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6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Background

BRAF mut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undergoing anti-EGFR monoclonal antibodies (moAbs), but current results are still inconclusive. The aim of this meta-analysis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F mutation status and the prognosis of mCRC patients treated with moAbs.

Methods

Eligible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by systematically searching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Knowledge, and OVID. Risk ratio (RR) for 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 Hazard ratios (HRs) for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were extracted or calculated. Prespecified subgroup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in KRAS wild-type and in different study types. The source of between-trial variation was explored by sensitivity analyses. Quality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by the Hayden’s criteria.

Results

A total of twenty one trials including 5229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meta-analysis. 343 patients displayed BRAF mutations of 4616 (7.4%) patients with known BRAF status. Patients with BRAF wild-type (WT) showed decreased risks of progression and death with an improved PFS(HR 0.38,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0.29–0.51) and an improved OS (HR 0.35 [0.29–0.42]), compared to BRAF mutant. In KRAS WT population, there were even larger PFS benefit (HR 0.29[0.19,0.43]) and larger OS benefit (HR 0.26 [0.20,0.35]) in BRAF WT. A response benefit for BRAF WT was observed (RR 0.31[0.18,0.53]) in KRAS WT patients, but not observed in unselected patients (RR 0.76 [0.43–1.33]).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in the subgroup analysis of different study types. Heterogeneity between trials decreased in the subgroup and explained by sensitivity analysis. No publication bias of ORR, PFS and OS were detected.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RAF mutant i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poor prognosis in mCRC patients undergoing anti-EGFR MoAbs therapy, especially in KRAS WT patients. Additional large prospective trials are required to confirm the predictive role of BRAF status.  相似文献   
32.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白鹤秋季迁徙停歇期觅食生境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秋季(10月8日—20日)及2009年秋季(9月20日—10月16日),通过样方法对觅食生境11个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利用卡方检验、资源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在莫莫格保护区对秋季迁徙停歇期白鹤觅食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鹤对距人为干扰源距离、植被密度、盖度、高度、植物性食物密度以及水深均具有选择性,但对宏观尺度干扰因子的选择性较低。其偏好觅食生境的特点为:距一级路>5000m,>二级路1500m以上,>三级路1000m以上,>居民点1000m以上,农田>1000m;植被密度20~50株/m2,盖度<10%,高度<20cm,扁杆藨草密度1~50株/m2,藨草密度1~10株/m2,水深40~60cm。白鹤秋季觅食生境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stic(P)=0.663+0.565×与一级道路距离+0.042×与二级道路距离+0.519×与三级道路距离+0.353×与居民点距离+0.169×与农田距离–0.455×植被密度–0.618×植被盖度–0.548×植被高度–0.158×扁杆藨草密度–0.404×藨草密度+0.920×水深,T(x)=eLogistic(p)/[1+eLogistic(p)],模型正确预测率为82.9%。  相似文献   
33.
基于MAXENT模型的贺兰山岩羊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振生  高惠  滕丽微  苏云  王晓勤  孔芳毅 《生态学报》2013,33(22):7243-7249
生境评价对物种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于2010年到2011年间,在贺兰山岩羊分布区采集其地理分布点数据以及环境变量数据,并运用MAXENT模型对贺兰山区域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达到优秀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岩羊生境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矿区、坡度、海拔和道路,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东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南部,而西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少量分布,适宜生境面积总和为1 006.9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8%。岩羊偏爱于海拔1 500-2 300 m的山势陡峭地带,建议对矿区和道路这两种人为干扰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岩羊的生境质量,促进其种群发展。  相似文献   
34.
干旱荒漠区银白杨树干液流动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12年7月1日至7月25日,在克拉玛依地区农业开发区对银白杨(Populus alba L.×P.talassica)人工林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对气象、土壤水分等指标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7月份的晴天银白杨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阴天呈多峰型,在测量时期液流速率日平均值为0.6059 L/h;银白杨树干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与太阳总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绝对值顺序为太阳总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银白杨边材面积与胸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4,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随树干胸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5.
