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41.
目的:研究PARP-1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高糖处理H9C2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RP-1 m RNA和蛋白水平。H9C2细胞转染PARP-1 si RNA和si RNA control,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RP-1 m RNA和蛋白水平。用高糖处理转染PARP-1 si RNA后的H9C2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PARP-1 m 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培养的H9C2细胞(P0.05)。PARP-1 si RNA能够明显下调H9C2细胞中PARP-1 m RNA和蛋白水平。高糖处理后H9C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中MDA水平升高,细胞中SOD水平降低,细胞内的PCNA水平降低,p38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与正常培养的H9C2细胞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高糖培养下调PARP-1的H9C2细胞,细胞存活率有所升高,细胞中MDA水平降低,细胞中SOD水平也升高,细胞中PCNA水平升高,细胞中p38MAPK磷酸化水平降低,与单纯高糖培养的细胞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RP-1在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途径,增加细胞脂质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TGR5)和尾型同源盒2(Caudal type homeobox 2,CDX2)在胃黏膜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及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GR5和CDX2在57例慢性胃炎、85例IM、98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各组间TGR5和CDX2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TGR5和CDX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IM和胃癌组织中TGR5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4.1%和58.2%,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织(P0.01)。TGR5高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III+IV期)(P=0.004)、淋巴结转移(P=0.046)及预后较差(P=0.006)相关。胃癌组织中CDX2的高表达率(30.6%)较IM组织(48.2%)显著降低(P0.05),但其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织(P0.01)。CDX2高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I+II期)(P=0.008)、无淋巴结转移(P=0.014)、预后较好(P=0.023)相关。TGR5和CDX2表达在慢性胃炎和IM中无相关性(P0.05),在胃癌中呈显著正相关(P=0.003)。结论:TGR5和CDX2在IM和胃癌组织中均显著上调,可能参与了IM和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43.
为研究洱海底泥特性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比例洱海底泥与湖岸土壤掺混形成五种基质,并分别移栽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光叶眼子菜、穿叶眼子菜和狐尾藻,进行为期70d的室外生长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几种植物的影响具种间差异。(1)在基质为50%深层底泥+50%湖岸土壤(碳、氮、磷含量分别为31.59、0.334和0.095 mg/g)时,苦草、马来眼子菜和光叶眼子菜的株高最大;基质为100%深层底泥(碳、氮、磷含量分别为37.88、0.803和0.149 mg/g)时,黑藻、微齿眼子菜、穿叶眼子菜和狐尾藻的株高最大;(2)基质为100%深层底泥时,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和光叶眼子菜生物量增加最多且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基质为100%浅层底泥(碳、氮、磷含量分别为77.37、5.691和0.136 mg/g)时,穿叶眼子菜生物量增加最多,相对生长速率最大;狐尾藻在基质为50%浅层底泥+50%深层底泥(碳、氮、磷含量分别为49.27、2.005和0.131 mg/g)时生物量增加最多,相对生长速率最大;(3)基质为100%湖岸土壤(碳、氮、磷含量分别为22.06、0.327和0.231 mg/g)时,7种沉水植物均生长缓慢,生物量增加较少。综上所述,中营养底泥(碳、氮、磷含量分别为31.59-49.27、0.334-2.005和0.095-0.131 mg/g)更适合沉水植物生长,底泥中过高或过低营养都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944.
为了解荷木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干湿季差异,利用热消散探针法(TDP)连续监测荷木(Schima superba)液流密度(Js),基于测定的叶片水势(Ψ_L)、叶面积指数(LAI)及胡伯尔值(A_S∶A_L)等参数,结合同步监测的环境因子,分析整树水力导度(K_L)、冠层气孔导度(GS)和蒸腾有效储存水量(Q)的干湿季变化。结果表明,干季荷木林出现土壤水分亏缺,使荷木对水分吸收和传输的阻力增加。但G_S对水汽压亏缺(VPD)的敏感性较高,使干湿季正午叶片水势(Ψ_(L-mid))、土壤-叶片水势差(ΔΨ_(S-L))保持相对稳定;干季荷木通过降低LAI、K_L和G_S有效调控蒸腾;增加Q对日蒸腾的贡献率及单位叶面积的Q以部分补偿水分胁迫。这些适应性调节使荷木在光热资源仍然充足的干季保持旺盛的蒸腾活动,维持与湿季相似的单位叶面积蒸腾量。因此,K_L和G_S的调节作用、Q的水力补偿效应以及自身水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荷木干湿季单位叶面积的水分利用呈常数状态,并且SWC对蒸腾无明显的限制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5.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我国重要的濒危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法,从铁皮石斛根、茎和叶中分离获得22株内生真菌。采用固相微萃取固定吸附(SPME),结合气相质谱(GCMS)解吸附分析技术对其中具有产香特性的3株内生真菌KLBMPD001、KLBMPD004和LBMPD009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3株内生真菌均含有较高比例的棕榈酸,分别为37.94%、24.15%和48.55%,其中菌株KLBMPD001和KLBMPD009含有一定比例的硬脂酸,分别为12.64%和37.37%,只有菌株KLBMPD004含有8.74%的酞酸二丁酯。  相似文献   
946.
