通设施自身的屏障作用、人为活动、公路交通流量、未清理施工现场及未恢复植被等。本文通过对野生动物通道的使用情况监测和对不同通道形式的使用评价,为未来铁路建设和野生动物通道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2.
梁铭球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1,34(3):331-332
本文报告采自西藏的蝗虫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标本室。 工布雏蝗 Chorthippus gongbuensis 新种(图1—4) 雄虫 体小。触角丝状,到达后足股节基部,中段一节长为宽的3.7倍。颜面倾斜与头顶成锐角。颜面隆起具深纵沟,两侧自上而下微展开。头侧窝长方形,长为宽的4倍。复眼卵形,纵径为横径的1.47倍,眼下沟与横径等长。前胸背板前缘略呈弧形,后缘宽圆形;中隆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呈弧形弯曲;后横沟明显,位于前胸背板中部。中胸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讨青年(年龄≤35岁)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性与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手术治疗并经临床病理学证实的13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75例)和NTNBC组(61例);对比分析两组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在年龄、婚姻、妊娠、生育、哺乳、乳腺癌家族史、病程、临床病理学分类、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最大直径、ALNM、脏器转移及临床分期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5年总生存期(OS)和无瘤生存期(DFS)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本组青年女性乳腺癌136例,占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1063例的12.79%;在218例(20.51%)TNBC患者中,青年女性TNBC患者75例(34.40%);青年女性NTNBC患者61例,占845例NTNBC患者的7.22%。在乳腺癌家族史(21.33%vs5.19%)和病程5个月(29.33%vs19.67%)等临床特征中,两组乳腺癌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最大直径5 cm(20.00%vs8.20%)、肿瘤组织学分级Ⅲ级(46.67%vs31.15%)、临床分期Ⅲ期(25.33%vs11.48%)、术后局部复发(17.33%vs11.48%)、ALNM(57.033%vs39.34%)以及脏器转移(16.00%vs4.92%)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性指标中,两组乳腺癌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5年OS和DFS分别为76.47%和67.65%;TNBC 5年OS和DFS分别为69.33%和60.00%,NTNBC 5年OS和DFS分别为85.25%和77.05%。比较两组乳腺癌的5年OS及DFS存在明显差异(x2=4.374,P=0.030;x2=4.4684,P=0.03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和乳腺癌家族史是TNBC患者的隐匿性和易感性因素;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组织学分级、术后局部复发、临床分期、ALNM和脏器转移等6项指标是影响青年女性TN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x2=6.684~5.058,P=0.048~0.025)。结论:青年女性TNBC患者具有乳腺癌家族倾向、病情隐匿、临床分期晚、增殖侵袭性强、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差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也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44.
在爪蟾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进行静液压处理,抑制细胞质分裂从而得到四倍体。实验中获得三只存活了三年以上的四倍体雌性爪蟾。其中一只雌性与二倍体雄性爪蟾作人工催青得到受精卵。现已产卵三批,发育的胚胎400余,经检查子代染色体为三倍体。  相似文献   
945.
Ca(NO3)2对NaCl胁迫下木麻黄扦插苗生理特征的调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梁洁  严重玲  李裕红  张瑞峰  朱珠 《生态学报》2004,24(5):1073-1077
用不同浓度 Ca(NO3) 2 · 4 H2 O(0 .7、1.4、2 .1g Ca2 / kg土 )对 1年生的处在两种 Na Cl胁迫 (10和 2 0 g/ kg)处理下的木麻黄扦插苗进行化学调控 ,研究硝酸钙盐加氯化钠处理的木麻黄幼苗的生长量、木麻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中度 Na Cl胁迫加硝酸钙处理下的木麻黄扦插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 ,MDA含量降低说明膜脂过氧化作用减轻 ,而且抗氧化酶活性 (SOD、POD)之间协调变化有利于提高清除自由基的速率 ,中度盐胁迫下钙盐可以促进木麻黄体内脯氨酸的积累 ;但重度 Na Cl胁迫下钙盐对木麻黄的调控作用不显著 ,重度盐胁迫下钙盐反而降低木麻黄 SOD、POD活性和脯氨酸的含量 ,减弱了抗氧化酶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 ,同时高浓度钙盐还会加重 Na Cl胁迫对木麻黄幼苗的损伤 ,这说明适量的钙盐有利于木麻黄幼苗抵抗盐胁迫能力的提高 ,而高浓度钙盐则可能会加重盐胁迫  相似文献   
946.
目的:为了在转基因鸭梨植株中有效抑制转录后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FS)的表达,研究了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双链RNAi载体的构建。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鸭梨的果皮中获得了来源于PFS编码区的2个基因片段,反向连接,构建成RNAi载体。结果:经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序列测定验证,所构建的载体其序列与设计相一致。结论:克隆质粒pMD-L-S构建成功,为借助农杆菌介导法将PFS基因转化到鸭梨再生植株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7.
水分胁迫对小麦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棉农4号春小麦幼苗(Triticum aestiuvum L.ev .Miannong No.4)经一0.5MPa PEG溶液渗透胁迫24、48和72h,使叶片分别受到轻蔗、中度和重度的水分胁迫。在渐进水分腔迫条件下,叶绿体类囊体膜中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得合物(LCH Ⅱ)的各组分含量发生了不同变化。对类囊体纱蛋白复合物进行的温和电泳结果显示,在轻度水分胁迫(24h)时,明轻度水分胁迫对其有诱导作  相似文献   
948.
用胶体免疫金电镜技术观察了受精前后烟草(Nicotianatabacumvarmacrophylla)卵细胞内玉米素(t-Z)、GA7与GA4、(+)ABA与IAA分布的变化。受精前卵细胞内有大量t-Z,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质网与线粒体上;与卵细胞相邻的助细胞合点端及中央细胞珠孔端亦有较多t-Z。受精后,合子与宿存助细胞t-z显著减少,正加厚的合子细胞壁中有t-Z分布。未受精卵细胞内GA7与GA4及(+)ABA减少,IAA更少。合子内GA7与GA4及(+)ABA略有增加,IAA仍然很少。初步讨论了上述植物激素与受精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9.
950.
食线虫真菌作为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资源,深入了解它们的侵染方式、毒力因子是了解食线虫真菌侵染的分子机理和开发高效、稳定的生物杀线虫制剂的关键。目前的研究表明,食线虫真菌能分泌具有降解线虫体壁或线虫卵壳的胞外酶,它们在食线虫真菌侵染线虫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这些侵染性胞外水解酶的深入研究将促进人们对食线虫真菌的侵染过程和侵染机制的了解以及高效生防制剂的开发。综述了近年来食线虫真菌侵染性胞外酶的研究概况,对食线虫真菌胞外丝氨酸蛋白酶进行同源性分析,对以后食线虫真菌侵染性胞外酶的研究和高效生防制剂开发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