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98篇
  7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地黄炮制过程氨基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加工前后地黄中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析、比较炮制前后地黄的氨基酸成分变化。炮制前后地黄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有明显变化,多数氨基酸的含量在炮制后明显下降甚至消失。结论:炮制前后的地黄中氨基酸质量分数差别明显,其中碱性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差别尤其显著,该差异可能是由于炮制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42.
采用冻干浓缩、(NH4)2S04盐析、HiTrapphenyl(FF)疏水层析和QSepharose FastFlow离子交换层析对灵芝EIM-40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纯化漆酶,纯化倍数为14.6,回收率为5.3%。SDS-PAGE银染的结果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3×104。以愈创木酚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为催化底物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最适pH分别为4.8和4.5,最适温度分别为55和50℃,2种底物在pH4.0。5.0范围内,温度低于50℃时,酶的稳定性都很好。以愈创木酚为底物,Km=645.0umol/L;以ABTS为底物,Km=22.2txmol/L。Cu2+对该酶起激活作用,Fe2+、Ca2+、Ba2+则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3.
用"群体法"对1%联苯菊酯乳油防白蚁电缆涂料抗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蛀蚀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只涂防蚁涂料的电缆和木块抗白蚁性能的蛀蚀等级为1级,并且其白蚁存活时间最短,分别为10.33±1.53d和8.67±1.15d,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先涂一层防白蚁涂料,再涂一层普通涂料的电缆和木块全达到蛀蚀等级1级,白蚁存活时间分别为24.33±2.52d和21.33±2.08d,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只涂普通涂料的电缆和木块抗白蚁蛀蚀等级分别为1级和2~3级,白蚁存活时间分别为64.00±2.65d和62.67±2.08d,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未涂涂料的电缆和木块抗白蚁蛀蚀等级分别为1级和4级,该处理的电缆缸内白蚁存活时间为72.33±3.06d,而该木块第90d试验结束时白蚁仍然活动正常,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防白蚁电缆涂料有良好的抗台湾乳白蚁蛀蚀性能;在电缆外护套或木块表面涂了一层该防白蚁电缆涂料后加涂一层普通涂料,既能抗台湾乳白蚁蛀蚀,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4.
超声成像无创、无放射性、低成本、实时成像的优点,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成像手段之一。特别是超声造影剂引入之后,超声成像的图像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了大大提高,使超声成像在临床上得到了进一步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超声分子成像"的概念。它是一项结合了分子靶向造影剂和超声影像技术的能在分子水平下观察病理变化的新兴技术,目前这一技术还处于研究初期阶段。但大量临床前的研究成果已表明超声分子成像在诊断血管生成、炎症和血栓三种疾病具有很大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常用超声造影剂的种类以及超声分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45.
镉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特性和镉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农三号"紫花苜蓿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探究了在10 d内不同浓度(0~2.0 mmol·L-1)镉(Cd)胁迫对其根长、茎长、生物量、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Cd富集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125 mmol·L-1) Cd能促进幼苗根和茎的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浓度(0.5~2.0 mmol·L-1) Cd显著抑制幼苗根和茎的生长,叶绿素及生物量显著降低; Cd胁迫使MDA含量显著增加,而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强,其中Cd胁迫浓度为0.5mmol·L-1时,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植物对环境胁迫的一种应激保护反应; Cd在各亚细胞组分中的含量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且均随Cd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Cd胁迫浓度为0.125 mmol·L-1时,水培10 d的紫花苜蓿幼苗单株地上部对Cd的净化率最高可达0.214%,而整盆植株在单位体积内对Cd的净化率最高可达15.5%;当Cd胁迫浓度为2.0 mmol·L-1时,紫花苜蓿幼苗地上部Cd含量达89.36μg·g-1。这些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Cd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虽未达到Cd超富集植物的临界标准,但从植株生物量、耐Cd能力、富集Cd量及对Cd的净化率等方面综合考虑,紫花苜蓿在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实现东方肉座菌纤维素内切酶EGⅠ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获得重组EGⅠ。[方法]通过RT-PCR获得EGⅠ开放阅读框。将EGⅠ成熟肽和PHO1信号肽的DNA片段插入p PIC3. 5K后,重组表达载体电转化毕赤酵母。通过甲醇诱导表达和镍柱纯化获得EGⅠ。以羟甲基纤维素钠检测活性,以肽N-糖苷酶F分析N-糖基化,以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和糖基化修饰。[结果]获得EGⅠ分泌表达菌株,诱导96 h后上清液活性为0. 513±0. 002 U/m L,纯化后的EGⅠ活性为0. 558±0. 012 U/mg。SDS-PAGE表明EGⅠ分子量在100~180 k Da,远高于预测值47. 3k Da,经肽N-糖苷酶F处理后,降至63~75 k Da。[结论]实现了EGⅠ的分泌表达,获得活性为0. 558±0. 012 U/mg的糖基化重组EGⅠ。  相似文献   
47.
