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9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湖南汉族、侗族16对遗传性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湖南汉族、侗族的16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计算出了每对性状的出现率及除扣手和交叉臂外的14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析了民族间和性别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了惯用手、扣手、交叉臂之间的关系。 Abstract:Sixteen genetic traits were investigated in Han and Dong nationalities of Hunan Province.The frequencies of all the sixteen genetic traits and the gene frequencies of fourteen genetic traits except hand-clasping and arm-folding were calculated.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nationalities and thos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ere ana-lyzed.The relations among handedness,hand-clasping and arm-folding were also analyzed.  相似文献   
92.
升温对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沉积物营养盐动态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庚辰  刘足根  张敏  李娟  皮坤  熊鹰  徐军 《生态学报》2015,35(12):4016-4025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以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水为研究对象,设置18℃和22.5℃两个温度处理组,模拟武汉地区预测的21世纪末春季变暖的情景,研究升温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中,22.5℃处理组水体中正磷酸盐(o-P)和总磷(TP)含量显著高于18℃处理组,说明气温升高可以显著促进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促进水体中磷含量的显著升高;此外,在实验的初始阶段,升温能够加速水体中氨氮(NH+4-N)向硝态氮(NO-3-N)转化的过程,同时水体与沉积物中氮含量的下降可能是水体与沉积物中的氮通过反硝化作用从系统中溢出以及被系统中的底栖生物利用所致,没有观察到气温升高对沉积物中总氮的释放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3.
为阐明中药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HPLC-DAD-ESI-IT-TOF-MSn技术,结合对照品对比和文献检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质谱使用ESI离子源,采用负离子模式分析液质数据。结果表明:(1)首次阐明中药库拉索芦荟中蒽醌类(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蒽酮类(芦荟素A、芦荟糖苷A)、色酮类(芦荟新苷D、7-O-甲基芦荟新苷A、altechromone A、芦荟苦素、芦荟新苷G、芦荟新苷C)、α-吡喃酮类(芦荟宁A、芦荟宁B)四类成分的主要化合物的裂解途径。蒽醌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失去CO2和CO为主,蒽酮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己糖苷的裂解和失去CO为主,色酮类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以己糖苷的裂解和酯基的水解为主,α-吡喃酮类的裂解途径主要包括己糖苷的裂解、CO2和H2O的丢失等。(2)共检测到168种化学...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学术界对香科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给予了很大关注。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封有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解热镇痛、利胆利尿、降糖降压等活性,对昆虫具有拒食作用。本文综述了2000年来香科科属20余种植物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城市生活垃圾蚯蚓处理的因素优化及其重金属富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模拟试验、小区试验与生产试验等研究了垃圾成分、软化方式、培养方式、环境温度和蚯蚓杂交等因素对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影响及其重金属富集效应。结果表明,改变垃圾成分、提高垃圾碳氮比,在20℃温度左右时,采用蚯蚓粪软化和室内层床培养方式,可使蚯蚓增殖率和垃圾腐解率都有所提高,同时利用驯化的重庆赤子爱胜蚓与背暗异唇蚓进行杂交,也可以提高蚯蚓处理垃圾的效果,蚯蚓处理过程中重金属富集系数与软化方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与重金属种类、培养方式之间具有较强的依存性,砷、镉在腐解物中最易富集,而汞不易富集,垄埂式培养比层床式容易富集重金属,露天培养比室内培养更易富集重金属。  相似文献   
96.
HIV感染早期病毒p24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血清中HIV-p24蛋白的方法,作为HIV感染早期即窗口期的监测手段。方法:用纯化的p24蛋白免疫小鼠及家兔,获得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后,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及间接双抗体夹心方法,检测HIV-p24蛋白。结果:包被单抗、标记多抗或包被多抗、标记单抗,均能特异地检出系列稀释的p24蛋白,包被混合单抗较包被多抗更敏感;经标记的抗种属抗体放大可明显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结论:建立了敏感、特异的检测p24蛋白的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放大方法可检出50pg/mL的HIV-p24蛋白,检测敏感性与国际同类产品相似。  相似文献   
97.
从湖北恩施地区产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Makino)中得到4个成分,分别鉴定为蛇麻脂醇乙酯(lupeolacetate,1)、β-香树脂醇乙酯(-βamyrin acetate,2)、没食子酸(gallic acid,3)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4),其中化合物1、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8.
湖南苗族、侗族5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湖南苗族、侗族共648例的5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利眼、足趾长、起步类型、耳耵聍、指甲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两个民族的多数人属于右利眼、拇趾长于二趾、左起步、干型耵聍和长形指甲;2)两个民族的左利眼出现率和拇趾长于二趾的出现率高于国内多数人群;3)足趾长出现率存在明显的民族间差异;苗族利眼和方形指甲出现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内性别差异;4)5项特征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
新乡市水源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乡市自来水水源地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Pb含量达标,Zn、Cr、Ni和Cu含量超标,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213.80、115.22、189.56和60.39mg.kg-1;用化学连续浸提法对超标元素化学形态分布进行研究表明,Zn、Cr、Ni和Cu残渣态含量最高,所占比例分别为87.81%、78.38%、84.26%和59.33%,可交换态含量最低,所占比例分别为0.21%、2.56%、1.00%和3.51%,由于Zn、Cr、Ni、Cu主要以迁移性最弱的残渣态为主,未发现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00.
Cytogenetic analyses conducted on several cases of melanoma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romosomal regions where the sequences responsible for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is tumor are probably located. With regard to these problem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analyze, through the use of cytogenetics, both the primary melanoma and the metastatic lesions from the same patient. We present a case in which the primary melanoma and five different metastas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cytogenetics. The primary tumor showed an inversion of chromosome 1 where the p36 region, often proposed in literature as the location of a melanoma susceptibility gene, was involved. Three cutaneous and one lymphonodal metastases presented the same nine clonal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In particular, one is a further rearrangement of the marker present in the primary tumor; another is a deletion of the 9p21pter region in which the p16 gene is located. Our results can provide a contribution to the hypothesis of the location of a candidate gene for melanoma in the 1p36 region and can also underscore the role of the 9p21 region in the progression of melan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