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6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Laboratory scale batch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eous ozone in porous media. 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gaseous ozone in several solid media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moisture content with sorbed ozone molecules was evaluated. Ozone decomposition in control and glass beads packed columns followed second-order reaction kinetics, while ozone consumption in a sand-packed column demonstrated first-order kinetics with a rate constant of 0.0109 min?1 and half-life of 1.0 h. The presence of typical metal oxides in the soil resulted in ozone consumption rate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hematite (Fe2O3) > silica-alumina (SiO2Al2O3) > alumina (Al2O3) > silica (SiO2). Ozone decomposition was highly dependent upon soil moisture content. Over 90% of the total ozone mass decomposed in the field soil with moisture content at less than 1 wt%, whereas as low as 5–15% of the total ozone mass degraded with moisture content at more than 2 wt%. In conclusion, ozone decomposition in soils was primarily controlled not only by soil organic matter but also by reactive metal oxides on the soil surface. These two factors were shown to be highly dependent upon soil moisture content.  相似文献   
92.
唐古特白刺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白刺属中较进化的植物种,众多克隆株系形成"白刺包",具有重要的生态防护价值,其浆果状核果也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由于种内异交和种间杂交,唐古特白刺种内变异十分丰富,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果实性状变异.而果色、果味、果序重等性状差异,对于生产成本、加工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等都有较大影响,从而限制了白刺果的产业化开发.开展种质资源、优树选择、杂交和倍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对唐古特白刺进行遗传改良,选育高产、味佳、核小、色泽美观且生态价值高的果用与生态兼用型白刺品种,并进一步使其无性系化、种植园化,则是推动沙区白刺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当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
采用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对影响狗蔷薇植株再生体系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狗蔷薇植株再生的最主要因素是NAA和BAP,其次为AgNO3和蔗糖.适宜狗蔷薇茎尖再生的培养基为:MS+BAP1.5mg.L-1+NAA0.1mg.L-1+AgNO33.5mg.L-1+蔗糖40g.L-1+琼脂6.0g.L-1,植株再生频率高达96.3%,增殖系数为6.5.  相似文献   
94.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香蕉幼苗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杨酸 (salicylicacid ,SA)对低温胁迫香蕉幼苗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在常温下用 0 .5mmol/LSA水溶液处理香蕉幼苗 ,能明显提高香蕉幼苗的抗氰呼吸和细胞色素呼吸 ,增加总呼吸量 ,提高产热量 ;在随后 7℃低温胁迫与常温恢复期间SA预处理 ,能抑制总呼吸速率的下降 ,这种对总呼吸下降的抑制与此时细胞色素途径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关 ,而与抗氰呼吸无关。此时也未检测到SA预处理植株叶片产热量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95.
白刺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试验选用唐古特白刺幼嫩茎段和叶片作为材料,研究白刺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结果表明,白刺带芽嫩茎是诱导丛生芽的良好外植体,而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白刺的最适增殖、壮芽培养基是:MS BA0.5mg/L NAA1.0mg/L GA32.0mg/L;最适生根培养基是:l/2MS IBA0.5mg/L;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 2,4-D0.5~1.0mg/L。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G蛋白Rab3a与神经生长抑制因子 (growthinhibitoryfactor,GIF ,原称金属硫蛋白 3,MT 3)相互作用对神经元细胞生长的影响 ,以嗜铬细胞瘤株 (pheochromocytoma)PC1 2充当神经元模型 .将hMT 3(humanMT 3)和Rab3a基因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Flag CMV 2和pSV HA中 ,质粒共同转染PC1 2细胞 ,观察转染后细胞的生长状态 .以共转染pFlag CMV 2 hMT 1和pSV HA Rab3a的细胞组作为对照 ,验证hMT 3与Rab3a相互作用对PC1 2影响的特异性 .结果发现 ,共转染pFlag CMV 2 hMT 3和pSV HA Rab3a的PC1 2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细胞生长抑制率与GIF在脑提取物存在F的神经元生长抑制作用接近 ,但转染两基因中的任何单个基因以及共转染pFlag CMV 2 hMT 1和pSV HA Rab3a对PC1 2细胞生长无影响 .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 4T 1 Rab3a和pGEX 4T 1 hMT 3,转化大肠杆菌BL2 1 ,经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凝血酶酶切和SephacrylS 1 0 0纯化 ,得到纯度 95 %以上的Rab3a和hMT 3蛋白 .体外细胞生物学活性检测表明 ,表达的Rab3a蛋白与重组hMT 3蛋白共培养PC1 2 ,对细胞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特异性协同抑制作用 ,抑制曲线与GIF在脑提取物存在下的神经元生长抑制曲线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97.
苜蓿假盘菌侵染苜蓿叶片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系统研究了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在苜蓿叶片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接种4h后,子囊孢子萌发产生芽管;12h后,芽管以直接侵入的方式进入表皮细胞形成侵染菌丝;24h后,表皮细胞中侵染菌丝向相邻表皮细胞扩展,同时侵入到叶肉细胞以胞内生长方式扩展;接种72h后,侵染菌丝在表皮细胞下的叶肉组织中形成初始菌落;第5d后,菌丝扩展至整个叶片组织,大量菌丝聚集形成子座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子囊盘与子囊。病菌菌丝在侵入寄主细胞初期,并不  相似文献   
98.
1997年5月-1998年11月用近两年时间对漳州地区仓储物害虫和益虫开展调查。共采集标本1140份,经鉴定有仓储物害虫71种(隶属6目31科)益虫11种(隶属7目9科)。  相似文献   
99.
生态群落物种共存的进化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概述了目前对生态群落的物种共存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动、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群落的物种共存主要介绍与环境、种子再迁移、生态位分化、竞争平衡理论、种库假设、再生生态位等有关的几种假设、生态学上相似种的共存及“原”群落概念等。动物群落的物种共存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叙述:(1)异质环境中的资源分割,主要指动物斑状滋养的不同利用;(2)避免竞争排斥的行为机制,如边缘效应、聚群效应、扩散行为、相互作用和干扰;(3)特化者和泛化者的共存,包括:竞争是物种向多功能进化的作用力、最佳觅食理论与生态学特化及特化概念的发展。最后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
对热原不合格的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ALG)半制品再制条件进行了研究。将高热原的ALG半制品通过使用碱、酸以及A5 0处理后 ,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明显降低 ,热原质经家兔和鲎试剂检测均合格 ,其生物学效价仍不低于 1 :4 0 0 0 ,而且它们的其它各项主要指标也都达到中国生物制品暂行规程的要求。这一试验结果表明碱、酸处理并辅以A5 0吸附是去除ALG制品中热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