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97篇
  免费   5785篇
  国内免费   5520篇
  176102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1033篇
  2022年   2392篇
  2021年   4071篇
  2020年   2617篇
  2019年   3232篇
  2018年   14129篇
  2017年   12237篇
  2016年   10214篇
  2015年   5357篇
  2014年   5813篇
  2013年   6260篇
  2012年   10962篇
  2011年   18322篇
  2010年   15166篇
  2009年   11200篇
  2008年   13223篇
  2007年   14370篇
  2006年   3148篇
  2005年   2866篇
  2004年   2896篇
  2003年   2644篇
  2002年   2160篇
  2001年   1482篇
  2000年   1374篇
  1999年   1144篇
  1998年   668篇
  1997年   676篇
  1996年   675篇
  1995年   616篇
  1994年   549篇
  1993年   405篇
  1992年   588篇
  1991年   472篇
  1990年   413篇
  1989年   289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247篇
  1986年   166篇
  1985年   193篇
  1984年   116篇
  1983年   134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58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61篇
  1974年   38篇
  1973年   34篇
  1972年   276篇
  1971年   29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系笔者根据多年来物候观察记载资料,阐述本研究工作自1958年以来,从神农架地区先后多次引进药用植物种类127科566种中,初步看出有38科65属88种高山药用植物引种成功,并能获得具有发芽能力的成熟种子。此外,由于有些植物种类适应性的强弱和范围不同,引进本所植物园栽培后,同时看出不同的反应。这对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工作可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在粳稻品种嘉花1号(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 ‘Jiahua No.1’)种子经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的后代中, 发现了1个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mr21。在较低温度(<25.0°C)条件下, 该突变体幼苗叶色呈黄色;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 叶色由黄转绿,其临界温度约为27.5°C; 在低温条件下, 突变体幼苗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的含量均较野生型嘉花1号明显下降, 表明该突变体的叶色性状具有明显的温敏感性。遗传分析表明, 该突变体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暂将该突变基因命名为thermo-sensitive leaf-color 1(tsl-1)。以该突变体与籼稻9311(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 ‘9311’)杂交的F2代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 利用SSR分子标记将tsl-1基因初步定位在水稻(Oryza sativa)第1号染色体短臂上的MM1799与RM8132分子标记之间, 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4 cM和3.0 cM; 然后, 进一步利用扩大F2代群体及新发展的分子标记将tsl-1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InDel2与InDel4之间的198 kb内。研究结果为今后对该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野骆驼(Camelus ferus)生性机警, 且栖息于远离人迹、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荒漠、半荒漠地区, 其种群动态和行为生态学研究一直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区进行不同季节的野外观测和连续水源地红外相机监测, 对野骆驼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2011-2013年, 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区进行了8次野外调查, 共记录野骆驼64群, 个体430峰。非繁殖季节野骆驼集群大小平均为2.94±0.67峰; 而繁殖季节野骆驼集群大小平均为10.74±3.08峰。野外观测数据证明了野骆驼集群行为存在季节性差异, 倾向于冬季繁殖季节的集群。并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 在11个水源地设置11台红外相机, 共记录野骆驼281群745峰。与野外调查结果相比, 红外相机数据表明繁殖期间和非繁殖期间野骆驼集群大小没有显著差异(t = 0.322, P = 0.748)。水源地的地形因素、红外相机监测视角和监测时间的限制可能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但是两种方法的结果均表明野骆驼在阿尔金山北麓比西湖地区容易形成较大的集群; 同时, 繁殖季节野骆驼最大集群的规模要大于非繁殖季节。尽管利用红外相机进行动物集群行为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与传统基于野外调查的方法相比,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实用性方面, 利用红外相机都为我们开展动物行为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金沙江上游奔子栏到羊拉约130 km河段范围内干旱河谷的植被特征, 作者采用样带与典型样方相结合的方法, 对该河段进行了植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 (1)研究区域记录到野生维管植物51科95属111种(含种下等级), 其中, 蕨类植物4科4属6种; 无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40科71属84种; 单子叶植物7科20属21种。(2)群落物种以草本为主, 达67种, 占总物种数的60.36%; 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 占总物种数的32.43%, 矮高位芽次之, 占27.93%; 叶型以微型和小型叶为主, 微型叶有30种, 占统计总数(50种)的60%, 小型叶有11种, 占总数的22%。(3)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可将93个样方分为5个群系。分布最广、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小叶荆 + 小叶野丁香(Form. Vitex microphylla + Leptodermis pilosa var. microphylla)群系。(4)根据对该河谷区域的气候特点、干旱程度、植被特征(植株矮化、叶片小、植物毛被发达、植株具刺、部分植物有吸湿反应性特征等)的分析, 综合植物群落的外貌、结构、物种构成和植物形态, 可以确认金沙江上游干旱河谷植被具有亚热带荒漠植被类型的 特征。  相似文献   
995.
