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本文利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对棕背Clethrionemysrufocanus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数目为56,常染色体由2个中着丝粒染色体和52个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M+52A+XX(A,A)。结合前人的报道,属动物的核型在进化中显示出其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2.
以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昌乐5号和抗旱性弱的鲁麦5号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气孔导度和细胞激动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CTKs/ABA)呈较强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片RWC的相关关系较弱,说明气孔导度受CTKs/ABA调控,而不是受叶片RWC的调控.在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下我们可以利用CTKs/ABA的变化判断品种抗旱性大小:①抗旱力强的小麦品种叶片的平均CTKs/ABA值较高,而弱者较低,说明强者内源促进型激素含量相对较高,从而在干旱胁迫下保持较高的生活力.②抗旱力强的小麦品种叶片CTKs/ABA与干旱处理天数呈二次负相关关系,而弱者是线性负相关关系,说明强者具有较强的抗逆缓冲能力.③抗旱力强的小麦品种成熟叶(第二叶)CTKs/ABA下降快,新叶(第三叶)下降慢,而弱者反之,说明抗旱性强者可能存在着较强的从成熟叶向新叶的物质运输从而具有自我保护性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3.
蓝粒小麦与太谷核不育小麦间染色体片段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籽粒进行颜色标记,以便进一步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以蓝粒小麦4D-4E二体异代换系作为际记性状供体,利用中国春小麦ph突变体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联会,增加同组染色体间的交换,使4D染色体上的Tai基因与4E染色体上的蓝胚乳基因连锁。在本实验杂交组合[(Taitai×phph)×蓝粒小麦]×phph~2 F_3中得到一个蓝粒高不育穗行,经分析与继代观察,初步认为这一穗行为4E带有蓝胚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侈到4D染色体上,使蓝胚乳基因与Tai基因发生不完全连锁。同时对ph突变体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联会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4.
Ri质粒转化番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利用具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PRi 15834,PRiA4和PRi2659,对番茄不同品种的不同外植体进行转化试验。在感染部位诱导出毛状根和再生植株,经检测毛状根及再生植株均含有农杆碱和甘露碱。比较不同菌种诱导毛状根的频率和在不同番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PRi15834和PRiA4感染番茄诱导毛状根的频率比PRi2569诱导频率高。供试番茄品种中强力米寿和粉白砂,感染效果最好。感染方式以叶盘法和胚轴的直接注射法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5.
夏侧金盏花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立军  谷安根 《植物研究》1993,13(3):257-261
夏侧金盏花(Adonis estivalis L.)为毛莨科(Ranuncula-ceae)侧金盏花属(Adonis)植物。其幼苗可明显地分为上胚轴苗区、子叶节区和下胚轴根区。幼苗以子叶节区为中心,往上其子叶节区中部和上部为子叶节—茎过渡区;向下其下胚轴为子叶节—根过渡区。目前对毛莨科某些属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夏侧金盏花幼苗的子叶节—茎过渡区的转变与已报道的其他属均不同。主要表现为其子叶节区下部的中始式二原型双肩状单中柱,到达子叶节区中部,其后生木质部弦向发育成二唇形外韧维管束雏型,在中柱中央出现薄壁组织,进一步发育则形成髓;再往上,即子叶节区上部,便一分为多个内始式的外韧维管束雏型,直接形成上胚轴(茎)的真中柱。此研究为再一次验证子叶节区理论的正确性与进一步揭示被子植物初生维管系统的演化规律积累一份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6.
发根农杆菌转化龙胆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具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通过叶盘法对药用植物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awa)进行了转化实验,发根农杆菌15834感染龙胆,诱发产生毛状根,并得到再生的龙胆植株,冠瘿碱检测实验表明,再生植株显示甘露碱带(mannopine),说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T-DNA部分已转移到龙胆植物细胞中。再生的龙胆丛生苗可以在不含激素的简化培养基上快速无限繁殖,转化的龙胆植株明显具有发达的根系,且根部龙胆苦甙含量比对照高,从而为东北龙胆栽培事业的发展以及龙胆有效成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7.
应用细胞化学的定性、定位,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的方法,测定人参不同部位皂甙对低代龄和高代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内多糖类(PAS反应)、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单胺氧化酶(MAO)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人参根、果、茎叶皂甙(SRG、SFG、SSLG)使低代龄细胞的多糖类、MAO含量下降或上升,对ANAE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高代龄细胞,SFG、SRG、SSLG则显著增加了多糖类、ANAE、ALP、ACP的相对含量,同时降低了MAO的含量。本文提示,人参不同部位皂甙均可以提高衰老细胞内多糖类,ALP、ACP、ANAE的相对含量,降低MAO的含量,而对年青细胞的影响则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8.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可以为保护云龙湖水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7年对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利用1/16 m2彼得逊采泥器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同时利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水样,每年的5月和10月各采样一次,共采样10次。利用3种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选择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水质评价,并应用典型相关分析(CCA)得出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3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年际波动不大。云龙湖水质多年处于轻污染到中污染水平之间。优势物种中水丝蚓属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总氮浓度,摇蚊幼虫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结论】云龙湖的水体有富营养化风险,应对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的保护和水质改善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9.
吉林青山头遗址哺乳动物群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在吉林省前郭县青山头第四纪地层中陆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新时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骸和大量文化遗物及共生的动物群。本文着重讨论该遗址的两个不同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时代,这将对确定该区更新世与全新世地层界线、探索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后期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0.
A fusion protein of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 and soluble domain of human 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 (sAPRIL) was efficiently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BL 21 (DE3). The soluble EGFP/sAPRIL, around 43 kDa, was purified in milligram amounts using metal chellat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detected with anti-His6 and anti-hsAPRIL monoclonal antibody. The chimeric protein exhibited similar fluorescence spectra with free EGFP. In vitro, purified EGFP/sAPRIL specifically bound receptor 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receptors [including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 (HSPGs)]-positive cell lines analyzed by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 Confocal laser microscopy images visibly showed the HSPGs’-dependent binding of EGFP/sAPRIL to NIH-3T3 cell. In addition, the chimera retained the bioactivity to stimulate/co-stimulate proliferation of NIH-3T3 and Jurkat cell/human B cell in vitro. Therefore, the fusion protein shows a readily obtainable sourc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sAPRIL which ha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single-step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ssay in the study of APRIL and its recep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