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采用血清学的方法观察冠心病(CHD)与肺炎嗜衣原体感染及白细胞介素-6之间相关性并对其致病机理作一简要探讨。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技术检测136例CHD患者血清中的肺炎嗜衣原体抗体CP-IgA、CP-IgG、CP-IgM阳性率,并对其中肺炎嗜衣原体阳性者进行IL-6的检测。有64%CHD患者血清特异性CP-IgA呈阳性,与健康对照组的8.8%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而CP-IgG和CP-IgM与对照组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CHD肺炎嗜衣原体CP-IgA阳性者的IL-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1)。冠心病病人血清肺炎嗜衣原体抗IgA的高阳性率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联系,是CP-IgA慢性感染CP的标记物,肺炎嗜衣原体感染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而炎症因子IL-6水平的升高也提示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以及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菝葜属和肖菝葜属的核型变异和系统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及花序特征对菝葜科Smilacaceae菝葜属Smilax和肖菝葜属Heterosmilax进行了系统演化研究,报道了国产菝葜科17个分类群的核型。根据已研究的部分形态学特征和已有的核型和分子序列资料,对它们的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整个类群的核型变异表现在二型化、多倍化、染色体的微变异以及染色体基数递减(从16-15-13),16为菝葜类群的基本染色体基数。(2)草本菝葜的核型对称性在东亚到北美种类中,表现出从对称到不对称的变化,而木本菝葜的各组间并未表现出这种趋势。(3)先出叶(prophy11)是宿存的芽鳞,因此在菝葜组sect.China和土茯苓组sect.Coilanthus中具花序的分枝(该分枝基部具先出叶)与圆锥菝葜组sect.Macranthae和穗菝葜组sect.Smilax中着生叶腋的花序分枝或者具关节的单伞形花序是同源的;结合ITS资料,推测花序原始类型是具伞形花序无总花梗呈穗状排列的种类。从祖先类型,花序的分化朝两个方向:一为菝葜属的菝葜组和土茯苓组以及肖菝葜属的全部种类为代表的生于叶腋的单伞形花序,另一为菝葜属的圆锥菝葜组sect.Macranthae的全部种类构成的圆锥.伞形花序。(4)肖菝葜属的核型和ITS数据都表明其为非单系类群,与草本菝葜和土茯苓组成员为姐妹群,首次发现花被2/3联合的过渡类型——筐条菝葜S.corbularia,建议将肖菝葜属降为亚属,置于菝葜属。(5)核型特点支持草本菝葜是东亚起源,扩展到北美,与土茯苓组种类有共同祖先.来自于x=16的木本菝葜,赞同恢复草本组sect.Nemexia。(6)在广布种菝葜S.china中首次发现二倍体居群,已知其存在3种倍性(2x、4x和6x),发现不同倍性居群的分布规律,推测在第三纪至更新世中期日本、台湾岛与大陆分离之前,菝葜的叙居群已广泛分布,而目前广泛分布的缸居群是岛屿与大陆分离后形靠的。(7)我国西南是菝葜科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64.
Li H  Ni Y  Su M  Qiu Y  Zhou M  Qiu M  Zhao A  Zhao L  Jia W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07,6(4):1364-1370
In conventional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intersubject differences within an animal strain are normally neglected, leading to variations in pharmacological outcomes in response to the same stimulus. Using two classical experimental models, the Streptozotocin (STZ)-induced diabetic model of Wistar rats and the high-energy, diet-induced obesity model of Sprague-Dawley rat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different outcomes of STZ or diet intervention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 in predose (baseline) urinary metabolic profiles of the rats. The pharmacometabonomic analysis of predose metabolic profiles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subject difference is, to a great extent, associated with gut-microbiota, which predisposes different pathophysiological outcomes upon diet alteration or chemical stimulus. We hypothesize that there may exist an important association between observations from these two models and the obese/diabetic human population in that subtle variations in metabolic phenotype may predetermine different systems' responses to xenobiotic perturbation, ultimately leading to varied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Results from two independent models also suggest that the pharmacometabonomics approa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study of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drug evaluations, where endogenous metabolite signatures of predose individual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minimize intersubject difference and the resulting variation in the postdose pharmacologic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65.
DEAR EDITOR:Centenarians are a typical longevity model characterized by delayed onset of morbidity in age-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cancer,cardiovascular disease,dementia,and stroke(Andersen et al,2012).Though there may be a number of underlying mechanisms behind this longevity,curiously it seems that the survival advantage persists in their offspring(Terry et al,2003),suggesting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role for genetic factors.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heritability of human longevity may be~25%(Herskind et al,1996;Mcgue et al,1993),whicih is consistent with other studies on model  相似文献   
66.