基因组大小在被子植物物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变异, 但目前对不同生活型被子植物功能性状与基因组大小的关系缺乏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基于被子植物245科2,226属11,215个物种的基因组大小数据, 探讨了不同生活型物种种子重量、最大植株高度和叶片氮、磷含量4个功能性状与基因组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被子植物最大植株高度和种子重量与基因组大小间的关系在草本和木本植物中存在显著差异。草本植物最大植株高度与基因组大小的关系不显著, 但种子重量与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木本植物最大植株高度与基因组大小显著负相关, 但种子重量与其关系不显著。木本植物叶片氮含量与基因组大小呈显著正相关, 但其他生活型植物的叶片氮、磷含量与基因组大小均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被子植物功能性状与基因组大小的相关性在不同生活型间存在差异, 这为深入研究植物多种功能性状和植物生活型与基因组大小的权衡关系在植物演化和生态适应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组织冻结融化造成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PMN),速率冷冻仪冷冻PMN后水浴复温建立冻融PMN模型。冻融后4、12和24h,测定PMN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表达;将冻融PMN与正常VEC共同孵育后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及冻融PMN与VEC的粘附。结果:冻融后24h内,冻融PMN表面LFA-1的表面呈时间依赖性增强。(2)冻融PMN与VEC相互作用后,PMN-VEC粘附明显增强、VEC受到明显损伤。(3)抗LFA-1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冻融PMN与VEC粘附的增强、明显减轻VEC损伤。结论:冻融可诱发PMN表面LFA-1的表达,进而增强PMN-VEC粘附而导致VEC损伤。  相似文献   
997.
应用甘蓝型油菜DH系保604为材料研究小孢子胚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在小孢子离体培养1~5d内,随培养天数增加,小孢子的存活率迅速下降,部分小孢子培养后出现细胞膨大和分裂,并沿2-细胞。“f”形3细胞,多细胞原体,胚柄球形胚,心形胚最终发育成鱼雷形胚,一般在心形胚阶段,胚柄脱离胚主体部分游离到培养基中,大多数膨大的细胞不能分裂或分裂后停止发育或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998.
大肠杆菌BA002是敲除了乳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 (ldhA) 和丙酮酸-甲酸裂解酶的编码基因 (pflB) 的工程菌。厌氧条件下NADH不能及时再生为NAD+,引起胞内辅酶NAD(H)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厌氧条件下菌株不能利用葡萄糖生长代谢。pncB是烟酸转磷酸核糖激酶 (NAPRTase) 的编码基因,通过过量表达pncB基因能够提高NAD(H)总量与维持合适的NADH/NAD+,从而恢复了厌氧条件下重组菌E. coli BA014 (BA002/pTrc99a-pncB) 的生长和产丁二酸的性能。然而,BA014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有大量丙酮酸积累,为进一步提高菌株的丁二酸生产能力,减少副产物丙酮酸的生成,共表达NAPRTase和来自于乳酸乳球菌 NZ9000中丙酮酸羧化酶 (PYC) 的编码基因pyc,构建了重组菌E. coli BA016 (BA002/pTrc99a-pncB-pyc)。3 L发酵罐结果表明,BA016发酵112 h后,共消耗了35.00 g/L的葡萄糖。发酵结束时,菌体OD600为4.64,产生了25.09 g/L丁二酸。通过共表达pncB和pyc基因,使BA016的丙酮酸积累进一步降低,丁二酸产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9.
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 1 (CPSF1), a member of CPSF complex, has been report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pre-mRNA 3′-end formation, but its possible role in ovarian cancer remains unclear.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und the mRNA level of CPSF1 was overexpressed in ovarian cancer tissues using Oncomine Cancer Microarray database. Then the loss-of-function assays, including CCK-8, colony formation and flow cytometry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CPSF1 on cell viability,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SKOV-3 and OVCAR-3).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pletion of CPSF1 suppressed cell viability, impaired colony formation ability, induced cell cycle arrest at G0/G1 phase and promoted cell apoptosis in ovarian cancer cells. Furthermore, knockdown of CPSF1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cleaved caspase-3 and PARP and downregulated CDK4/cyclin D1 expression.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CPSF1 could promote ovarian cancer cell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in vitro and its depletion might serve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human ovarian cancer.  相似文献   
1000.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s fundament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genetic and functional bases of tissue development and diseases.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 is now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of quantifying gene expression due to its simplicity,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wide quantification range. The use of appropriate reference genes to ensure accurate normalization is crucial for the correct quantific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from the early development, maturation, aging to injury process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 this study, we have determined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12 candidate housekeeping genes (ACTB, CYC1, HMBS, GAPDH, HPRT1, RPL13A, YWHAZ, PPIA, RPLP0, TFRC, GUS, and 18S rRNA) in developing mouse brain and spinal cord. Throughout developmen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gree of fluctuations in their expression levels,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of finding appropriate reference genes. Three software including BestKeeper, geNorm and NormFinder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potential reference genes. GUS was the most stable gene and GUS/YWHAZ were the most stable reference gene pair across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in different CNS regions, whereas HPRT1 and GAPDH were the most variable genes and thus inappropriate to use as reference genes. Therefore, our results identified GUS and YWHAZ a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two reference genes for expression data normalization in CNS developmental studies. © 2017 Wiley Periodicals, Inc. Develop Neurobiol 78: 39–50, 2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