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0篇
  免费   1452篇
  国内免费   366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74篇
  1981年   52篇
  1979年   65篇
  1978年   79篇
  1977年   55篇
  1975年   45篇
  1974年   52篇
  1973年   56篇
  1972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61.
记述植绥螨科Phytoseiidae3新种:永安钝绥螨Amblyseius yonganensis sp.nov.,仿盾钝绥螨Ambly-seius imitopeltatus sp.nov.和尤溪盲走螨Typhlodromus youxiensis sp.nov.,并补充似巨钝绥螨Amblyseius grandisimilis Ma,2004特征。  相似文献   
96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DDRT-PCR分析及功能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为试材,分别在北京顺义(可育环境)和安徽阜阳(不育环境)两种诱导育性表现的生态环境下种植,并于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四分体期和单核期5个时期提取小穗组织的RNA,利用DDRT-PCR方法分离不育系在光、温因子诱导下的差异表达mRNA,并通过反向Northern 进行验证.对获得的20条差异表达的EST进行了测序和BLAST分析,得到了4个候选基因的片段,对其进行5′Race 扩增、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与水稻的DNA修复重组蛋白基因rad50、小麦穗部表达的LRR重复序列型类受体激酶基因、玉米叶片坏死斑点L1s1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89%和88%,另外还筛选到1个未知功能的新基因片段,它和rad50分别在可育和不育环境下表达的mRNA具有相同的5′端编码区,但3′端非编码区  相似文献   
963.
为获得一定规模的小麦单倍体植株以构建小麦DH(Double Haploid)群体,采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42)与玉米(Zeamays,2n=20)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胚,经胚拯救产生单倍体植株,研究了1/2MS培养基中幼胚取材时期、幼胚大小、4℃处理时间、暗处理时间对单倍体胚培养再生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2天~16天取材的幼胚经胚拯救后成苗率无明显差异;0.5mm~1.0mm大小的幼胚成苗率显著高于0mm~0.5mm和1.0mm~1.5mm大小的幼胚成苗率;1天~3天短期4℃处理对胚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处理3天后,出愈率和成苗率降低;胚培养过程中12天左右的24h暗处理能有效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964.
组织通透方法采用高折射率化学试剂对生物组织进行渗透,改变组织的光学均匀性,可以有效地改善光学成像的穿透深度,受到生物医学光学研究领域的重视。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测量通透过程中不同测量深度下组织的散射特征的变化。通过采用系统信号对数的梯度值近似地表征光学散射系数,研究了通透过程中组织的散射特征随渗透时间和测量深度的动态关系。实验证明了组织通透可以有效地增加光子的穿透深度,并改善成像质量。研究发现:不同测量深度处组织的散射系数及其变化幅度、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与组织的微观结构、其通透效果,化学试剂在组织中的渗透行为等有密切关系,有助于组织通透过程的理解,并为组织通透机制提供可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65.
目的:制备mieroRNA(miRNA)检测芯片,检测细胞中miRNA的表达。方法:将210个(206个miRNA,4个阳性对照)与已知人类和小鼠miRNA互补的序列作为探针,点干玻片上制备寡核苷酸芯片;提取肿瘤细胞(HeLa,MCF-7,A549,HT-29,ES-2,K562)的miRNA,用荧光染料Cy3标记,并与制备好的芯片杂交;用Sean Array^TM Express1.0扫描仪扫描荧光信号。采用SeanArray3.0和Cluster3.0软件分析处理扫描结果,并用RT—PCR方法对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利用生物芯片检测miRNA表达的方法;发现不同细胞miRNA表达谱各异。结论:应用生物芯片技术检测细胞中miRNA的表达是可行的,可为研究miRNA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6.
昆虫抗菌肽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在受到刺激或感染之后,在其血淋巴中会产生一种抗菌类物质,称抗菌肽。抗菌肽具有分子小、稳定性好、广谱抗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简要综述了昆虫抗菌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67.
NFBD1,也称MDC1,是一个参与细胞内DNA损伤后细胞应答反应的重要分子.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克隆鉴定了NFBD1的启动子.首先应用5′ RACE技术鉴定了NFBD1的转录起始位点,首次发现NFBD1至少存在3种丰度和转录起始位点不同的转录变异体.然后,通过PCR定向克隆和酶切亚克隆策略,构建了覆盖NFBD1基因5′侧翼区起始密码子ATG上游5 kb区域的一系列NFBD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启动子活性分析表明,NFBD1启动子区域定位于主要转录起始位点区域附近1.5 kb的区域内.采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分析软件分析表明,NFBD1启动子缺乏TATA盒,但含有典型的CCAAT盒和GC盒以及其它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提示Sp1和NF-Y等转录因子可能参与NFBD1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968.
TILLING技术在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LLING(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通量筛选化学诱变的点突变的技术,它利用专一识别点突变的核酸酶结合PCR来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TILLING技术起源于植物基因组研究,逐渐扩展到动物及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无论是筛选突变体还是研究特定基因的重要性,TILLING都具有高通量、自动化的优势。随着此项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展,从诱变剂和内切酶的选择到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结果的识别和统计方法,都有了不少改进。在其他相关学科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TILLING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作用也会更显著。  相似文献   
969.
植物耐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分子水平的耐盐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通过综述与耐盐有关的几种重要分子的性质和作用,总结了几种与植物耐盐有关的基因以及它们在盐分胁迫下的表达和调控。  相似文献   
970.
目的:构建特异性抑制甲胎蛋白(AFP)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AFP基因功能及AFP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并合成AFP特异性的短链寡核苷酸,退火形成双链DNA片段,通过与RNAi-Ready pSIREN-DNR-DsRed-Express Donor V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扩增、纯化得到所需质粒,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鉴定其分子量及插入片段的序列。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纯化后的质粒大小约为6740bp,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完全符合。结论:构建了AFP特异性的siRNA表达质粒pSIREN-DNR—DsRed-Express Donor Vector-AF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