为评估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对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的可行性,分别采用多重PCR和荚膜肿胀试验对568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血清分型,并对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68株肺炎链球菌中,213株通过荚膜肿胀试验分出16个血清群,主要有血清群19(23.1%,131/568)、6(5.3%,30/568)、23(1.6%,9/568)、14(1.4%,8/568)、9(1.1%,6/568)、15(1.1%,6/568)等,分型率为37.5%(213/568);356株通过多重PCR分出21个血清群,主要有血清群19(27.8%,158/568)、23(8.5%,48/568)、6(7.4%,42/568)、14(4.4%,25/568)、3(4.2%,24/568)、15(3.5%,20/568)等,分型率为62.7%(356/568)。荚膜肿胀试验鉴定出血清群4和18,但多重PCR未能鉴定;多重PCR鉴定出血清群5、12、35、16、17和22,但荚膜肿胀试验未能鉴定。多重PCR与荚膜肿胀试验对19F、19A血清型的鉴定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这2种方法对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结果有差别,多重PCR的分型率高于荚膜肿胀试验。对来源复杂的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2种方法可相互补充,以提高分型率。  相似文献   
48.
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了25mg/kg镉处理下全光照(HL)、50%全光照(ML)和10%全光照(LL)三种生长光强对紫茉莉生长、光合作用和镉积累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茉莉对镉具有较高的耐性,ML对紫茉莉的生长最为有利。镉胁迫下紫茉莉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降低,暗呼吸速率增高,生物量减小。特别在高光强条件下。ML植株镉积累量最大,对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柯丽霞  杨超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39-1742
清凉峰北坡的大型真菌十分丰富,经初步调查,发现清凉峰北坡共有大型真菌2纲10目38科72属160种,它们广泛分布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黄山松林等林带中。按经济价值分有食用菌72种,药用菌55种,毒菌19种;依生态习性分有木生菌68种,土生菌84种,菌根真菌21种。本文论述了该地区大型真菌自然发生的常见种类和分布,并对该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评价,大型真菌在各林带下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种群的组成和分布与植被类型、林中小生境、土壤类型、海拔高度等相关。该区有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是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在食用、药用、营林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0.
Mechanics of running under simulated low grav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a linear mass-spring model of the body and leg (T. A. McMahon and G. C. Cheng. J. Biomech. 23: 65-78, 1990), we present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human running under simulated low gravity and an analysis of these experiment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spring properties of the leg are adjust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gravity. We hypothesized that leg spring stiffness would not change under simulated low-gravity conditions. To simulate low gravity, a nearly constant vertical force was applied to human subjects via a bicycle seat. The force was obtained by stretching long steel springs via a hand-operated winch. Subjects ran on a motorized treadmill that had been modified to include a force platform under the tread. Four subjects ran at one speed (3.0 m/s) under conditions of normal gravity and six simulated fractions of normal gravity from 0.2 to 0.7 G. For comparison, subjects also ran under normal gravity at five speeds from 2.0 to 6.0 m/s. Two basic principles emerged from all comparisons: both the stiffness of the leg, considered as a linear spring, and the vertical excursion of the center of mass during the flight phase did not change with forward speed or gravity. With these results as input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able to account correctly for many of the changes in dynamic parameters that do take place, including the increasing vertical stiffness with speed at normal gravity and the decreasing peak force observed under conditions simulating low gra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