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9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254篇 |
专业分类
10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探究该区域的生态福利绩效对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从资源配置视角和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出发,改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两阶段链式转化结构模型,并据此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中间产出弱可处置性的两阶段链式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长三角城市群2011-2021年的全局生态福利绩效及分阶段效率,并利用双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空间溢出效应,探究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全局生态福利绩效的平均水平维持在0.8左右,但有68.3%的城市处于非有效状态,且城市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2)分阶段来看,生态-经济效率为0.685,经济-福利效率为0.863,差异主要来自三省一市内部,组内贡献率分别为77.39%与77.14%,发展较不均衡。(3)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GDP、城市人均每年消费额、政府干预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提高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4)“低经济-高福利”、“低经济-低福利”和“高经济-高福利”这三类城市最多,且分布较为均匀,而属于“高经济-低福利”类的城市最少。从提升路径来看,单边突破式是绝大多数城市弥补自身低效率阶段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2.
确定合理的粒度是景观格局分析和生态研究过程的关键。为深入了解空间的多样性和景观格局的动态特征,该研究基于2015年、2020年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 hm2森林大样地调查数据,分析8种不同景观类型的各个景观指数在5~5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 通过变异系数揭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的变化特征,并结合各项景观指数变化拐点选取最佳粒度。结果表明:(1)根据重要值分析得出,大样地内乔木层划分出8种不同的景观类型,分别为林窗、竹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林、杉松混交林、竹松混交林、竹杉混交林。(2)整体景观的斑块分布较为均衡,分布形式变化不大; 更大的空间粒度下,各景观类型的聚集度增加,发生景观融合的概率增加,而小粒度下,景观类型有明显的破碎化趋势,能更全面地展示各景观类型的数量、密度、形状等特征; 斑块密度(PD)、斑块数量(NP)、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分维指数(FRAC_MN)、蔓延度(CONTAG)随粒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随粒度的增加而减少。(3)景观指数中PD、NP、ED、LSI、AREA_MN的变异系数最大; 综合景观结构稳定性和多样性,不同景观指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5 m处的拐点。综上认为,江西官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格局研究的最佳粒度为5 m。该研究结果为森林资源、林分结构的恢复提供了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93.
FGR 临床病因可分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胎盘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因素、孕妇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等.笔者选取此类孕妇患者150例,按治疗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脂肪乳联合氨基酸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治疗,对照组为门诊膳食指导.结果发现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更能有效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减少FGR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7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92%),从而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Etoposide phosphate enhances the acetylation level of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 in PLC5 cells
Hu JL Xu G Lei L Zhang WL Hu Y Huang AL Cai XF 《Zeitschrift für Naturforschung. C, Journal of biosciences》2012,67(5-6):327-330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 (eEF1A) is a factor critically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protein synthesis. The activity of eEF1A has been shown by several studies to be regulated by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such as phosphorylation and dephosphorylation. However, until now les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other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eEF1A, especially acetylation. In this report, we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eEF1A acetylation in PLC5 cells by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Western blotting. Using the 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inhibitor trichostatin A (TSA), we found that the deacetylation of eEF1A is mainly attributable to classes I and II HDAC rather than class III HDAC, and, furthermore, that the antitumour agent etoposide phosphate (VP 16) enhances the acetylation of eEF1A in a synergistic way with TSA. Our data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increased acetylation of eEF1A could be a new mechanism for the antitumour effect of etoposide. 相似文献
95.
On errors-in-variables for binary regression mode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6.
Discrete sequential boundaries for clinical trials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97.
采石场废弃地的早期植被与土壤种子库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调查了广州市白云山地区一个弃置 2 a的大型采石场的排土场、采石坑以及原用作破碎加工石料和成品贮运的平台等的土壤种子库和自然植被。这些废弃地的基质毫无结构 ,质地亦极端 ,排土场 60 %的颗粒直径小于 1 mm,碎石平台则主要由散落的碎石、石粉组成 ,粒径大于 5 mm占 5 0 %以上。3种类型废弃地的养分元素含量都很低 ,水溶性氮和磷含量分别为 0 .74~ 1 .43mg· kg- 1和 0 .0 32~ 0 .0 5 3mg· kg- 1。 3种废弃地在植被自然发生的程度及土壤种子库种子含量上也差异很大。排土场表面极不稳定 ,大大小小水蚀沟分布其上 ,水蚀和水土流失严重 ,基本上没有植物定居 ,土壤种子库接近零 (所有样品只检测到两种植物各 1株幼苗 ,换算成种子库的大小约当 33粒· m- 2 ) ;采石坑废弃地的自然植被较好 ,发展成以湿生植物为主的郁闭草地 ,边坡较为干旱而以禾草类为主 ,盖度亦达 1 0 0 % ,水环境的多样性促进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计有 1 3科 30属 31种植物 ,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含量为 1 93± 46粒·m- 2 ,有 6个种 ;碎石贮运平台废弃地由于经车辆的反复辗压 ,表面异常坚实 ,废弃后早期只有在周边较疏松处及偶然出现的裂缝中有植物生长 ,总植被盖度小于 1 0 % ,种类也较少 ,只有 4科 9属 9种 ,然而其土壤种子库却是最 相似文献
98.
"武育粳3号"和"KT95-418"为两个遗传背景基本一致而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为明显抗性差异的粳稻(Oryza sativa L.ssp. japonica)品种(系).利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后,通过SfiⅠ酶切位点将cDNA片段定向插入到改造的载体NpGADT7中,构建了两品种(系)水稻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检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两个文库库容量均大于1.0×106 cfu;初始文库滴度分别为1.0×1010 cfu/mL和5.0×1010 cfu/mL,扩增文库滴度均为1.0×1011 cfu/mL;两文库重组率均大于95 %;"武育粳3号"文库cDNA插入片段长度集中分布在700 bp~800 bp之间,"KT95-418"集中分布在750 bp~1 000 bp之间;小规模测序结果表明两文库中全长基因的比例均超过60 %.两品种(系)水稻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为筛选分离抗病相关的变异基因及开展寄主与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互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报道广东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共19 科、34 属、61 种, 其中藓类13 科、26属、50 种, 苔类6 科、8 属、11 种。全缘疣鳞苔( Cololejeunea schwabei) 等3 种苔类和拟阔叶小石藓( Weisia platyphylloides) 等10 种藓类为广东省新记录。分析了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区系特点, 并与车八岭、黑石顶、鼎湖山及南岭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内伶仃岛的苔藓植物区系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0.
中间纤维蛋白巢蛋白(nestin)在各种胚胎前体细胞及成熟组织中均有表达.近年一些研究显示,巢蛋白的表达上调和一些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有相关性.但是,巢蛋白在干细胞分化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还不为人知.在本研究中,我们运用短发卡状的RNA为工具,以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系C6为模型,对巢蛋白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划痕实验和迁移实验的结果均显示,巢蛋白基因沉默可以促进C6细胞的迁移.同时,BrdU渗入实验显示,此过程伴随着细胞增殖的增加.进一步研究显示,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5的活性在此过程中有显著的增加.此外,巢蛋白基因沉默所引起的迁移改变可以被cdk5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所回复, 而对细胞增殖则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巢蛋白基因沉默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相关,而cdk5是此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