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陕北沙地3种典型灌木根木质部解剖结构及水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陕北沙地沙柳、柠条和沙棘3种典型灌木不同土壤深度(0~20和30~50 cm)根木质部解剖结构和水力特性.结果表明: 沙柳具有较高的叶水势,根木质部导管平均最大直径(dmax)、平均最小直径(dmin)、平均导管面积(Alum)以及导管面积占木质部面积比例(Aves/Axyl)显著高于柠条和沙棘,根导管密度(VD)与沙棘相当但显著高于柠条;沙柳根的比导水率分别为柠条和沙棘的5.0和2.8倍;沙柳根栓塞脆弱性指数与柠条根相当,但显著高于沙棘根.表明沙柳属耗水型水分利用策略,而柠条和沙棘属节水型水分利用策略,且柠条更耐旱.3种灌木在2个土层深度的dmax、dmin和Alum无显著差异,但30~50 cm土层根VD和Aves/Axyl显著高于表层;30~50 cm土层根比导水率显著高于表层根,但脆弱性指数小于表层根,深层根具有高的水分传输效率和低的水力脆弱性.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FOXM1 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乳腺癌的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重组真 核转录载体pSilencer1.0-U6-FOXM1-shRNA,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下调其FOXM1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 偶氮唑盐(MTT) 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值曲线以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OXM1 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cer1. 0-U6-FOXM1-shRNA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速率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形成显著减少(P<0.05), 重组载体转染后显著抑制MDA-MB-231 细胞中FOXM1 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沉默FOXM1 基因对乳腺癌细胞 株MDA-MB-231 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阐明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临床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FOLFIRI方案,观察组予以恩度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均于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和比较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RR)分别为44.83%和24.14%,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9.66%和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4.83%和37.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5个月和4.3个月,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2个月和6.9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较单用FOLFIRI方案更好,但并未显著增加毒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4.
以油樟叶为试材,比较Trizol法、皂土法、CTAB法、Tris-SDS-异硫氰酸胍法等传统方案提取总RNA,发现效果都不理想.本文针对油樟叶片富含油脂、多酚、多糖的特点,开创性地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总RNA提取流程:首次增加预处理液、乙酸乙酯抽提来减少油脂、多酚和多糖对裂解液粘稠度的影响,提取过程中使用二氯甲烷代替三氯甲烷增加对疏水性杂质的清除效果,使用混合型高盐溶液多次脱糖,结果表明使用改良的新型方法获得的油樟叶片总RNA条带清晰无明显降解,测得的A260/A280和OD260/OD230均在2.0左右,产物得率约580 μg/g,通过RT-PCR扩增出了油樟18S rRNA基因序长为113bp的特异条带,说明这种改良的新型方法获得的RNA完整性、纯度和产率都远高于常规RNA提取方法,研究探索出一种新型油樟叶片总R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5.
摘要目的:研究糖耐康含药血清对高糖状态下大鼠肝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培养大鼠肝细胞,在高糖诱导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给予高、中、低剂量的糖耐康含药血清共培养24h后,观察肝细胞增殖情况,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培养基和肝细胞内TG含量,肝细胞糖原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刺激下,肝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P〈O.叭)、葡萄糖消耗量和糖原含量减少(P〈0.01),TG含量增加(P〈O.01);与高糖组比较,吡格列酮组与TNK各剂量上述情况有不用程度的改善。作用效果类似。结论:糖耐康含药血清具有改善高糖环境下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可能与增加肝细胞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有关。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MPO和CD2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Barrett食管组织中MPO和CD24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MPO和CD24阳性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为(80.39%,45.09%),均显著性高于Barrett食管组织(62.74%,14.2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O和CD24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有正相关性(r=0.29,P〈0.05)。结论:MPO和CD24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启动及发生过程,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7.
2001—2018年中国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心竹  王鹤松  延昊  艾金龙 《生态学报》2021,41(16):6351-6362
总初级生产力(GPP)是绿色植被吸收大气中CO2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质,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一个关键参数。利用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驱动的双叶光能利用率DTEC模型计算了2001-2018年中国逐月GPP,并结合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反演的GOSIF GPP数据集,分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1-2018年G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GOSIF和DTEC模拟的中国多年GPP平均值分别为7.23 Pg C和6.93 Pg C,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2)2001-2018年,中国GPP呈显著增长(P<0.01),年增长幅度分别为0.094 PgC/a (GOSIF)和0.073 PgC/a (DTEC)。而已有研究估计的中国GPP年增长幅度约为0.02-0.057 PgC/a,低估了GPP增长趋势。(3)在中国通量网6个通量站的GPP验证表明,两种模型精度高、表现好,都能较好地模拟观测站的GPP季节变化。(4) GOSIF GPP的精度优于DTEC GPP模型,这可能是由于SIF与GPP存在直接机理联系。GOSIF GPP算法能客观地反映植被生产力状况,而DTEC模型更适合自然条件下植被生产力的模拟。  相似文献   
158.
赣南地区地处南方丘陵山地区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保护的关系备受关注。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赣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2000-2015年赣州市各县(市)统计年鉴数据及遥感数据,构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农业生态系统变化不大,在空间尺度上县(市)之间因自然条件的不同略有差异;农业经济综合评价值在2000-2015年之间有较大的增长,且不同县(市)间存在差异,农业经济系统的相对滞后是限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不能协同发展的原因。(2)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随时间而增长,大部分县(市)的耦合度经历了从中度耦合、高度耦合、再到极度耦合的过程,其中极度耦合的占比从2000年的0%提升到2015年的94%;耦合协调度从基本、中度协调耦合到中度、高度协调耦合,且都呈现以赣县、于都县、兴国县为主的中部较低,而南北部较高的态势。(3)2010年前,大部分县(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类型长期处于农业经济极度滞后状态,随后逐步向农业经济严重滞后过渡。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的分析有助于明晰当地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促进农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9.
为监测云南边境地区虫媒库蠓蓝舌病病毒携带情况,本研究对2013年-2017年从云南6个口岸及周边地区采集到的约5 400只库蠓样本,分180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鸡胚和细胞分离、目的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采集库蠓样本中有20组检出蓝舌病病毒核酸,检出率为11.11%(20/180);接种后有1份样本能导致鸡胚胚体充血出血和死亡以及BHK-21细胞呈现明显的细胞病变;RT-PCR能从感染细胞样本中扩增出蓝舌病病毒VP7基因特异性片段,且该片段序列与国外BTV-1毒株相应序列的相似性达95%~99%;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分离病毒能与BTV-1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果表明,云南边境地区库蠓携带有蓝舌病病毒,且为BTV-1,因此应加强对云南边境地区蓝舌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其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收治的132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妇科体检的86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16S rRNA法和定量PCR反应检测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水平,分析微生态变化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Ⅳ度检出率,滴虫、假丝酵母菌及线索细胞阳性检出率,阴道微生态失调率,血清T、LH、E2及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FSH、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微生态失调患者血清中E2水平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患者,P水平低于阴道微生态正常患者(P0.05)。结论 PCOS患者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衡,阴道微生态的变化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存在相关性,考虑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