以蝴蝶兰品种‘中国红’、‘牛魔王’为试材,研究不同肥料对蝴蝶兰生长及开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花无缺10-30-20肥)、T2(单体肥营养液N∶P∶K=1∶3∶2)处理的蝴蝶兰性状指标优于CK,但T1与CK对花的观赏性影响差异不显著;T2处理对蝴蝶兰叶的大小、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花箭长、花朵数量均显著提高,更有助于提高蝴蝶兰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947.
中华蜜蜂Orco嗅觉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鉴定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Orco嗅觉受体基因, 并对其在工蜂触角上进行免疫荧光定位。【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中华蜜蜂Orco基因, 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使用Real-time PCR技术鉴定其在中华蜜蜂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的表达谱; 利用免疫荧光定位技术在中华蜜蜂工蜂触角中对Orco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获得中华蜜蜂Orco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命名为AcerOrco (GenBank登录号: JF968610.1), 其全长为1 434 bp, 编码477个氨基酸, 预测其含7个跨膜结构以及4个位于细胞膜外的亲水区。表达谱分析显示, AcerOrco在卵、 幼虫和蛹期呈低丰度表达, 1日龄及内勤蜂时期主要在触角和足中表达, 且在1日龄的触角中表达量最高; 采集蜂时期的触角、 头(去除触角)、 胸、 腹和翅中均有较高丰度的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 AcerOrco不仅在采集蜂触角鞭节上大量表达(尤其在触角鞭节第1亚节中表达量较高), 而且常成对出现, 并且发现AcerOrco可能主要在触角毛形感器的外部神经元(outer dendrite, OD)以及板形感器的树突神经元中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AcerOrco基因全长, 获得了其表达谱, 且将其定位于工蜂采集蜂的触角感器神经元上, 最终推测AcerOrco与中蜂嗅觉发育和触角感器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8.
大黄鱼仔稚鱼脊柱、胸鳍及尾鳍骨骼系统的发育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二重染色法对3-28日龄人工培育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Richardson)仔稚鱼的部分骨骼系统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仔鱼的脊索从6日龄(平均全长MTL3.9mm)开始分节,8-10日龄髓弓、脉弓先后开始发育,14日龄(MTL7.5mm)脊椎骨、髓棘、脉棘均已形成,至28日龄(MTL19.5mm)已发生骨化;大黄鱼仔鱼孵化时,胸鳍的上匙骨、匙骨、后匙骨、支鳍骨原基已形成,27日龄(MTL19.0mm)稚鱼具5块支鳍骨,鳍条发育完整;尾鳍发育以8日龄仔鱼脊索后端腹部2块尾下骨的形成开始,至14日龄仔鱼尾鳍已初具雏形,尾杆骨、尾上骨和尾下骨均发育完全,21日龄稚鱼尾下骨排列成弧状,第三与第四块尾下骨之间的缝隙增大,把尾鳍鳍条分为上下两部分,鳍条分节明显,28日龄稚鱼尾鳍尾杆骨及鳍条发生钙化。    相似文献   
949.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刘志勇  李洪杰 《遗传学报》1999,26(6):673-682
利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RAPD标记、SCAR标记和荧光源位杂交技术对小麦抗病育种材料中的抗白粉病Pm21基因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50.
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关联维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种群格局关联维数揭示出个体空间关联的尺度变化规律,表明种群个体的空间相关程度。采用关联维数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研究表明,各类兴安落叶松林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具有较高的关联维数(接近2),个体空间关联程度较高,其次序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1.746)>草类-兴安落叶松林(1.740)>越桔-兴安落叶松林(1.550)>杜香-兴安落叶松林(1.468)。兴安落叶松-白桦林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关联维数较小(<1.512,远离2),个体间关联较弱,处于劣势伴生地位。通过将各天然森林类型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比较显示,个体空间相关程度由高至低的次序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1.762)>兴安落叶松天然林(1.626)>兴安落叶松-白桦林(1.434),揭示出兴安落叶松种群在不同森林类型中个体空间关联的尺度变化的差异。文中还对综合运用各种分形维数揭示种群格局尺度变化特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