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83篇
  免费   4592篇
  国内免费   19237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1124篇
  2022年   1807篇
  2021年   2011篇
  2020年   1848篇
  2019年   2072篇
  2018年   1401篇
  2017年   1360篇
  2016年   1397篇
  2015年   1977篇
  2014年   2818篇
  2013年   2409篇
  2012年   3422篇
  2011年   3331篇
  2010年   2792篇
  2009年   2906篇
  2008年   3151篇
  2007年   3018篇
  2006年   2838篇
  2005年   2316篇
  2004年   1775篇
  2003年   1477篇
  2002年   1356篇
  2001年   1311篇
  2000年   1256篇
  1999年   752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31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19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9篇
  1951年   12篇
  195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方玲  刘歧莎  李倩  闫淑珍  李玉  陈双林 《菌物学报》2013,32(6):1004-1011
真黏菌是一类独特的菌物。目前对其进行的系统发育研究主要是基于形态特征,分子水平的系统发育研究上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和蛋白质合成延长因子基因研究相对较多。为了扩充能有效地进行真黏菌系统发育研究的基因资源,探讨了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用于真黏菌系统发育的可行性。共获得14个基因序列,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各7个。在GenBank中除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外并无其他真黏菌的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研究获得的14个基因序列为真黏菌基因的新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肌动蛋白基因能够有效地将无丝菌目、团毛菌目、绒泡菌目和发网菌目区分为4个分支,其中发网菌目为一个独立的进化支,支持了根据子实体发育所认识的真黏菌纲内部具有两条进化路线的观点,因此显示出肌动蛋白基因对于真黏菌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2.
2005至2011年,在云南高黎贡山和怒山进行了野外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真菌标本,经过研究,发现外担菌属18种,隔担菌属11种真菌,研究的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993.
从南黄海采集沉积物样品19份,共分离到74个丝孢菌分离物。除22个青霉属菌株未鉴定至种外,其余经鉴定属于18属20种。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记录属Devriesia;2个中国新记录种Devriesia pseudoamericana、Scedosporium dehoogii;其余18种为中国已知种。对中国新记录属种进行形态学描述和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对18个国内已报道种则只作分布和生境的引证。所有菌种均保存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相似文献   
994.
D-塔格糖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特性与功能,近年来已被发达国家开发作为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功能性甜味剂进行销售。D-塔格糖的商业化生产长期以来依赖化学催化法,随着20世纪90年代利用L-阿拉伯糖异构酶(简称L-AI酶)催化D-半乳糖制备D-塔格糖技术的兴起,生物法生产D-塔格糖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D-塔格糖生物法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5.
随着人们对食品领域安全的关注以及石油基富马酸价格的不断攀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原料发酵法制备富马酸备受关注。探讨了发酵法制备富马酸的关键技术问题,从菌种改造、淀粉基原料发酵、纤维质原料发酵以及非钙盐中和等工艺角度阐述了富马酸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后期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后期的蛋白质表达变化,对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采收期、成熟期和开伞期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双向电泳(2-DE)分析,发现了16个表达差异明显的蛋白质。通过质谱分析(MALDI-TOF/TOF MS)和数据库检索,有14个差异蛋白质获得鉴定。其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水合酶与能量代谢相关,T-蛋白复合体1、蛋白酶体、5-甲基四氢三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1-吡咯琳-5-羧酸脱氢酶、精氨酸酶与氨基酸或蛋白质代谢直接相关,而GTP结合蛋白则参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在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7个为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997.
对盆栽的虎耳草进行不同光照和温度处理,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及重要有效成分,分析虎耳草有效成分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虎耳草光合速率在透光率50%的条件下最高,透光率100%下最低;100%光照下的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最高。光合速率在20℃/16℃(12 h昼/12 h夜)适温下最高,此时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也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处理条件下的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速率、气孔张开面积等呈正相关,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正相关达极显著;不同光照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8.
植物通过多种信号途径感知外界环境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信号级联反应,其中磷脂信号途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藜盐胁迫差减文库中获得了一个EST05序列,利用RT-PCR检测了其在非生物胁迫下表达趋势,显示EST05序列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有升高。随后利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编码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 的磷酸肌醇5-磷酸酶基因(P5P)的同源性达56%,遂将其命名为CaP5P。最后过量表达CaP5P在拟南芥中初步验证了功能,转基因植株表现对盐胁迫耐受性降低的趋势,呈现负调控的特征。本研究对磷酸肌醇5-磷酸酶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为磷脂信号途径中负调控组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17属国产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叶中上部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丛藓科植物的叶中上部细胞的形状、大小及表面形态等特征上具较大相似性;据细胞表面特征,叶细胞可分为无疣或具乳突、具圆疣以及具分枝的马蹄形疣3种类型,且该特征在丛藓科不同属、种间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叶细胞形态特征可为丛藓科植物属级和亚科级的划分提供细胞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铜(Cu)胁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实验设置添加Cu(Cu胁迫)、接种土壤微生物、添加Cu与接种土壤微生物等3个处理,以不添加Cu与不接种土壤微生物为对照(CK)。结果表明:接种土壤微生物处理的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显著高于CK;且对初始荧光(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有显著性影响。与CK相比,添加Cu降低了海州香薷的Pn和气孔导度(Gs),但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与Pn相反,表明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添加Cu的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Cu胁迫下接种土壤微生物提高了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在Cu胁迫条件下,接种土壤微生物的植株具有较高的Fv/Fm及较低的Fo,显著提高了海州香薷的WUEPnGs。说明接种土壤微生物可通过提高相对叶绿素含量、改善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来减轻Cu胁迫对海州香薷植株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海州香薷耐受Cu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