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32篇
  免费   4545篇
  国内免费   19372篇
  54749篇
  2024年   463篇
  2023年   1188篇
  2022年   1852篇
  2021年   2011篇
  2020年   1868篇
  2019年   2072篇
  2018年   1399篇
  2017年   1360篇
  2016年   1397篇
  2015年   1977篇
  2014年   2819篇
  2013年   2409篇
  2012年   3423篇
  2011年   3331篇
  2010年   2795篇
  2009年   2909篇
  2008年   3154篇
  2007年   3024篇
  2006年   2839篇
  2005年   2316篇
  2004年   1775篇
  2003年   1477篇
  2002年   1356篇
  2001年   1311篇
  2000年   1256篇
  1999年   752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32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19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9篇
  1951年   12篇
  195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不同环境下水稻谷粒重发育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选用9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按双列杂交设计(6×5)配成两套亲本和F12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发育遗传模型比较分析了水稻谷粒重发育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早季在谷粒充实前期(1~12d)群体平均优势较小,中后期(13~28d)正向优势趋于明显,在谷粒充实的全过程均表现较小的负向群体超亲优势;晚季则在谷粒充实前中期(1~18d)表现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后期(19~28d)优势不明显,在谷粒充实前期(1~12d)表现正向群体超亲优势,之后转为明显的负向群体超亲优势,表明晚季谷粒发育的杂种优势表现较之早季更有利于提高籽粒充实质量,不同发育时期谷粒重之间以及与最终谷粒重之间的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早季以显性相关为主,晚季以加性相关为主,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相关趋于密切。  相似文献   
942.
中国水华蓝藻的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年来对水华蓝藻的调查中,确定了我国一水华蓝藻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 (Woloszynska)Such et Watanabe 2002.文中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近属浮丝藻属Planktothrix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43.
在分析基因数据时,往往有噪音出现,因此借用基因表达谱数据中的噪音来建立卡诺图,可以得到布尔网络逻辑函数。而且利用此方法确定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蛋白质的逻辑网络。通过该方法可以寻找直系同源簇蛋白质数据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944.
彩色马蹄莲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彩色马蹄莲芽眼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较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是1.5 mg/L Zt+0.1 mg/L NAA、3.0 mg/L 6-BA+0.1 mg/L NAA或0.5 mg/L 2,4-D+0.1 mg/L NAA,出愈率分别为94.12%、100%和86.67%;较适宜诱导不定芽的激素组合是2.0 mg/L 6-BA+0.1 mg/L NAA,芽丛诱导率可达87.3%;芽增殖较适宜的激素组合是2.0 mg/L 6-BA+0.1 mg/L NAA或2.0 mg/L KT+1.0 mg/L NAA,而且在继代培养中,交替使用这两种激素组合,繁殖系数可达4倍以上;生根培养基以1/2 MS+0.3 mg/L NAA+0.2 mg/L IAA较为适宜,生根率达95%以上.(2)彩色马蹄莲小块茎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最适宜蔗糖浓度为10%;10 mg/L多效唑和8 mg/L NAA对小块茎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分裂素则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5.
目的利用大剂量顺铂(Cisplatin,DDP)诱发小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了解大剂量DDP在引起肾损伤的同时对小鼠肝的毒性作用,探讨髓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MPO)与DDP所致小鼠肝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C57BL/6小鼠50只,雌雄各半,依体重随机分为DDP用药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15 mg/kg DDP单次腹腔内注射,等量NS对照。分别取对照组小鼠和DDP用药后6、12、24和48 h小鼠各10只,称重后乙醚麻醉,内眦静脉取血检测肝、肾功能;剖腹取肝、称重、计算肝系数,并取少量肝组织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检测血浆和肝组织匀浆中MPO活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剂量DDP用药后48 h,小鼠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DDP用药后6 h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达(91.0±11.3)I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血清ALT含量持续维持在高水平。DDP用药后各组小鼠肝系数明显升高,光镜下见肝细胞广泛变性水肿,肝小叶中可见点状坏死及炎细胞浸润。DDP用药后6 h,小鼠肝组织匀浆MPO含量显著升高,达(1.54±0.45)U/g,与对照组(0.58±0.28)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MPO含量降至正常水平;DDP用药后小鼠外周血MPO含量缓慢增高,用药后48 h达(12.78±2.78)U/L,与对照组(8.06±1.89)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DDP在诱发小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同时还可引起小鼠急性肝细胞的破坏,其发生可能与肝组织内白细胞的激活及MP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46.
