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8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237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1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针引起脊髓P物质释放的频率依赖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沈上  边景檀 《生理学报》1996,48(1):89-93
我室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频率的电针可引起脊髓释放不同种类的阿片肽。本工作观察P物质(SP)释放的频率依赖性,电针频率选择2,4,8,15,30和100Hz,分别收集电针期间及电针前后各30min的脊髓灌流液,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电针有效组和电针无效组P物质免疫活性(SP-ir).结果如下:(1)电针有效组:2Hz引起SP-ir降低,与电针前相比,P<0.01;4Hz电针前后SP-i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15,30,100Hz时SP-ir均增加(P<0.01),其中15Hz时SP增加最多(P<0.001),表明刺激引起SP释放有频率依赖性。(2)电针无效组:不论应用何种频率,电针前后脊髓灌流液中SP-ir变化不大(均P>0.05)。提示,电针时脊髓液中SP含量变化与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2.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方法观察外源性氧自由基对大鼠心肌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受体)及其亚型α_(1A)与α_(1B)的影响和对β肾上腺素受体(β受体)的影响。发现:(1)·OH,使α_1受体与~(125)IBE2254最大结合量(B_(max))分别下降55%与36%。(2)·OH可使α_1受体与~(125)IBE2254结合的K_d值增高171%,而对K_d值无影响。(3)·OH,均使α_1受体亚型α_(1A)与α_(1B)之间的比例增加。(4)·OH,对β受体与~(125)IPIN最大结合量B_(max)和K_d值均无影响。(5)氧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或超氧化物歧化酶均可对抗氧自由基引起α_1受体及其亚型的改变。上述结果提示,氧自由基可直接作用于心肌膜,引起α_1受体数量和亲和性下降,α_1受体亚型α_(1A)与α_(1B)之间的比例改变。  相似文献   
23.
细胞外Ca^2+内流入胞质的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胞外Ca^2+主要是通过塌压依赖性Ca^2+通道和钙池耗竭依赖性Ca^2+通道而内流的。前者主要见于电兴奋细胞,这一过程比较清楚;后者主要见非兴奋细胞,情况远较复杂:外来信号激活内贮钙池,钙池在释放Ca^2+同时通过目前尚不清楚的途径将直接或间接传至质膜Ca^2+通道,而诱发Ca^2+内流。  相似文献   
24.
Catalase activity in cell cultures of fetal rat mesencephalon was decreased by 42 and 50%, respectively, after exposure to 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 (l-DOPA, 100 μM) or dopamine (100 μM) for 48 h. Catalase activity was also decreased 21% by 10 μM hydroquinone. Ascorbic acid (200 μM), an agent that suppresses the autoxidation of l-DOPA and dopamine, blocked the anti-catalase effect of l-DOPA, but not that of dopamine. Inhibitors of the A and B forms of monoamine oxidase (20 μM clorgyline plus 20 μM pargyline) had no effect on the anti-catalase action of either l-DOPA or dopamine. The latter results suggest that products of the oxidative deamination of dopamine by monoamine oxidase are not involved in the suppression of catalase activity. However, autoxidation reactions of l-DOPA may play a role since ascorbate suppressed the anti-catalase effect of l-DOPA. On the contrary, the basis for the failure of ascorbate to similarly block the anti-catalase effect of dopamine is uncertain. l-DOPA and dopamine (25 μM) also inhibited crystalline catalase in solution after incubation for 1 h at neutral pH (40–50% inhibition). Inhibition was blocked by 0.45 M ethanol, indicating a need for autoxid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ompound II, which is an enzymatically inactive form of catalase. The ability to model the enzyme inhibition in purely chemical experiments indicates a probable mechanism for loss of enzymatic activity in cell cultures. Inhibition of catalase may contribute to cell damage during incubation of cultures with l-DOPA, dopamine, or other autoxidizable compounds. Copyright © 1996 Elsevier Science Ltd  相似文献   
25.
九种罕见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eportonNineRareSpeciesofHumanChromosomalAbnormalKaryotypesHanWeitian;QuOu;YuPing;JiangMiao(LiaoningResearchInstituteofFamilyPlanning,Shenyang110031)自1983年以来,我们对数千例不育及胚胎丢失等生殖异常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大量异常染色体核型,而且异常种类繁多,已报道世界首报人类异常核型25种[1]。最近,在不良妊娠患者中又发现9种异常核型,经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鉴定,为世界首次报道.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及核型例1男,30岁,表型及智力正常,其妻子妊娠两次,均在无任何诱因情…  相似文献   
26.
韩中胜 《生理学报》1994,46(6):581-585
在大鼠海马脑片标本上,用微电极记录并标记了4个枝形吊灯样中间,约占所记录到的39个中间神经元的10%,与蓝状中间神经元显著不同之处是,这4个神经元均对细胞内去极化电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放电频率适应现象,用细胞内注射biocytin的方法证实,蓝状中间神经元轴突终末主要分布在锥体在颗粒细胞层,与这些细胞胞体形成接触,而4个枝形吊灯样中间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增高度选择性分布在锥体和颗粒细胞轴突始段区,上述结  相似文献   
27.
MPEG-SOD对急性低氧下鼠左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活化后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偶联,经纯化后得到MPEG-SOD,鉴定其分子量约为7.0×105Dation。其在血液循环中酶活性半衰期超过30h,远大于天然SOD(6-10min)。SD雄性大鼠分三组.对照组(n=8.由股静脉注入0.2ml生理盐水)、NativeSOD组(n=8,注以0.2ml生理盐水配的800USOD)和MPEG-SOD组(n=9,注以800UMPEG-SOD)。低氧前三组鼠的心率(HR)、左室内峰压(LVP)、左室压微分(LV±dp/dtmax)和股动脉压(AP)均无统计学差别。在模拟6000—6500m高度急性低氧1.8.14min记录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如下:除HR外,NativeSO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别,MPEG-SOD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MPEG-SOD对急性低氧导致的左心室力学指标的减弱有明显保护作用,提示超氧自由基(O2-)在急性低氧导致左心室功能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即可能是由O2-及其衍生的其它自由基损害心肌细胞生物膜系统所致。  相似文献   
28.
大豆蚜嗅觉在选择寄主植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杜永均  严福顺 《昆虫学报》1994,37(4):385-392
大豆蚜 Aphis hlycines 有翅和无翅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寄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作用。大豆蚜触角感受器对植物气味具有嗅觉生理反应,对一些化合物的最小感觉阈值达10-5至10-6体积比浓度,表明大豆蚜触角上存在识别植物气味的嗅觉受体细胞。由此证明,嗅觉在大豆蚜选择寄主植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大豆蚜嗅觉在选择寄主植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大豆蚜APhisglycines有翅和无规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奇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作用。大豆蚜触角感受器对植物气味具有嗅觉生理反应,对一些化合物的最小感觉阈值达10-5至10-6体积比浓度,表明大豆蚜触角上存在识别植物气味的嗅觉受体细胞。由此证明,嗅觉在大豆蚜选择寄主植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道海拔3417m和4280m地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青少年运动状态下心肺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3417m和4280m世居藏族的最大氧耗量、无氧阈值及最大心输出量都明显大于汉族,血氧饱和度(Sao2)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降低。海拔3417m藏、汉族的△Sao2分别为7.46%和10.03%,4280m处为8.57%和13.75%,最大心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研究提示,藏族青少年有较高的最大有氧能力,反映了他们对低氧环境的适应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