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6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51.
北京东灵山地区地形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关系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与土壤因子是决定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植物多样性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植物、地形与土壤三者之间在不同尺度上密切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功能过程非常重要。针对东灵山地区异质化景观现状,在小流域尺度上选取了76个20 m×20 m的样地进行调查,研究选取了16个指标,分别代表地形因子、植物群落与土壤性质。利用多元统计手段,对选取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典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植被、地形因子三者相互影响:地形因子与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植被的分布格局与群落结构,反过来群落因子也对土壤的理化因子产生较大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指示土壤肥力的一个敏感指标,3种不同肥力类型中,群落的层盖度与丰富度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决定其分布的地形特点也不相同。不同指标集团的典范相关分析表明,坡位主要影响乔木层盖度,海拔高度与全氮相关性密切,而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52.
不同降温速率对脐血干细胞冷冻复苏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不同降温速率对脐血造血干细胞各种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4℃~-40℃的降温范围内,分别选择-0.5℃/min, -1℃/min, -5℃/min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对复苏后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活性和CD34+含量的变化以及BFU-E、CFUGM和CFU-MK集落的回收率进行了考察,发现在-1℃/min的降温速率下,脐血MNC回收率可达93.3%±1.8%,活性可达95.0%±3.9%, CD34细胞回收率达80.0%±17.9%,BFUE回收率为87.1%±5.5%,CFUGM回收率达88.5%±8.9%,CFUMK的回收率也达到86.2%±7.4%。并且对复苏后的细胞进一步进行体外培养,发现在-1℃/min的降温速率下复苏的细胞仍然具有与未经冷冻细胞相似的扩增能力,而-0.5℃/min和-5℃/min这两种降温速率条件下复苏的细胞与未经冷冻的细胞相比差距较大。因而-1℃/min的降温速率对冻存脐血干细胞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53.
伊克昭盟项目区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伊克昭盟世行项目区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项目实施后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肥力;同时,提高了当地的林草植被覆盖度,改善了局地气候,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254.
海洋蛭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副溶血弧菌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蛭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 具有噬菌的特性, 对水体中细菌数量控制具调节作用。以副溶血弧菌为宿主菌, 利用双层琼脂法, 从海洋水体中分离出15株具有噬菌作用的细菌, 对形成噬菌斑能力最强的1株菌株进行特异性16S rDNA扩增, 确认为蛭弧菌, 命名为Bd-M1。Bd-M1对大多数海水养殖动物病原菌有裂解作用, 裂解率在90%(20/22)以上, 模拟水环境实验发现, 蛭弧菌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强的裂解和净化作用, 102 h内能使副溶血弧菌从3.0′108 CFU/mL下降到8.7×103 CFU/mL。动物实验表明蛭弧菌能有效预防对虾弧菌病的发生, 表明蛭弧菌有望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一种有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55.
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是具有高度致癌危险性的HPV型别之一,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呈现出特殊的流行状况.由于全球HPV58数据分布零散,加之一些高发地区(如中国内地)数据缺乏,迄今为止尚未有对世界范围内HPV58地理分布的全面分析.本研究对中国内地妇女宫颈癌组织标本进行了HPV58检测,共获得14条HPV58-E6,L1基因序列.对GenBank收录的自1985年起分离的HPV58序列进行了系统地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海、江苏和四川等地检出的HPV58-E6,L1序列均与以往来自中国香港、西安和日本等HPV58亚洲株同源.HPV58毒株可能由非洲西部起源,而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地区则在接受“根部”来源的变异株之后,成为毒株播散源“中转站”和新的策源地.HPV58型可能与HPV16,HPV18相同,也是宫颈癌发生和散播的主要HPV型别.  相似文献   
256.
黄连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DPPH、FRAP和ABTS三种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对黄连植物不同部位的有机溶剂提取部分进行抗氧化评价,将所测定结果与Trolox进行比较,发现黄连植物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不同。其中,黄连须根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同一部位中,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一般要高于石油醚提取物。在三种方法中,黄连不同部位的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三种方法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以FRAP法与DPPH法相关性最好(r=0.9261,P<0.01)。  相似文献   
257.
洱海螺旋鱼腥藻生长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洱海正处于中营养水平向富营养湖泊的过渡阶段,蓝藻水华也频繁发生。本文作者在洱海大规模水华暴发期间,分离、纯化了水华优势种螺旋鱼腥藻,并对其生长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探讨洱海鱼腥藻水华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提供基础的参考资料。实验结果表明,氮含量1.5mmol/L、磷含量12µmol/L、光照强度30E/ m·s、pH值8-10及温度25℃时,螺旋鱼腥藻生长状况最好,生物量及相对生长速率较高。不同氮、磷浓度下的氮磷代谢活性表明:氮浓度在0-0.36mmol/L时,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氮浓度在0.36-6 mmol/L时,酶活性由其生长状况决定,生长越好,酶活性越高。碱性磷酸酶受磷影响较大,随着磷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逐渐减弱,磷充足时,氮对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此外,洱海螺旋鱼腥藻可在低的氮、磷浓度下生长,这与其氮磷代谢活性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58.
通过杂交和自交实验,对重唇石斛授粉亲和力和结实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开花期间花粉及蕊柱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显微观察,以探讨重唇石斛的最佳杂交授粉时间.结果表明:(1)花器表面结构差异较大,唇瓣、药帽、萼片表皮布满突起、钩刺等,花瓣表皮较平滑;(2)杂交时以重唇石斛为父本或母本均具有选择性,但作为父本亲和力强,杂交结实率可达100%,作为母本杂交结实率最高为60%;自交结实率非常低,为4.3%;(3)花粉培养的最佳配方为30%蔗糖+0.15 mg·L-1 CaCl2;(4)花开第4天后花粉发育饱满,第5~12天花粉发芽率稳定大于70%,蕊柱的乳突细胞于开花第6~10 天时发育饱满.研究表明,重唇石斛花开第5~12 天为最佳授粉时间.  相似文献   
259.
以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它们枝条生长速率,花粉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和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比较不育株与可育株在发育进程中物质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枸杞花粉发育进程中,不育株枝条生长速率快,花蕾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而脯氨酸严重缺乏,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低,且各个发育阶段不育株和可育株均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宁杞1号'不育株物质代谢水平低,缺乏生理活性物质积累,使花粉发育有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最终影响了其育性的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260.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34科、578属、1197种;根据地史资料和自然条件,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认为该区系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珍稀特有植物多,如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福建柏、榧树、闽楠、花榈木等大量古老树种,并且绝大多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区内578属可分为14个类型,热带和温带分布的属分别占48.6%和49.2%(不包括世界分布类型),具较明显的南北过渡的现象,与世界各地有广泛的联系。这些区系特征与本区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