为构建一种非复制型mRNA平台并探究电穿孔介导的mRNA对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以荧光素酶作为靶标基因,用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及酶法加帽加尾的策略制备mRNA,用活体基因导入仪通过电穿孔的方式体内递送mRNA,借助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测荧光素酶蛋白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强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使用该非复制型mRNA平台得到的mRNA成功在体内外表达,电穿孔介导的mRNA对小鼠健康体征无明显影响,所有的小鼠均成功表达了荧光素酶蛋白,蛋白表达在电穿孔后第1天达到峰值,在第4天迅速下降,但蛋白表达强度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的小鼠个体间差异。研究对非复制型mRNA的构建及其应用于疫苗或肿瘤药物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7.
半导体矿物介导非光合微生物利用光电子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界中微生物按其能量代谢途径主要分为两种:光能营养微生物和化能营养微生物.化能营养微生物作为非光能营养微生物长期被排除在以日光为能量来源的能量利用途径之外.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微生物能量利用途径,即非光能营养微生物通过半导体矿物光催化作用来利用太阳能进行生长.实验室模拟体系中,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天然半导体矿物在模拟日光激发下产生的光电子促进了化能自养与异养微生物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的生长与光子能量和光子数量密切相关,同时不同波长光辐照下的微生物生长情况与矿物的光吸收谱相吻合.这一能量利用途径的光能-生物能转化效率为0.13‰-1.90‰.在含有天然半导体矿物与天然微生物的红壤体系中,进一步发现半导体矿物光催化能够明显改变环境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已有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发现并极有可能长期在地球上存在的微生物能量利用途径,即通过自然界中半导体矿物日光催化作用产生的光电子能够促进非光能营养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948.
该研究以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为材料,分析对其鸣管神经支(NXIIts)进行断单侧和断双侧处理后的鸣声声学变化,探讨鸣管神经支配特性。结果表明,断单侧NXIIts后红嘴相思鸟均可发出常见叫声,但鸣声音节间隔拉长,音节时程缩短,调频指数下降,且断左侧NXIIts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断右侧NXIIts。即NXIIts支配具单侧性,且呈左侧优势,此外,左侧NXIIts还具有产生音节高频成分和谐波的作用。断双侧NXIIts后,红嘴相思鸟鸣声音调唯一,响度大幅下降,音节脉冲数增加。  相似文献   
949.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表观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固着生长,不能主动躲避外界不良环境的危害,需要通过自身的防御机制来抵御和适应外界胁迫,而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植物应对不良环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非生物胁迫下植物的表观遗传变化,以期为利用表观遗传变异提高植物的抗胁迫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0.
喀斯特关键带植被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广泛面临着生态问题,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倍受关注,对这一区域植被覆盖的进行监测和预测是非常必要的。以MODIS-NDVI为数据源,分析2000—2016年间,研究区不同地质背景,多种土地覆被类型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从2000—2016年间,研究区植被覆盖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中喀斯特区域增长情况略优于非喀斯特区域。植被覆盖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其中林地的NDVI值最高,耕地次之,依次草地,居民用地,水域,未利用地最低;在林地和耕地中,非喀斯特区域的NDVI值比喀斯特高,其余的土地覆被类型中都比喀斯特区域低。(2)研究区植被覆盖改善的地区占60.19%,退化地区占17.06%;草地,耕地区改善明显,退化主要在水域和建设用地; Hurst指数显示在研究区持续性改善的NDVI大于持续性退化;相比非喀斯特区域,喀斯特区域改善及持续性改善情况更佳。(3)整体而言,海拔对NDVI的空间分布影响力最大,温度次之,依次为降雨,夜间灯光指数;相比而言,非喀斯特区域NDVI空间分布更易受地形因子影响;喀斯特区域NDVI空间分布更易受气候差异及人类活动影响。(4)研究区分别有49%,45%,61%的NDVI与气温,降雨,日照的相关系数通过a=0.05的显著性检验;相比非喀斯特而言,喀斯特区域植被生长更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