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38篇
  15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Black rot caused by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Pam.) Dowson is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 of cauliflower causing huge loss to the farmers throughout the world. Since there are limited sources of resistance to black rot in B. oleracea (C genome Brassica), exploration of A and B genomes of Brassica was planned as these were thought to be potential reservoirs of black rot resistance gene(s). In our search for new gene(s) for black rot resistance, F2 mapping population was developed in Brassica carinata (BBCC) by crossing NPC-17, a susceptible genotype with NPC-9, a resistant genotype. Out of 364 Intron length polymorphic markers and microsatellite primers used in this study, 41 distinguished the parental lines. However,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bulk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three markers At1g70610, SSR Na14-G02 and At1g71865 which were used for genotyping of F2 mapping population. These markers were placed along the resistance gene, according to order, covering a distance of 36.30 cM. Intron length polymorphic markers At1g70610 and At1g71865 were found to be linked to black rot resistance locus (Xca1bc) at 6.2 and 12.8 cM distance, respectively.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identification of markers linked to Xca1bc locus in Brassica carinata on B-7 linkage group. Intron length polymorphic markers provided a novel and attractive option fo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due to high cross transferability and cost effectiveness for marker assisted alien gene introgression into cauliflower.  相似文献   
992.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转录子,在表观遗传、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维持细胞稳态。研究表明多种LncRNA的表达失衡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干细胞的全能性、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新近的研究显示许多LncRNAs特异表达与眼部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目前报道的与眼部常见疾病如翼状胬肉、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肿瘤等差异表达LncRNAs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LncRNAs作为眼部疾病的生物学标记和潜在治疗靶点的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3.
994.
棉铃虫持续取食对棉花三种防御酶活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取食作为一种关键的生物胁迫因子对棉花防御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植物对昆虫取食产生的防御响应,在昆虫与植物的生态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明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取食与棉花防御性之间的动态互作关系,本文研究了棉铃虫持续取食下及停止取食后,棉花中3种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的时间效应。在明确了棉花受损程度与棉铃虫取食时间关系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棉铃虫持续取食2、6、12、18和24h,对棉花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针对棉铃虫持续取食棉叶12h后停止取食,研究了去除虫害胁迫后0、6、12、24和36h,棉花体内PAL、LOX、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棉铃虫持续取食棉叶24h内,棉花中3种防御酶的活性响应有所不同,其中,棉铃虫持续取食2和6h对棉花体内PAL活性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持续取食12h显著诱导了PAL活性,持续取食24和36h,均极显著诱导了PAL活性;棉铃虫持续取食2、6、12、和18h均显著诱导了棉花体内LOX活性,持续取食24h极显著诱导了LOX活性;棉铃虫持续取食6h极显著诱导了棉花体内PPO活性,持续取食24h显著诱导了PPO活性。棉铃虫取食12h后停止取食,在去除虫害除胁迫后0、6、12、24和36h,棉花体内PAL活性均显著升高;而LOX活性则呈现出先升高后恢复正常的现象;PPO活性开始无变化,但在胁迫去除后12和24h显著增高,到36h恢复正常。可见,棉花体内PAL、LOX和PPO活性对棉铃虫取食产生的防御响应,与其受虫害持续取食胁迫时间的增长呈正相关,随着取食时间和受危害的程度加大而升高。并且,在虫害胁迫去除后的一定时间内,棉花体内PAL、LOX和PPO活性依然会保持较高的活性状态,而同等程度机械损伤后的棉叶内PAL、LOX、PPO活性均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说明棉花对于棉铃虫取食胁迫的防御与棉花生理生化性质的改变有关,且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995.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高效精准监测红火蚁在其防控中尤为重要,而诱饵诱集是监测红火蚁的有力措施,相对诱饵的筛选和改进,诱集器方面研究则较为滞后。