基于Holdridge和CCA分析的中国生态地理分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艳  江洪  张秀英  金佳鑫  肖钟湧  程苗苗 《生态学报》2013,33(12):3825-3836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与生态地理区域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全国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及遥感植被指数等数据,综合分析中国范围生态地理区域的分异规律,制订了生态地理分区的初步方案,并建立了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基于Holdridge模型和CCA分析划分中国生态地理分区,建立了分区的指标体系,得到中国生态分区的大致界线,初步总结了各生态地理分区的地形、植被、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完成对中国区域生态地理分区的划分.基于CCA分析的生态地理的分区,不仅结合自然区划和生态地理两种方法,而且加入了生态群落和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结果显示,由于受到模型适用性及数据误差的原因,基于CCA分析的结果比Holdridge模型的结果更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36.
通过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属下5个系统分类组的种类及外来园艺品种共109个组合的有性杂交试验,以系统分类组合、园艺分类组合(不同茎的形态类型组合)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属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组内、组间的有性杂交,以及不同茎的形态类型的有性杂交均无显著差异,亲和力较强而可育性高,可在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属内进行广泛地远缘杂交; 云南产秋海棠属植物原种与外来园艺品种间的有性杂交亲和性弱而可育性低,需选择花粉粒和胚囊正常发育的外来园艺品种大量杂交,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克服远缘杂交不育,以期培育新颖奇特的秋海棠属植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37.
杂草稻是一类重要的稻属种质资源,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优良特性.本文以88份中国北方杂草稻资源和4份栽培稻为材料,研究了中国北方杂草稻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与水分生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北方杂草稻资源的光合和水分生理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杂草稻的光合速率变化范围在12.47~28.67 μmol CO2·m-2·s-1,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范围在1.39~3.40 mg·g-1.光合参数中,胞间CO2浓度的变异系数最小,气孔导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的直线关系,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可用杂草稻材料的优越性能对栽培稻进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38.
陈菀  郗敏  李悦  孔范龙  孔凡亭 《生态学杂志》2013,32(6):1613-1619
碳作为滨海湿地中重要的生命元素,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滨海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稳定同位素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滨海湿地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研究中,提高了其研究水平,并推动了其研究的进程.本文从有机物质生产、土壤有机质来源、食物链传递、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可溶性有机碳输出5个方面,综述了滨海湿地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通过植物及土壤δ13C值的测定进行有机质的生产机理研究及外源追溯,通过对比各生物种群的δ13C值分析碳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通过湿地排放温室气体及可溶性有机碳δ13C值的测定揭示影响碳输出的环境因子.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为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离包虫原头蚴,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比例为1:80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声功率为50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s,辐照后悬液涂片作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超声剂量相同时,微泡造影剂组的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低于单纯超声辐照组(P<0.05);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有一定降低;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物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微泡造影剂能增强对离体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0.
黄粉虫、蝇蛆和大麦虫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饲用昆虫.本试验采用或借鉴饲料营养成分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3种昆虫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和中长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黄粉虫、蝇蛆和大麦虫的粗蛋白含量(%)依次为50.20、45.62和45.08,粗脂肪含量(%)依次为28.96、30.10和41.71,总能含量(KJ/g)依次为26.16、25.95和28.66;蝇蛆中钙、磷、铁和锰的含量(mg/100 g)最高,依次为500.0、885.7、1.17和3.06,黄粉虫中铜和锌的含量(mg/100 g)最高,分别为1.49和10.51;黄粉虫中支链氨基酸、直链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均最高,依次为8.51、5.71、16.76和39.88,蝇蛆中苯丙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较高,依次为2.71、6.29和3.19;黄粉虫中C14∶0和顺C18∶2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6.15%和33.17%,蝇蛆中C16∶0和C16∶1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9.62%和4.08%,大麦虫中C18∶0和顺C18∶1的相对含量较高,依次为23.33%和43.54%.上述结果表明,三种昆虫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于养殖业中蛋白质饲料原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