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3篇
  1969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临床特征,旨在提高结肠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47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贫血症状多见,占78.7%(37/47),长期低热3例,肝转移瘤4例,肺转移瘤2例,皮肌炎1例;肿瘤多发生于右半结肠,占74.5%(35/47);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为主,占61.7%(29/47);Dukes分期:B期占44.7%(21/47),C期占42.6%(20/47);结肠镜是重要诊断方法,结肠镜与钡灌肠有互补优势;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结论: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以贫血多见,病变多位于右半结肠,结肠镜是主要确诊方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临床特征,旨在提高结肠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47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贫血症状多见,占78.7%(37/47),长期低热3例,肝转移瘤4例,肺转移瘤2例,皮肌炎1例;肿瘤多发生于右半结肠,占74.5%(35/47);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为主,占61.7%(29/47);Dukes分期:B期占44.7%(21/47),C期占42.6%(20/47);结肠镜是重要诊断方法,结肠镜与钡灌肠有互补优势;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结论: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以贫血多见,病变多位于右半结肠,结肠镜是主要确诊方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3.
The published human genome sequence contains many thousands of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HERVs) but all are defective, containing nonsense mutations or major deletions. Only the HERV-K(HML2) family has been active since the divergence of humans and chimpanzees; it contains many members that are human specific, as well as several that are insertionally polymorphic (an inserted element present only in some human individuals). Here we perform a genomewide survey of insertional polymorphism levels in this family by using the published human genome sequence and a diverse sample of 19 humans. We find that there are 113 human-specific HERV-K(HML2) elements in the human genome sequence, 8 of which are insertionally polymorphic (11 if we extrapolate to those within regions of the genome that were not suitable for amplification). The average rate of accumulation since the divergence with chimpanzees is thus approximately 3.8 x 10(-4) per haploid genome per generation.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the number of polymorphic elements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predicted by a standard population genetic model that assumes constant activity of the family until the present. This suggests to us that the HERV-K(HML2) family may be active in present-day humans. Active (replication-competent) elements are likely to have inserted very recently and to be present at low allele frequencies, and they may be causing disease in the individuals carrying them. This view of the family from a population perspective rather than a genome perspective will inform the current debate about a possible role of HERV-K(HML2) in human disease.  相似文献   
54.
55.
56.
杂色鲍头触角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石和荣  李海云  柯浩 《动物学报》2006,52(4):755-764
本文采用光镜和电镜方法,研究了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头触角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杂色鲍头触角的表皮布满乳头状突起,突起表面布满微绒毛,顶端具纤毛。头触角作为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具触觉兼嗅觉功能,其上皮为特殊的感觉上皮,其组成细胞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支持细胞、感觉细胞、腺细胞。头触角表皮之下的成分为平滑肌纤维和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里含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微孔细胞、变形细胞等成分。  相似文献   
57.
建立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探讨胃溃疡对胃壁中HAP1(huntingtin as-soc iated protein 1,HAP1)表达的影响。结果溃疡组大鼠胃壁中HAP1阳性细胞数目及光密度与正常进食的大鼠相比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58.
针对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其严重性,综述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技术,并对社会上使用的纸餐具以及相关可降解产品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要想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就必须政策和技术并重。  相似文献   
59.
铅污染现状及其修复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铅污染的现状、修复机理及存在的问题。其中重点阐述了国内在寻找铅的超累积植物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者对铅在植物体内吸收、运输和储存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已发现的与铅污染有关的基因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探讨了提高铅污染修复效率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0.
本实验旨在观察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NDG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细胞聚集的作用及其机制。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30min后进行再灌注72h,在再灌注30min,2、24、48h时分别腹腔注射一次NDGA(5、10mg/kg)。再灌注72h后检测脑损伤、内源性IgG渗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聚集、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和蛋白表达,并在再灌注3h后检测脑内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的催化产物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含量。结果显示:NDGA能显著改善脑损伤,减少内源性IgG渗出、中性粒细胞浸润、ICAM-1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降低脑内LTB4和CysLTs含量,但对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聚集没有影响。上述结果提示,NDGA对脑缺血亚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抑制主要表现为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机制可能与抑制5-LOX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