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46篇 |
免费 | 4456篇 |
国内免费 | 19412篇 |
专业分类
547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3篇 |
2023年 | 1188篇 |
2022年 | 1852篇 |
2021年 | 2011篇 |
2020年 | 1869篇 |
2019年 | 2071篇 |
2018年 | 1399篇 |
2017年 | 1360篇 |
2016年 | 1397篇 |
2015年 | 1977篇 |
2014年 | 2818篇 |
2013年 | 2409篇 |
2012年 | 3422篇 |
2011年 | 3330篇 |
2010年 | 2792篇 |
2009年 | 2905篇 |
2008年 | 3151篇 |
2007年 | 3016篇 |
2006年 | 2837篇 |
2005年 | 2315篇 |
2004年 | 1775篇 |
2003年 | 1477篇 |
2002年 | 1356篇 |
2001年 | 1311篇 |
2000年 | 1256篇 |
1999年 | 750篇 |
1998年 | 404篇 |
1997年 | 210篇 |
1996年 | 193篇 |
1995年 | 150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51篇 |
1985年 | 67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59篇 |
1981年 | 31篇 |
1958年 | 21篇 |
1957年 | 19篇 |
1955年 | 16篇 |
1954年 | 19篇 |
1951年 | 12篇 |
1950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1.
本文记述了采自我国浙江省和安徽省的转长泥蜂属(TracheliodesMorawitz)1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和浙江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狭臀转长泥蜂Tracheliodespygidialis,新种(图1~6)体长7.8mm~8.1mm。该新种与T.quinquenotatus(Jurine)相似,但头和胸部及腹部密生刻点,领片略窄于盾片,足转节无齿突,臀板极狭长以及体色等特征明显有别。正模♀,浙江西天目山,1993-Ⅶ-15,何俊华采。副模1♀,浙江杭州,1991-Ⅵ-28,陈学新采;1♀,浙江西天目山,1937-Ⅵ-1,O.Piel采;1♀,安徽宁国,1930-Ⅶ-13,YuowanKiai采。 相似文献
92.
在青藏高原逐渐形成的过程中, 本地区的现代生物多样性塑造受到其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 许多起源于高原的物种甚至现代广布类群祖先的洲际扩散也由其驱动。在中生代时期, 青藏高原今天所处的地区覆盖着广阔的海洋, 喜马拉雅山脉的三叠纪海相沉积中产有鱼龙和旋齿鲨等脊椎动物化石。至侏罗—白垩纪, 西藏东南部的部分地区逐渐脱离海洋环境, 在昌都盆地形成了与当时四川盆地相似的淡水湖泊, 恐龙等爬行动物则在湖边活动。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使青藏高原逐渐隆起, 一些热带、亚热带鱼类的发现, 表明当时青藏地区内部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之间可能有水系连通。随着这一地区地势隆起幅度显著升高, 环境变干、变凉, 致使喜暖鱼类终于在此绝迹, 并转换为青藏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青藏高原的快速上升导致季风气候加强, 中亚内陆地区的气候持续走向干旱, 中国西部的中新世动物群主要由耐旱的草原型哺乳动物组成, 还有耐旱的鸟类和爬行动物共生。青藏高原在上新世最终达到现代的高度, 其气候环境已具有冰冻圈的特点, 成为冰期动物群最初的演化中心。2.6 Ma全球气温第一次下降到低于今天的水平, 已经适应了冰冻环境的动物迅速扩散到青藏高原周边以及更遥远的地区, 成为现代动物多样性的基础。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复杂而大规模的环境变化, 这一系列的地质运动和地貌演化引发并形成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格局, 促进了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论计算机化的病虫害管理系统的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现代系统理论引入害虫防治的领域,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害虫管理系统也有了飞跃的进步。本文不仅讨论了发展现代害虫管理系统的原理和若干理论问题,而且还比较了中国传统的预测预报网与现代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联机(on line)害虫管理系统,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害虫综合管理(或防治)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赋予新的含意,系统理论引入害虫防治的相关领域,则是认识论上的一大提高,也是学科发展和学科互相渗透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4.
95.