线叶嵩草草地群落构成及种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线叶嵩草群落和退化的线叶嵩草群落为对象,采用方差比率法分析群落总体关联性;基于2×2列联表及植物种重要值,运用χ2检验和Jaccard指数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了群落构成、植物种间关系及群落演替的阶段。结果表明:(1)2个群落物种组成差异小;(2)群落总体关联性均为显著负相关,群落种间关系整体上比较紧密;(3)群落内多数物种间联结性较弱,独立性较强,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种对数约各占一半。研究认为,2个线叶嵩草群落均处于不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67.
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有关超微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海洋,直到近年来淡水超微藻才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淡水生境中发现的超微藻主要包括真核超微藻和原核聚球藻,而在海洋生境中分布广泛的原绿球藻在淡水环境中则很少被发现。超微真核藻多样性极其复杂,几乎在所有的门类都有发现;而目前在中国湖泊中发现的聚球藻主要以富含藻蓝素的聚球藻为主。影响超微藻生长的因子主要包括营养盐、温度、光照及生物因子(如捕食)等,自然水体的超微藻可能同时受多个以上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由于超微藻细胞微小,形态特征不明显,而且大部分物种不能被分离纯培养,因此传统研究方法受到限制,直至近些年来,荧光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有机会对超微藻多样性和生态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淡水超微藻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淡水超微藻的主要类群及其环境影响因子,重点阐述了当前超微藻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8.
采用对峙培养法、凹玻片法、LB琼脂培养基萌发法测定短小芽孢杆菌AR03对烟草赤星病菌和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AR03菌液对2种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经AR03菌液原液(3×108cfu·mL-1)处理的菌丝隔间变短、肿胀且集结成团,内含物聚集,菌丝顶端生长膨大畸形;经该菌液处理的赤星病菌分生孢子不萌发或萌发产生畸形芽管,分生孢子变形、肿大,纵横分隔部分的组织膨胀呈泡状.AR03菌液原液、30倍液和200倍液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平板抑制率分别为100%、91.4%和 69.3%,菌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的破坏作用表现为分生孢子不萌发,细胞肿胀变形、细胞原生质解体或收缩,孢子内、外壁分离,由于原生质外泄,一些分生孢子内部呈中空状.温室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AR03菌悬液处理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次药后7和15 d,AR03菌液原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8%和90.3%,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著;而100倍稀释液的防效分别为70.0%和73.3%,与对照药剂差异显著.AR03菌株防治白粉病的持效期为30 d以上.  相似文献   
69.
东北地区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极端高温是制约东北农作区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内日最高温度大于30℃的积温(AT)和日最高温度大于30℃的天数(AD)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极端高温对东北农作区不同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应对高温的对策.结果表明:1961—2010年,东北农作区玉米生育期内温度显著升高,开花期(花前花后20 d)最高温度明显大于其他生育时期,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播种到开花前11 d)、花期和生育后期(开花后11 d到收获)4个时期日最高温度的气候趋向率分别为0.16、0.14、0.06和0.23℃·10 a-1.近50年东北农作区玉米全生育期AT明显增加,西南部地区的AT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营养生长期AT的增加趋势明显大于其他两个时期.玉米全生育期AD明显增加,高值区也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生育后期的AD的增加趋势大于其他两个生育时期.东北农作区玉米生育期内极端高温显著影响玉米生产,其中营养生长期的极端高温对玉米产量的不利影响十分显著,松辽平原地区玉米生产的高温风险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优化作物布局,培育耐高温品种,调整玉米生产管理措施,构建防灾减灾玉米生产体系是东北农作区玉米生产应对高温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0.
目的筛选与Rap GA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人源Rap1GAP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揭示其与肿瘤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与Rap1GAP同源的来自美丽线虫的Rap GAP作为饵蛋白,以来源于美丽线虫的c DNA文库作为靶蛋白,应用p PC97、p PC86组成的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c DNA文库中与Rap GA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通过营养缺陷平板(-LTH)筛选出63个拟似阳性菌落。经过Lac Z鉴定,19个菌落为阳性,其中7个为强阳性。提取来自19个酵母菌落中的重组DNA,经PCR扩增,12个菌落出现阳性结果。将该19个重组DNA分别电转化入DH5α细菌,涂板培养后,每板挑取4~10个克隆,通过Sal I和Not I双酶切鉴定进行阳性克隆筛选。将阳性克隆的重组DNA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 Bank比较,其中4个克隆的DNA片段为Y39b6a基因片段、2个为Rap GAP、1个为苯丙氨酸-4-羟化酶、1个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还有1个DNA片段编码美丽线虫特有的小分子蛋白的基因片段,其余11个DNA片段不编码已知蛋白质。结论初步筛选出与Rap GA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特别是其中有2个克隆为Rap GAP,提示Rap GAP可能以二聚体的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