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6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Laboratory scale batch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eous ozone in porous media. 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gaseous ozone in several solid media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moisture content with sorbed ozone molecules was evaluated. Ozone decomposition in control and glass beads packed columns followed second-order reaction kinetics, while ozone consumption in a sand-packed column demonstrated first-order kinetics with a rate constant of 0.0109 min?1 and half-life of 1.0 h. The presence of typical metal oxides in the soil resulted in ozone consumption rate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hematite (Fe2O3) > silica-alumina (SiO2Al2O3) > alumina (Al2O3) > silica (SiO2). Ozone decomposition was highly dependent upon soil moisture content. Over 90% of the total ozone mass decomposed in the field soil with moisture content at less than 1 wt%, whereas as low as 5–15% of the total ozone mass degraded with moisture content at more than 2 wt%. In conclusion, ozone decomposition in soils was primarily controlled not only by soil organic matter but also by reactive metal oxides on the soil surface. These two factors were shown to be highly dependent upon soil moisture content.  相似文献   
162.
唐古特白刺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白刺属中较进化的植物种,众多克隆株系形成"白刺包",具有重要的生态防护价值,其浆果状核果也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由于种内异交和种间杂交,唐古特白刺种内变异十分丰富,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果实性状变异.而果色、果味、果序重等性状差异,对于生产成本、加工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等都有较大影响,从而限制了白刺果的产业化开发.开展种质资源、优树选择、杂交和倍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对唐古特白刺进行遗传改良,选育高产、味佳、核小、色泽美观且生态价值高的果用与生态兼用型白刺品种,并进一步使其无性系化、种植园化,则是推动沙区白刺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当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3.
植物抗旱性中的补偿效应及其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胡田田  康绍忠 《生态学报》2005,25(4):885-891
在论述植物补偿效应存在类型和研究范畴的基础上,详细评述了植物抗旱性中根系形态结构功能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补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植物抗旱作用中补偿生长的可能生理学机制作了探讨。同时,对补偿效应在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4.
采用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对影响狗蔷薇植株再生体系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狗蔷薇植株再生的最主要因素是NAA和BAP,其次为AgNO3和蔗糖.适宜狗蔷薇茎尖再生的培养基为:MS+BAP1.5mg.L-1+NAA0.1mg.L-1+AgNO33.5mg.L-1+蔗糖40g.L-1+琼脂6.0g.L-1,植株再生频率高达96.3%,增殖系数为6.5.  相似文献   
165.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香蕉幼苗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杨酸 (salicylicacid ,SA)对低温胁迫香蕉幼苗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在常温下用 0 .5mmol/LSA水溶液处理香蕉幼苗 ,能明显提高香蕉幼苗的抗氰呼吸和细胞色素呼吸 ,增加总呼吸量 ,提高产热量 ;在随后 7℃低温胁迫与常温恢复期间SA预处理 ,能抑制总呼吸速率的下降 ,这种对总呼吸下降的抑制与此时细胞色素途径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关 ,而与抗氰呼吸无关。此时也未检测到SA预处理植株叶片产热量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6.
太白红杉种群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对太白山不同生境出现的 5种太白红杉种群的高度、径级和生物量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生境的太白红杉种群 ,生长发育明显不同。但经年龄拟合和方差分析证明 ,该地区不同太白红杉种群在演替上应属同时发生 (P<0 .0 5 )。 (2 )不同太白红杉各种群在高度和胸径上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生长于中海拔地域的太白红杉种群平均高和胸径显著高于低海拔和森林线地带的种群 ;随着海拔升高 ,种群生物量结构中根系所占比例呈现高→低→高的趋势 ;主干和枝叶呈现低→高→低的趋势。(3)对种群表现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 10个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 ,乔木层郁闭度、土壤厚度、土壤p H、土壤含水率、年平均降雨量、人为干扰是影响种群结构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4)对太白红杉种群应以就地保护为主 ,低海拔地区的群落应适当间伐乔木层非目的树种 ,中高海拔地区应以保护原有生境为主 ,适当间伐灌木层树种 ,为太白红杉更新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7.
白刺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试验选用唐古特白刺幼嫩茎段和叶片作为材料,研究白刺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结果表明,白刺带芽嫩茎是诱导丛生芽的良好外植体,而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白刺的最适增殖、壮芽培养基是:MS BA0.5mg/L NAA1.0mg/L GA32.0mg/L;最适生根培养基是:l/2MS IBA0.5mg/L;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 2,4-D0.5~1.0mg/L。  相似文献   
168.
树木外生菌根菌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土壤、气候和立地因子等环境因子影响树木外生菌根菌的种类及数量。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 ,综述了外生菌根菌与土壤、季节气候及立地因子等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探讨了环境因子对外生菌根菌的影响 ,揭示了外生菌根菌研究中所关注的环境因子问题。同时 ,提出了外生菌根菌与环境因子关系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 ,旨在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改造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9.
Two Oedipodinae grasshopper species 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 and Angaracris baraben-sis Pall. (Orthoptera: Acrididae) are important pests on the natural grasslands in Inner Mongolia and often require insecticide treatment during outbreaks[1]. They both prefer overgrazed steppes and xerophytous habi-tats, and have thus been suggested as indicator species for steppe deterioration in typical steppe zones of In-ner Mongolia[2]. The two species have a sympatric distribution and sync…  相似文献   
170.
濒危植物太白红杉种群年龄结构及其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为了阐明太白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chinensis)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在太白山地区调查了 29个样地(10 m×10m),对处于不同生境的 5个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进行了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各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于Ⅲ、Ⅳ、Ⅴ、Ⅵ、Ⅶ龄级(个体数量比重占68.64%),幼、老龄个体数量较少。受所处生境条件影响,不同种群年龄结构特点不同:海拔较低的种群(B)由于水热条件适宜,林内有林窗出现,幼龄级个体数相对丰富;而其他种群由于幼龄个体严重缺乏,衰退趋势明显。太白红杉不同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尽管所处的生境差异较大,但存活曲线基本属于Deevey Ⅲ型,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程度有关,一般V-Ⅸ龄级死亡率较高。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60、100和200年中,各太白红杉种群均会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群稳定性维持困难。太白红杉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趋势与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等其他濒危植物比较,导致种群衰退的原因相似:在郁闭的林下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困难。应该利用太白红杉喜光、耐旱和中老年个体产种量丰富的特性,对现有太白红杉林分实行就地保护,合理抚育管理。低海拔地区,应适当间伐非目的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