本文对“透明塑料瓶+火腿肠”(PS)和“新型诱集器+火腿肠”(TS)这两类诱集器的红火蚁诱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下午1∶30至3∶30时段,PS处理透明塑料瓶在放置5 min之后存在明显的升温效应,伴随着诱集到的红火蚁数量明显减少,诱集到红火蚁的诱饵比例也下降明显,较TS处理下降了43.6%。而且,TS的投放时间和回收耗时均明显比PS的短;在复杂的荒地生境中,投放的诱集器数量越多,PS的诱集器回收率则越低;当投放的诱集器达到90个时,PS处理回收率为92.34%,而TS处理为98.67%。综合上述分析,诱集方法TS由于诱饵开放、诱集和标示一体、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应用效果上较PS有优势,适用面更广,今后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并应用于红火蚁的调查监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放疗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VEGF、bFGF、TNF-α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选择24只裸鼠,均在左侧腋部皮下注射0.2 m L Hela细胞悬浊液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 group,CG)、沙利度胺组(Thalidomide group,TG)、放疗组(Radiotherapy group,RG)和联合治疗组(TG+RG),每组6只,分别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沙利度胺溶液、放疗、沙利度胺溶液+放疗处理。治疗14 d后,通过检测裸鼠肿瘤体积、肿瘤抑制率、肿瘤延迟生长时间(Delayed tumor growth time,TGD)、放射增敏比(Radiosensitization ratio,SER)、肿瘤细胞的坏死程度、微血管密度、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肿瘤组织中VEGF、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沙利度胺联合放疗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治疗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组、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裸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变慢,肿瘤抑制率均显著增高,TGD均显著均明显延长,坏死细胞个数均明显增多,微血管密度、血清和肿瘤组织中VEGF、bFGF、TNF-α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沙利度胺组和放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裸鼠瘤重均明显变慢,肿瘤抑制率均显著增高,TGD均显著均明显延长,坏死细胞个数均明显增多,微血管密度、血清和肿瘤组中VEGF、bFGF、TNF-α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放射增敏比(SER)大于1。结论:沙利度胺可显著增强放疗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效果,可能与其显著降低VEGF、bFGF、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破裂或腐蚀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寻找易损斑块新血清标记物对于早期识别和干预高危患者至关重要。新近发现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且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关系密切,是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本综述主要介绍妊娠相关蛋白-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心血管疾病以及易损斑块关系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负载金属离子的5A沸石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白色念珠菌,利用倍比稀释法对5A沸石组、磺胺嘧啶银组及载不同浓度Ag+、Zn2+5A沸石共15组进行了体外抗菌试验研究,确定最佳抗菌效果离子负载方案。结果:三种细菌的MIC,双金属离子负载在抗菌上具有协同载Ag+5A沸石分别达到了125μg/ml~500μg/ml、31.25μg/ml~500μg/ml、250μg/ml~500μg/ml;附载Zn2+5A沸石分别达到了12.5mg/ml~25mg/ml、6.25mg/ml~50mg/ml、25mg/ml;负载双离子5A沸石分别为250μg/ml~500μg/ml、62.5μg/ml~500μg/ml、500μg/ml。结论:5A沸石负载金属离子后均具有抗菌作用,且抗菌作用与附载金属离子的量正相关;负载相同质量Ag+的5A沸石较附载Zn2+者具有更强的抗菌作用;双金属离子负载在抗菌上具有协同作用;2%Ag++8%Zn2+与2%Ag++10%Zn2+及4%载银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美国BIOSITE公司的trige分析仪检测外周血BNP的浓度,免疫浊度法测定CRP的浓度,研究正常对照组(20人),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33人),慢性心力衰竭组(61人)BNP、CRP浓度变化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并将CHF患者分为治疗组(33人)和对照组(28人),两组在同等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毫克,1个疗程(15天)结束后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血浆BNP、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相比较,慢性心衰组BNP、CRP浓度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非特异炎症反应,血浆BNP、CR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供血,抑制炎症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0.
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碳源、氮源、接种量、初始pH值、温度等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生物量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摇瓶培养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结论: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有利于鸡腿菇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形成,在初始pH值6、接种量10%、温度26℃、250ml摇瓶装液量l00ml的条件下,鸡腿菇深层发酵结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发酵曲线测定,确定了鸡腿菇适宜发酵周期为144h,胞外多糖最高可达1.98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