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31.
酿酒酵母菌耐热性快速鉴别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找出快速有效的鉴别酵母耐热性的方法。方法:酿酒酵母菌经过不同温度热激处理后,用美兰染色计数、稀释平板计数、发酵活力直接测定法和浊度测定法对酿酒酵母菌耐热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对酵母菌的形态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浊度测定的结果和发酵活力直接测定法测定的结果关系没有相关性,不便用来测定酵母菌的活力。用美兰染色计数、稀释平板计数和发酵活力直接测定法所得的结果有同样的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这些方法都可以表示酵母菌的活力,但各有其特点。其中,美兰染色计数是鉴别酵母耐热性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2.
激素对水生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学莎  李伟 《生态学报》2006,26(5):1542-1549
激素代谢是植物传导信号和调节生长发育的重要途径.陆地植物五大类激素在水生植物中也有分布,尽管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水生植物衰退的问题日益得到重视,但水生植物激素的研究和应用却远滞后于陆生植物.在总结了近年来激素类物质在水生植物中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激素的种类、激素的生理生态作用、激素生物合成的途径及作用的部位和机制、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激素类物质在实验和实践上的应用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了水生植物激素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从利用激素类物质诱导水生植物抗性的表达,提高抗逆性,恢复水生植被,以及研究和开发适于水生植物生产和管理的生长调节剂等方面,就水生植物激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3.
生物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分析仪器的小型化是提高生物分析灵敏度、速度、通量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微流控技术能够方便地操纵微量样品,具有集成度高、样品耗量小、污染少等诸多其他常量流控技术难以具备的优点,适用于进行多通道样品处理和高通量分析.除广泛采用的光学和电化学检测手段外,质谱也被用作这些微流控器件的检测器,并逐渐形成了微流控器件-质谱联用技术专门研究领域,进一步促进了自动化程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高通量生物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微流控器件-质谱联用领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进行了综述,不但介绍了微流控器件的制造技术还着重介绍了微流控器件-质谱联用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等生物质谱分析方面的应用和新近进展,评述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34.
A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的功能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S1蛋白作为A型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最初的研究着重于它对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方面考虑.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其基因的进化、蛋白质的抗原性作了详细的研究,同时发现流感病毒的NS1蛋白与流感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对凋亡的调节作用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是否产生干扰素及其所感染的细胞系直接相关.NS1蛋白能够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干扰素的产生,在流感病毒拮抗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这种干扰素拮抗作用可能与流感病毒的毒力有关.由于传统疫苗的广泛应用,NS1蛋白在临床应用中作为鉴别诊断免疫禽和自然感染禽的检测抗原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35.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impact of several factors linked to geography would shape life‐history traits in a gregarious species, using the pine processionary moth (PPM) Thaumetopoea pityocampa as a model system. PPM has a wid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ver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and it is a strictly gregarious species throughout larval development, where the total reproductive output of each female forms a colony. We reviewed both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data on PPM from all over its distribution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and extracted data on fecundity, egg size, egg parasitoid mortality, flight period, and development time. These life‐history traits were then related to location, expressed as latitude and altitude, local average temperatures, and host tree species. We found that PPM fecundity increaseed with latitude, concomitant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length of development and an earlier onset of adult flight. These results are the opposite of that found in other Lepidoptera species with a wid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in insects in general. We propose that a large colony size in PPM is important at higher latitudes because this confers an advantage for thermoregulation and tent building in areas where larvae have to face harsher conditions during the winter, thus shifting the optimal trade‐off between the number and size of eggs with latitude. However, host tree species also affe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gg number and size and the optimal outcome of these traits is likely a compromise between different selection pressures. © 2010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0, 100 , 224–236.  相似文献   
636.
目的研究运行中的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的情况。方法采用沉降菌法、棉拭子法等方法,研究运行中的屏障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指标下屏障系统内微生物的状况。结果动态下的屏障系统微生物情况与国标GB14925-2001中静态环境有较大不同,动物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沉降菌浓度远高于静态要求;辅助区域在规范化消毒及严格管理的情况下,能达到国标要求。屏障系统的微生物情况存在一定的昼夜变化规律,在晚间出现峰值。结论合适的换气次数可有效控制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沉降菌浓度;加强消毒及硬件的管理,是屏障系统内环境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637.
以小白菜、萝卜和四季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食前处理(清水浸泡、盐渍、漂烫)对蔬菜硝酸盐和维生素C(Vit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浸泡和漂烫处理均可较大程度地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盐渍处理硝酸盐含量下降不明显,其中萝卜经盐渍后硝酸盐含量反而升高;三种处理方式以漂烫0.5 min处理蔬菜VitC含量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638.
红豆杉植株紫杉醇含量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的因素较多。为了提高红豆杉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国内外已开展大量研究,其中多数是以天然红豆杉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不同种类、树龄、器官、物候期、生长环境等因子对天然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均有影响。本文综述了影响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各种因子,并对紫杉醇测定方法、天然红豆杉与人工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以及红豆杉中其它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39.
水霉菌总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EP管反复冻融和研磨的破壁方式,利用溶菌酶法、CTAB法、改良CTAB法、尿素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等5种方法,分别对5种鱼类致病性水霉菌(寄生水霉、多子水霉、异株水霉及两未定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ITS区基因(包括5.8S rDNA)PCR扩增对DNA进行了评价.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表明,5种方法均可提取到水霉菌DNA,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5种水霉菌的DNA产量和质量最高,A260/A280在1.79-1.82之间,浓度为45μg/mL;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全部扩增到明亮、整齐、无拖尾的特异性条带,其他几种方法均存在暗带或无带现象.因此,改良CTAB法可以作为水霉菌DNA提取以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40.
酒精诱导突触发生期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骆嘉  柯尊记 《生命科学》2008,20(1):111-115
在突触发生时期,酒精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可能是胎儿酒精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之一。酒精可能通过增加自由基的产生,影响神经递质受体的功能、干扰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激活内源性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等分子机制,促进发育过程中的神经元凋亡。酒精影响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新近的研究显示,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介导酒精引起的蛋白翻译受阻和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