基于信息熵的我国日降水量随机性和时空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日降水过程呈现明显的随机性与时空差异性,如何准确认识其时空变化规律对洪涝灾害防治等实际工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61—2013年全国520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数据,选用信息熵指标研究我国日降水量的随机性.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我国东南地区日降水量的随机性大于西北地区,且不同等级日降水量随机性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小雨(降雨量0.1~10 mm,P_0)等级日降水量随机性较大,差异不明显,中雨(10~25 mm,P10)、大雨(25~50 mm,P25)等级日降水量随机性最大,差异明显,暴雨及以上(≥50 mm,P50)等级日降水量随机性最小,差异最明显.整体上,日降水的信息熵值呈上升趋势,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日降水量的随机性增大,尤其表现为极端暴雨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大.日降水信息熵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很好地综合反映我国日降水量随机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为洪涝灾害防治、农业规划布局、生态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视觉和嗅觉信号对果蝇食物搜寻行为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视觉和嗅觉信号在昆虫食物搜寻过程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杨梅和橘子为引诱物,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嗅觉和视觉信号诱集到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数量, 分析了嗅觉经历对果蝇嗅觉和视觉食物搜寻的影响。发现同源性嗅觉和视觉信号存在的杨梅诱集到的果蝇数量显著大于单一的视觉信号和嗅觉信号, 但异源性嗅觉和视觉信号组合诱集到的果蝇数量和单独的嗅觉信号相似。嗅觉信号预处理不仅能够显著增加嗅觉信号诱集到的果蝇数量, 其中杨梅嗅觉信号对杨梅预处理果蝇的吸引能力与视觉和嗅觉信号存在的杨梅相似, 而且异源性嗅觉和视觉信号组合诱集到的预处理果蝇数量也不低于视觉和嗅觉信号存在的杨梅。另外杨梅嗅觉信号预处理也能够显著增强杨梅视觉信号诱集到的果蝇数量。但嗅觉预处理并不会改变同源性视觉和嗅觉信号组合诱集到的果蝇数量。本研究表明, 果蝇同时利用视觉和嗅觉信号进行食物搜寻, 因此同源性视觉和嗅觉信号在果蝇诱集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另外果蝇具有较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 能够将记忆中的嗅觉信号应用于食物搜寻。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果蝇在自然状态下的食物搜寻机制, 而且有利于开发更有效的果蝇新型诱捕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55岁以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80例55岁以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性别将其区分为男性组(101例)和女性组(79例)。收集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尿酸水平。对两组患者进行5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再发病率。结果:(1)女性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男性组,女性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比率高于男性组,男性组吸烟史比率高于女性组(P<0.05),两组BMI、心血管病家族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组TC、TG、LDL-C、HDL-C水平均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组(P<0.05);(3)对比5年预后,男性组MACE发生率为9.90%(10/101),女性组MACE发生率为11.39%(9/79),男性组死亡率为1.98%(2/101),女性组为1.27%(1/79),再发病率男性组为5.94%(6/101),女性组为6.33%(5/79),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ACS患者发病年龄高于男性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对女性患者影响更为明显,而吸烟则对男性影响更大,女性ACS患者血脂、血尿酸等指标异常程度甚于男性患者,但女性与男性患者远期预后相当。 相似文献
98.
甲型流感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对于流感的及时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杂交链式(HCR)反应,利用GO对荧光基团的猝灭作用及共同实现了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当目标序列存在时,可引发HCR反应,使短链DNA形成长链,保护FAM荧光基团不被猝灭,从而实现目标物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0~40 n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目标检测物浓度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范围为5~100 nmol/L.这种HCR等温扩增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样本检测能力,具有等温、无酶、反应体系简单、操作步骤简便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现场检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番茄复三螺旋基因响应外源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三螺旋(double trihelix)基因在植物形态建成和植株抗逆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该研究以番茄自交品种AC++为试验材料,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与qRT PCR技术对5个复三螺旋成员(SlGTL1~SlGTL5)在番茄体内不同器官的表达模式、以及基因对激素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表达分析,以探讨番茄复三螺旋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番茄中含有5个复三螺旋基因(SlGTL1~SlGTL5);进化树分析表明,番茄复三螺旋基因具有物种特异性。(2)qRT PCR分析显示,番茄SlGTL3基因在根和茎中特异表达,其他4个基因均在果实中较高表达,表明不同番茄复三螺旋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3)激素诱导表达结果显示,SlGTL1只响应ABA(1种)激素,而SlGTL5基因可响应4种激素,且速度较快。(4)非生物胁迫诱导证实,SlGTL3、SlGTL5基因可响应盐胁迫,SlGTL3~SlGTL5基因可响应极端温度,SlGTL3和SlGTL4基因可响应机械损伤;SlGTL1、SlGTL4和SlGTL5可响应脱水胁迫。研究认为,SlGTL3的功能可能与植株形态建成和非生物胁迫有关,其他4个基因的功能可能与果实的发育有关;推测SlGTL1可能与ABA信号途径有关,SlGTL5快速响应多种激素,可能位于信息传递的节点,其功能可能与信号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